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反思和批判基督教中的“唯我哲学”——拿来主义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8月21日 09:36 |
播放

笔者的一篇文章被一个公众号发表了,还标了原创。和他加了微信私聊,善意提醒对方文章的原创版权问题,反而遭到了他的教训。他的理由就是,只要是传福音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因为耶稣给我们的救恩是免费的,因此我们应该具备奉献精神。

这样说的理由也许并没有错,耶稣给我们的救恩是免费的。但是只说对了一半,耶稣给我们的救恩是免费的,但是耶稣却为此附上了十字架的代价。耶稣在给我们免费的救恩的同时,他还给我们十字架,我们却找理由不背负。

虽然他一方面强调着对福音的奉献精神,但是另一方面呢,又在我的文章上标了原创和打赏的二维码,那么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强调免费了。

以福音免费之名,行拿来主义之实。

有些传统信徒,总是在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上来回倒腾。当看到利益的时候,他高举拿来主义长矛;面对别人的异议时,他又高举免费主义之盾。而这一切都是以福音的名义!

这一点在教会的福音印刷品活动中表现最明显。海外的神学和灵修等作品,被一些弟兄和姐妹翻译过来,并通过出版社出版。在出版这些作品的之前,他们与原著方谈好了版权方面的事宜。经过他们辛苦的翻译、校对和出版,作品问世。但是正版出现没多久,教会里就出现了众多的“奉献版”,比原著便宜很多,印刷质量虽然有些瑕疵,但是仍然赢得教会信徒的争相购买。美其名曰的“奉献版”是不包含任何版权和版税的,而且他们也无需向译者支付任何报酬,因此他们的“奉献版”就是拿来为己所用。这种打着福音“奉献”的名义大肆印刷盗版的行为,与偷盗无异,但是在拿来主义和免费主义的价值观之下,福音只不过是一种让他们“偷盗”神圣化的由头罢了。这里福音不是好消息,而是他们拿来盈利、中饱私囊的工具。

在拿来主义和免费主义的哲学之下,一些传统基督教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心安理得。这一哲学继续扩展,在生活中就变成一种普遍并隐秘的明目张胆的行为。他们在面对别人和别人的物品时,上帝的公义隐藏了,他们高举着灯照亮自己的道路,却在灯台之下踩着别人的脚。

有的信徒不能保守别的信徒的隐私,把别的信徒告诉他的事情,他认为是违反福音而公之于众,让这位信徒当众忏悔。有的信徒在看到别的信徒家里有滴水观音或者铁观音的时候,认为这是异教的东西,于是在不经过物主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处理,扔进垃圾箱。更有的信徒公然干预他人的生活,他人的婚姻家庭。

我们会发现,在一些信徒的眼里,他们自以为最虔诚地信着上帝,却又最公开地与上帝背道而驰。在他眼里,所谓的“物权”、“版权”、“人格权”、“隐私权”都是这个世俗的堕落世界的东西,不值得他来遵守。但是当他遇到自己的财物被侵权的时候,他们却高举着法律为自己维权。

无疑,拿来主义和免费主义的背后是我们本土文化的反映,这告诉我们基督教尽管传入我们当中许多年,但是我们对福音的理解仍然是“本土化”的。本土的那些我们最想逃避的文化心理,却一直在我们心里左右着我们对福音的理解。

这种拿来主义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庸俗的自由主义,也就是“个体主义”,另一个是我们文化中的“唯我主义”。

自由主义的基础是独立个体。只有个体从传统关系中独立出来,才有自由的可能。但是自由主义并不等于个体主义。个体主义的主题是个体优先,独立的个体处于关系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庸俗化理解就是“唯我主义”。就是自我成为世界的中心,把自我置于世界利益分配的中心。其实,为了防止这种对自由主义的庸俗化理解,西方还有社群主义。这种观念认为,个体之所以为个体,是社会赋予的,个体和社会群体是无法分开的,是彼此成就的关系。

而我们传统文化中“唯我主义”起源于这样一个逻辑,这个逻辑最经典简洁的表达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界有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是一个“我”,如果“我”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那么这个“我”就不能存在,如此一来世界就不会存在。这种逻辑诞生于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因为灾难频仍,瘟疫横行,生存危机一直是个常态。因此怎样在极少的资源之下生存,那就只能拼命抢夺资源,以此来维持“我”的生存。如果我们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稍有懈怠,那么可能导致自我毁灭的结果。

不论是个体主义还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都是唯我主义,而这种人生哲学恰是福音所排斥的。因为如果耶稣为了自己,顾惜自己,那么也就没有福音存在,也许早在旷野的试探中,他就拜倒在魔鬼的膝盖之下。因为不论是权力、财富还是统治世界,都太符合“唯我主义”的欲望了。

在唯我主义哲学文化之下,福音也就成为拿来主义的的招牌和装饰,最终还是满足了自己的占有欲望。

拿来主义的哲学之下,一切都成为免费的午餐,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尊重,应有的“工价”被打着福音幌子的群体占有,那么谁还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因此拿来主义其实是福音的害虫,它终将会将福音蛀虫!




欢迎通过邮箱联系作者:lidaonansir@163.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