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
意思是:要求做事要敏捷,说话要谨慎。
可是很多时候,我却弄反了。
做事的时候很谨慎,畏首畏尾,说话却很敏捷,脱口而出。
这样做早晚会出事。
最近我就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而吃了亏。
有一天,老板让我通知其他的高管一起开会。
要知道,和一般的员工开会,都不犯难。
因为大家的时间会随着老板一起走。
可是高管不一定,因为他们也有自己重要的安排。
所以,每次遇到邀约高管的会议,我都特别紧张。
因为几乎很难协调出一个所有人都有空的时间。
怎么办呢?
之前有一种做法,是选出老板空闲的时间,让高管们再自己选。
双向选择,互惠互利。
但有个问题,这种情况只限于某一个高管参会。
如果是所有的高管都参会,就很麻烦。
遇到这种情况,说真的,我也想不到好的办法。
只能遵从老板时间优先的原则,直接看老板空闲的时间,通知高管们,我们将在这个期间开会。
结果就是,这位时间可以,那位时间不行。
怎么办呢?
没办法,只能继续协调。
本来我可以私下问每一位高管的时间。
但是为了自己方便,我拉了个高管的群。
直接通知大家,这个时间段要开什么会。
为了避免反复,我还顺便强调了开会的要求,以及那一周还要开的另外的一个会。
结果,我就被灵魂拷问了。
“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为什么要开这么多会?”
我在接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正好不在电脑旁,手机打字很慢。
急的额头直冒汗。
毕竟群里还有老板,这件事也是老板交代的。
我心想,这不是给老板砸场子嘛。
好在老板出面帮我解围,解释了一下开会的目的。
原本我还有些委屈,但是当我把通知发给同事看时,他们问:重点是什么?
我又回看了自己发的通知,就知道了问题的所在。
原来就是我说的,太啰嗦了。
比如:两件事揉在一起说,要求说的太复杂。
这给看的人,产生一种心理负担和压力:“又要开会,还要开两个会,而且还有这么多要求。”
在这个整个公司都整改的大环境下,每个人的神经都比较紧张。
而我的通知,等于是火上浇油,给紧绷的螺丝又拧紧了一圈。
这样怎么可能不让人感到反感。
之后等群里安静了有30分钟后,也等我捋清了思路。
我只发了一句话,前半句强调开会的目的,后半句说明第二件事自行安排。
那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话不在多,而在于精炼。
也明白了孔子讲的:“敏于事而慎于言”。
前不久,我陪老板去出席活动。
他在台上侃侃而谈,坦然自若,没有磕绊没有多余的话。
结束后,我怀着钦佩的眼神问他:您的口才是怎么练的啊?
老板说:其实口才这件事,我觉得是个伪命题。很多人说不清楚,是因为没有想清楚要说什么。
这句话又瞬间点醒了我。
工作中,当我们长话连篇的时候,就知道其实自己并没有想清楚要说什么。
所以我们经常被人质问:重点是什么?
而说话少的人,往往能一语中的。
于是,老板经常在公共场合强调:“请开门见山,直接点,讲重点,讲需求,多用祈使句,比如请XXX帮我做XXX。”
他甚至开玩笑说:我是理工男,请大家不要让我猜。
这是一句客套话,理工男的特质是逻辑性极强。
所以当我们要说话前,就要想清楚,我们想表达什么意思,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帮助。
能用1句的,不用3句;能写5个字,不写10个字。
言简意赅,简洁明了,这是说话的另一种艺术,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所以,我才起了这个标题:“精炼语言,练就一句顶一万句”。
我们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说太少,而是说了很多,却与主题无关。
说话,这件我们从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在学习的功课,其实并没有完成。
我们只是学会了说话的功能,却没有练习说话的技巧。
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
当然我们都不必惧怕,如果害怕说错话而选择陈默,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就像我自己,很感谢这次犯错的机会,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不然永远停留在“会沟通”的假象中而沾沾自喜。
我也安慰自己,说错没关系,就把它当成一次练习。
下一次,一定要精炼,敏于事而慎于言。
鸣谢: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机会的风”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NoName_13 via pixabay.com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