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一服事多年的基督徒谈:如何面对服事心态的变化?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7月07日 07:17 |
播放

不自觉地已经在服事的道路上走了一段时间。心境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新奇激动,到现在的平静节制,体现在文字上可能仅仅是一点点的差异,但是对我个人而言,就是生命深处根本的改变。

曾经我问过一位服年长的弟兄说:“你服这么久,有什么感受呢?”
弟兄说:“这有一盆荔枝,你吃一颗。”
“很新鲜、水分很足”我说道。
弟兄说:“剩下的你全吃了吧”。
我以为弟兄是知道我喜欢吃荔枝,然后对我如此“盛情款待”。
只是没想到等我吃完之后,弟兄问我一句话:“你吃完最后一颗荔枝的时候,和你吃第一颗荔枝的时候,感觉有什么区别?”
我一面翻动舌头细细回味,一面说到:“感觉最后一颗荔枝的味道要比第一颗荔枝淡了很多,而且吃最后一颗的时候,好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失去了最开始时候的喜爱。同时吧,感觉有点吃多了有点胀肚”。

我和弟兄笑而不语,但是彼此心中都明白,弟兄正是借着吃荔枝再给我讲他奉的感受。

细细想来,想要在服的道路上走的稳健,其实并不是一件事容易的事情。并不是上帝忘记了自己的呼召,而是人在这个过程中厌倦了服上帝,所以很自然的走不下去服的路。

当我在想服这条路的时候,其实首先想到的就是上帝的呼召。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服上帝”,客观来说,服上帝的含义很广泛。正如经上说“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劳伦斯在《与神同在》中说:“为了主的缘故,就是从地上捡起一根稻草也是喜乐的。”

从中可以看见,服上帝在微小之处就可以,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奉者而言,却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件事,上帝在我们的人生中究竟让我们做什么。

虽然可以给弟兄一杯水、在地上捡起一根稻草,但是这真的是上帝呼召我们要去付出一生完成的工作吗?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

有些人的服是盲目的,不知道上帝呼召自己究竟该做什么,然后还受着“羊群效应”的影响,于是盲目的跟着人群在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在给弟兄一杯水、也在捡起稻草,但是生命却与上帝的托付关系不大。

所以,对于奉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谦卑的跪在上帝面前,领受上帝的托付。亲自听见上帝的呼召、亲身经历上帝的托付,那这样的奉之光是没有人能夺去的。

一些人在奉的路上会经历徘徊和犹豫,为什么会这样?抛去灰心软弱的层面不讲,其本质就是没有从上帝面前领受第一手的呼召。这类人看似也在参与服,但是只是在服从着人的安排、计划,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但是有些人在奉的道路上却异常的稳固,为什么会这样?我常常想到老一代的见证人,他们曾在监狱中经历逼迫和艰难的考验,但是他们并没有妥协真理的立场,也没有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其核心原因就是他们的里面有光,他们知道自己服的是谁,以及上帝的心意是什么。

所以细细想来,保罗也好、彼得也好,司提反也有好,这些与我们有相同血肉之体的人,他们之所以能不顾惜生命的得失而传讲福音,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亲眼看见、亲手摸过、亲耳听见耶稣自己的托付。

一个奉上帝的人,不清楚上帝的托付是和可怜的一件事。

记得之前有一间教会因为奉献款太少,没有办法供应工人的需要,导致传道人“失业”了。一个从基督领受使命的传道人真的会失业吗?断然不会,因为无论是贫穷、患难、疾病,都不能挪去上帝的对他的呼召,当上帝的托付在他的生命中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失业。也许工作的场所会发生变化,但是生命的方向却永远不会改变。

所以一个有清楚呼召的人,就如同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坚定的向着上帝呼召的方向出发。正如昔日的保罗,圣灵引导他去传福音,尽管被城里的人打个半死、扔出城外,但是他爬起来之后再次进城。并不是他生命力多么顽强,乃是因为使命还没有完成。

昔日在非洲食人族中间传福音的弟兄,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艰难而停止传福音的脚步;昔日来华的宣教士,也并没有一哪位性命的危险而退缩不前......还用再说吗?真正有上帝托付的人,是不会被环境压倒的,因为在环境中上帝总会为他开出一条路来。

在服的过程中,常常听见、看见一些弟兄因为教会中弟兄姐妹的言语、彼此之间的摩擦、环境的艰难而放弃奉。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可以清楚的看见他们并没有清楚上帝的托付、也没有珍惜服的机会。

不会一帆风顺,正如吃荔枝的过程也不会时时刻刻都有欣喜的感觉。但是只管去做,只管去坚守使命,当把生死都交托在上帝面前的时候,还会恐惧什么吗?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David Goldman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