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基督徒当警惕自己的“大儿子”心态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0月14日 09:48 |
播放

自从小时候记事起,我就常听姥姥在入睡前给我讲路加福音中的“浪子的比喻”这个故事。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小儿子悖逆父亲,在远方挥霍无度以至穷苦到和猪抢食物吃,到最后含着眼泪回到父亲的怀抱中,与父亲重归于好。这实在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令人感动的不仅是小儿子的悔改,更让人动容的是老父亲对浪子不离不弃的爱。

曾经,我一度认为要警戒自己不要成为小儿子,而是要听从上帝和父母的话,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直到有一次,听到牧师在证道时再次讲到这个故事时,他轻声细语的问:“大家认为主耶稣讲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呢?”弟兄姐妹都回答说:“是悔改的小儿子。”但牧师却令人不可思议地说:“不,是大儿子,他才是那个真正的浪子。”

这怎么可能呢?大儿子不是一个“从没有违背过父亲”的听话的孩子吗?他不是一直都待在父亲的身旁,总是在田间辛劳的干活吗?他怎么可能是真正的浪子呢?在牧师的讲道中,我才渐渐恍然大悟,原来主耶稣讲这个比喻时有两群人在场,一群是想要听耶稣讲道的税吏和罪人,而另一群则是因不信而总是怀疑耶稣的法利赛人。如果说税吏是明显犯罪却最终悔改的小儿子的话,那么法利赛人就是一直在表面上顺从上帝,但内心却假冒为善的大儿子。

我们本以为,大儿子是基督徒应当效法的榜样,但却没有发现,他和小儿子一样不爱父亲,不过是爱父亲的产业。因为当父亲邀请他进入筵席一同欢乐时,他却因为父亲的“不公平”而不肯饶恕父亲。这表明,他和弟弟一样,都是远离父亲的浪子,不同的是弟弟是光明正大地流浪在远方,而他却表面上很顺服,实则是自我中心般的“流浪”在家中。

明白大儿子的生命问题后,不由得让我心头一颤。因为信主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比大多数同龄人更懂事,比教会中大多数弟兄更敬虔。当牧师讲到:“当大儿子只有好行为,却和弟弟一样不爱父亲时,那他也成为了一个浪子。” 我的心里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我许多的好行为只是在证明自己,而非是真的爱上帝呢?是否我许多时候的顺服只是为了换取上帝的祝福,而不是真的为了讨天父的喜悦呢?感恩的是,在这篇讲道的最后,牧师列出了“大儿子有的四种心态”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内心,借着悔改来更加靠近天父的爱。我也想与各位读者一起察验自己,一同重新回到耶稣基督不离不弃的爱中。

1.“大儿子”会用好行为来控制上帝,觉得上帝是欠自己的。

当大儿子听到父亲为弟弟宰了肥牛犊时,他就开始生气,甚至父亲亲自来劝他时,他仍然不为所动地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我们看到,大儿子生气的原因是自己“从来没有违背过父亲的命令,却没有得着应得的”。这说明大儿子顺服父亲的动机不是真的爱父亲,而是要用自己的顺服来换取父亲的产业。当父亲看起来没有按着他的好行为给他相应的回报时,大儿子便生气的认为这是父亲欠他的。

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中,是否也会像大儿子一样是为了换取上帝的祝福而顺服呢?记得几年前我在学校写论文时电脑突然黑屏了,那时我开始焦躁不安,急切地祷告求主使电脑恢复正常。那一天,我在宿舍里碰到同学的家里遇见困难需要筹款,我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祷告说:“主啊,我愿意帮助这个同学,在我帮助他之后,求你让我的电脑可以正常起来吧。”现在想想,这不正是在用自己的好行为来换取上帝的祝福吗?当这样想的时候,其实自己并没有活在天父如山般的父爱中,因为上帝长阔高深的爱,是不需要、也是我们做任何事都无法换来的。

2.“大儿子”心态的人行动力很强,但是很少祷告。

拥有大儿子心态的人,常常行动力很强。他们想法很多,也很有计划,把工作、家庭、服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不愿花时间祷告。他们最抗拒的就是祷告。跪下来不知道说什么,祷告两句只是把自己的需要交托一下就结束了。他们只知道努力做好事情,却从来没有在祷告中对上帝有爱的表达,没有发自内心的赞美和喜乐。因为他从来没有活在父亲的爱中,因此每一次祷告会都很煎熬,感觉离上帝很远很远,感觉上帝很陌生。

他们基本没有每天稳定的祷告生活,除非是生活或身体遇到了困难。那时他们就会相当投入地祷告,直到环境解决,他们就又退回到与上帝不远不近、不冷不热的关系中。这样的心态就是像大儿子一样,祷告的目标只是为了能掌控他所遇到的环境,而不是在环境中渴望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

3.“大儿子”心态的人容易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

在大儿子的心里,他看不起自己的弟弟,因为他看起来的确比这个弟弟强太多。正如他抱怨父亲时,称弟弟是那个“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的不孝子。在我们的生命中,很容易陷入到如大儿子般的自义中,当我们给别人贴上“没出息”、“不上进”的标签时,意味着我们看自己和对方不同,是一个比对方强很多的人。当我们自认为做得比一个人更好时,就会很难饶恕那个在行为上不如自己而犯错的人。

记得教会中一对弟兄和姐妹新婚后,因为姐妹比弟兄优秀很多很多,他们多数的争吵都是姐妹数落弟兄引起的。因为姐妹从心里觉得弟兄的能力不如自己,所以当弟兄熬稀饭时把汤溢出来,看孩子时不小心把孩子碰着,或拿错了快递的时候,姐妹就很难原谅这个没有她优秀的弟兄。这正是一种“大儿子”自义的心态。当我们难以给他人恩典时,表明我们自己也没有活在上帝的恩典之中。

4.“大儿子”心态的人在生活里常常没有喜乐。

对于小儿子来说,他和父亲和好时相拥而泣,并在和好的筵席中欢喜快乐。但是在大儿子的情感里却只有生气,没有喜乐。这表明他的快乐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当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时,他就很快处在闷闷不乐之中。

我看到很多基督徒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常常充满疲惫,没有丝毫的喜乐。他们没有喜乐的工作,没有喜乐的带娃,没有喜乐的做饭刷碗,没有喜乐的祷告,甚至厌烦每天繁琐的家务。当我们像大儿子一样缺乏喜乐时,正是说明了我们做事的心态并不是为了让上帝喜悦,而是无奈不得不去做而已。请想一想,如果只有在自己的需要被满足时才有喜乐,那么这喜乐会是从上帝而来的吗?这也正是大儿子辛劳工作,努力顺服父亲,却没有真实的喜乐的原因,因为他不是享受在父亲的爱中而工作和生活的。

“大儿子”的生命远看让人羡慕,近看却令人哀叹。作为上帝的儿女,当我们远离天父的爱时,我们的生命便悄悄向大儿子的假装和自我靠拢。的确,法利赛人比税吏更难接受耶稣基督为自己的救主,因为他们的好行为拦阻了他们来到上帝的恩典中。今天,也许我们身上不同程度的都有“大儿子”的影子,但值得我们欢喜的是,天父一直在原地张开怀抱等待着我们向祂回转。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Tumisu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