自从我们新年伊始发起“崇主道尊先贤——2012中国基督徒读论语活动”倡议以来,得到了各地不少华人基督徒的响应,我们的论语圣经对读博客学习班也顺利开课。不过,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表示怀疑,有提出质疑,还有一些拦阻与反对。对于一项新活动,大家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只是我们希望所提出的意见是建立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而不是道听途说或者望文生义,也希望能够摆到桌面上来一起讨论。因此,我在此对一些针对我们的或隐或显的批评做个回应。我的回答可能不完全,还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深入探讨!
首先,有人认为我们不该把孔子与耶稣、论语与圣经相提并论。网上的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论有:蒹葭2216993737 :“为什么不读圣经,读这种奴隶教程。” 恩禾铁木真:论语和圣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房森_weibo:论语是人的思想,圣经是上帝的启示怎么能混为一谈呢。《论语》这种书在圣经中早有定义,叫魔鬼的深奥之理。
这牵涉到孔子与耶稣、论语与圣经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对孔子及其《论语》定义与定位的问题。我们认为,相提并论并不等于等量齐观。在新约圣经中,把人与耶稣相提并论的很多。且不说把耶稣与门徒放在一起,耶稣把门徒当成自己的朋友,就是那些法利赛人、税吏和罪人,也常常把他们与耶稣一同提及。新约中有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坐席的记载,耶稣因此还受到法利赛人和文士批评与攻击。“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1-32)同理,在一句话中,同时提到孔子与耶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对孔子与论语的认识与定位,我们想所谓魔鬼论和奴隶教程说都是不值一驳的,可还是有许多人认为孔子与神、论语与圣经毫无关系。这就不得不理论几句。我们知道,在基督教神学中,将神的启示分为特殊启示与普遍启示,“前者是指上帝在世界任何时间与地域,通过种种方法向人类揭示自己,后者是上帝在某一特定时间向某些特定的人或民族显明自己。” [1] 关于普遍启示,神学家一般认为:这是神向天下万人所作的启示,它主要通过自然、历史和人心三种方式、途径、领域给予人。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就是最原始的部落、最不开化的民族也深信有一位神。甚至那些在生活的某些方面与野兽无异的人,也仍保有对神的意识。这种宗教的种子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所有人心中。因此,自从创立世界以来,没有一个地区、城市,甚至家庭能够没有宗教,这就证明:神的存在皆刻在每一个人心中。”“实际上的无神论者并不存在。有判断力的人的确知道,对神存在的意识无法从人的思想中抹去。事实上,不虔人的顽固,虽然他们拼命抵抗,也无法摆脱对神的惧怕,本身就充分证明人知道神的存在,这信念是与生俱来的,也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2] “的确,那些深入或初接触文学艺术的人借此亦更能深入地了解关于神智慧的隐秘事。即使对文学艺术一无所知者亦足以一窥神创造事工的杰作,以至引领他赞美这位巧匠。” [3]
应该说,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也不例外。《诗经·蒸民》开篇即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就是说天(神)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供人类享用的万物并支配万物的法则。人民依据天(神)赋予自己的常性,就会喜爱那美好的品德。孔子对此大加赞赏:“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我们认为,孔子作为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心中必然也有神的观念,而且,他对神以及神之道的向往与渴望通过许多话语明确地表达了出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季氏》16:8)“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4:8)历代不少传教士和中国杰出信徒都指出:孔子等先贤所说之“天”、“上帝”相当于或接近于基督教所说的神。清初中国天主教信徒严谟的《天帝考》给古代经典中对上帝的描述进行分类,并对“上帝”与天主的差异进行了说明,最后得出“古中之称上帝,即太西之称天主”的结论,而且说“上帝二字之称,比天主二字更好。”基于前人的论述和自己的思考,我们认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慕道友,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与圣经旧约中的某些先知差相近似。当然,孔子的活动在耶稣降生以前,他不知道耶稣,也没有三位一体神的概念,对罪也没有明确的意识。但我们不必苛求于他(这里不展开繁琐征引与详细论证,有兴趣者可读拙著《东风破——论语之另类解读》)。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相辅相成,前者让人知道有一位神,后者让人去认识神并且建立与神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踏脚石。《论语》与圣经的关系大致可以作如是观。
第二,一些人把孔子与《论语》完全等同于儒家文化,并以儒家文化的一些弊端来攻击孔子,反对我们活动。如“博雅渡口”说:“儒家文化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与封建专制统治配合的天衣无缝。” [4]我们认为这是不妥的。孔子虽然是儒家的创始人,但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中有许多的转向与演变,到今天,儒学与孔子的思想意见不能完全划等号了。我们认为在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学那里,天与天命是至关重要的概念,早期儒学可以说是天命之学。而在宋明理学之后,把天解释成了“天理”,即对孔子之“天”做了去人格化的工作,从而把儒学变成了人性之学、修身养性之学、伦理道德之学。我们认为,这已经偏离了孔子的初衷,或至少是缺失了重要部分。至于历代统治者利用儒学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不是孔子能够负责的。我们今天不是要把历史上的儒学完全继承,而是要回到源头,恢复儒学本来面目,并且以创造性态度来接续孔子之学。当然,我们还要从孔子追溯到最根本的源头——神的普遍启示。同时,又以一个认识特殊启示的得救者身份来重新解释儒学,使之重新具有活力。也就是说,使儒学得到更新与成全。当然,我们说到这一点时,并非说基督教进入中国的目的是改变与更新儒学,而是说基督教具有这个能力,因为耶稣能够叫一切都更新。还有,中国基督徒作为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先贤、自己的文化,应该对中国文化有所贡献,应该致力于保存、发展与更新中国文化。即要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伟大事业中来,而不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活出恩典”说得好:“中国文化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若没有上帝的保守和祝福,就不可能存留到现在。中国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上帝因着古人对上苍的敬畏而赐给他们的启示。我们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应当感激孕育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壤,更要搞清这片土壤与他的赐予者上帝的关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直接地得到上帝的供给,也能更好地帮助共同环境成长的同胞找到生命的源头。” [5]
第三,还有的人说有时间与其读论语,还不如多读圣经。在此,我们要郑重声明,我们根本没有让基督徒不读圣经而专读论语的意思。还请注意:我们所提倡的论语圣经对读学习班不是慕道班洗礼班,也不是传统的查经班,也没有想取代这些班的意思,我们提供的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学习班。所以,不要期望通过这种学习就可以受洗等。我们的目的之一是扩大信徒的知识面,提高信徒的文化素质,也就是丰盛信徒的生命。我们采取的学习方式是论语与圣经的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与香港中文大学李炽昌教授提出的“跨文本阅读”(cross-textual reading)相近似。就是说以圣经真理来光照与解释论语,同时,用论语资源来印证与支持圣经真理。也可以说是以完备的特殊启示来显明普遍启示。还有,我们也不仅仅限于读论语圣经本身,而且希望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来对之加以研讨,我们提供了诸如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巴文克的《我们合理的信仰》、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等中外神学与经学的书籍目录,鼓励大家认真阅读思考。也就是说:通过对以论语圣经为核心的研讨带动基督徒的全面阅读,以形成基督徒读书风气,养成基督徒读书习惯,并提高他们应对与解决生活与信仰问题的水平与能力。我们还提出最好是在牧长与成熟信徒的带领下以读书会、读书小组等等方式来进行阅读,也特别强调圣灵的光照与引领。
应该说,中国基督教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村人多、妇女多、老年人多,有文化的人少这样“三多一少”的局面,中国教会中的反智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中国基督徒的普遍素质还不高,尤其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这些都妨碍了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也成为异端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中国的许多异端都是把对基督教真理的一知半解与中国文化中的糟粕加以混合的结果。这一笔旧账迟迟没有得到清理,现在也是该清理的时候了。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种读书活动,中国基督徒一定会更加热爱圣经,更加明白圣经,而不是相反。
第四,有些人说不如拿这些读书时间去多传福音。其实,读论语活动本身也是传福音的一个重要准备与装备。保罗说:“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哥林多前书》9:22-23)要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自己的同胞,他们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儒家文化的氛围与熏陶之下,虽不一定都读过四书五经,但多少都会受它们的潜移默化。最近,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孙尚扬与中国人民大学老师李丁公布了他们主持的《国学热、意义的匮乏与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取向》(载于《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第一期,2011年12月,赫尔辛基)调查的结果:“北京市大学生中自称信佛教的人数最多,占总数7%;其次是信仰儒教的,占总数的4%;再其次是基督徒,占总数的3.9%(基督教徒加天主教徒),再其次是信仰道教,占总数的2.7%;最后是信仰伊斯兰教的,2.1%。计算一下,可以发现,大学生中被认定为中国传统宗教(儒释道)的人数(占总数13.7%)远远超过基督徒(占总数的3.9%)。”“非宗教徒中对对儒释道等传统宗教感兴趣的人(占总数的49.6%)远远超过了对基督教感兴趣的人(17.6%)。这一事实表明,尽管大学生的宗教兴趣取消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国学热对儒释道等传统宗教文化的弘扬正在大学生中发挥潜移默化作用,或者说,国学热正迎合了大学生的此种态度倾向。”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基督徒如何应对呢?“活出恩典”说:“‘活出基督的生命’”是基督徒所追求的,然而束缚我们的老我却不是随时可以脱去的。保罗不是也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既是‘当作’就是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当正视我们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我们长期形成价值体系。认清问题,抓住症结,才能破碎老我,活出基督。”“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要放弃原则,而是基督徒要融入人群,被人们所接纳。就连最初将福音传入中国的宣教士们,不也是穿一身汉服、学一口汉语、行医救人来贴近百姓吗?圣灵的运行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不会被语言、文化、种族、形式所限制,总要将神的恩典多多地加给那些神所预定要得神救恩的人。” [6]
还有,中国基督徒也应该顺服在上掌权的。保罗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马书》13:1)彼得说:“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鉴察或作眷顾),归荣耀给神。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借着自由遮盖恶毒(或作阴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得前书》2:12-17)现在,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也鼓励信教群众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新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那么,中国基督徒也确实应该对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成为力量与保证。同时,还要积极投入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事业之中来,并且起到带头与引领作用。这当然,不能停留在思想或口号上,而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眼下,应该说是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容错过。
总之,中国基督徒阅读论语、了解中国文化并为中国文化做贡献这一工作无论从自身和从外部的角度来看,都是荣神益人、可以双赢的好事,也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一颗子走对了,全盘棋就活了。希望大家互谅互信,增加沟通,消除误解,减少分歧,扩大共识,求同存异,共同推进这一活动顺利展开!谢谢!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1] (加)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2] 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译本,三联书店,2010年,第11-13页。
[3] 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三联书店,2010年,第21-22页。
[4] 《基督徒要读论语吗?》,见“博雅渡口”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f1eb30100zivn.html
[5] 引自《基督徒要读论语吗?》,见“博雅渡口”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f1eb30100zivn.html
[6] 引自活出恩典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a672d0100yuz1.htm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