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直播带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在网络直播中,挤满了男女老幼的身影,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知名度也罢,总之在直播带货这条路上挤满了人。
当然,在这些男女老幼中间,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基督徒的身影,对于基督徒直播带货,我心里还是有一点点的感受和想法。
首先,必须要承认直播带货属于正常的商业模式,基督徒从事这一行业无可厚非。只要能保证品质,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一件美事。
但是,当我看见一些网络所谓的基督徒做直播带货的时候,心中不由得生发一丝丝忧愁。
因为有一些人做直播带货的人,将自己包装成“传道人”一面在直播中“分享”圣书的话语,另一面却在卖着商品。
当然,这里面也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则是因为平台要求主播必须要卖货,否则就会有提醒,所以一些专门做网络工作的同工不得部挂一些价格比较低、性价比高的商品在链接中,以此掩人耳目。这种形式,当然能得到同路人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父话语的分享和传递。
但是另一种形式,则是单纯的以卖货为目的。问其:“是否有圣书话语的分享”看其内容确实有分享,但是他分享圣经话语的目的并不是见证上帝,乃是通过父的话语得到一些基督徒的信任,然后借用这种信任,使大家购买商品,获取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会在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营造出一种“穷传道”的形象。然后以“穷传道”的人设开始售卖一些商品,有很多爱主的弟兄姐妹,看见他短视频中所留下的穷苦身影,然后就因为爱主的缘故去消费、去支持。
所以看见这些现象,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忧愁。当一些人将基督徒的爱心,当做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时,那日期长久,会不会有一天基督徒不再主动的付出爱呢?
基督徒直播卖货自然可以,在卖货的过程中表面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是好的。但是以基督徒的身份去招揽生意,以基督徒的身份来佐证自己商品质量很好,这是否就在滥用基督徒的称谓呢?
时至今日,的确有一些地方传道人的供应有缺乏,但是一个忠心服事上帝之人,是否会将自己的需要、教会的漏洞、神家的亏欠毫无遮掩的展示在不信仰的人面前呢?当然,即使有缺乏的传道人,其实一些地方教会也都会关怀、探访、支持,以保证他基本的生活。
所以,看到一些情景的时候,我心里面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叹息。因为有些人正在通过不法的方式拆毁圣徒的信心和爱心,以至于到今天,本应该充满爱的一个群体中间,却充满了猜忌、提防,使神家失去应有的见证。
申命记中说:“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 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在这段话语中,其实上帝告诉给以色列一个原则,就是弟兄本应该亲密无间,和外邦人可以计算利益。
所以,我常常会思想小时候的教会,也思想那时候的圣徒。记得当时的教会虽然物质上并没有那么丰富,但是谁家一旦有事情,其他弟兄姐妹都会真心的去关怀、探访。记得小时候家里盖房子,一些叔叔阿姨没有被邀请,然后就自动来帮忙盖房子,帮完忙之后还回到自己家里吃饭,吃完饭之后再来帮忙。一些非基督徒看见这些人的行为就非常受感动,就因为基督徒中间这种彼此相爱的行为,然后就吸引很多人外邦人来到教会中间。
这就是基督徒中间纯全、正直、无畏的爱。没有任何利益的掺杂,也没有任何人情的虚假,完全是处于基督真实的爱。
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试想:“一些人利用基督徒的爱心,兜售商品,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基督爱的践踏吗?”如果有蒙恩者利用弟兄姐妹无条件的信任,然后获取利益,这难道不是违背上帝的教导吗?
当然,并不意味着基督徒与基督徒之间不能做生意,我只是想说,基督徒不能以信仰为名号,然后用诡诈的方式诱骗自己的弟兄,这实在是可耻的事情。
欺骗的事情在如今非常多,就像上述说的“穷传道”,也许他确实能分享圣经的话语、也能讲论圣经,但是真的能确定他是一个基督徒吗?正如圣经说是:“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入天国”,因为有一些人称呼主的目的并不纯粹。
甚至一些人就是将自己伪装成传道人的样子,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也不可知。
所以思来想去,我只希望,做直播带货的基督徒就清清洁洁地做直播带货,不以信仰为诱饵,以保证所传讲的福音纯粹,有也不至于给人留下猜忌的空间;做传福音工作的直播间,就单单纯纯的传福音,不要被物质所蒙蔽;凭信心踏上服侍道路的传道人,依然要凭信心走好十字架道路,单单仰望呼召你的主,他必负责。
不自觉中我想到了犹大,也许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批评犹大说:“他是一个贼,他是匪类”。不错,他确实将耶稣以三十块钱卖了。但是,卖耶稣的心犹大不是忽然之间产生的,乃是在常常偷取钱馕中的金钱时,心就已经开始迷失了。
金钱虽好,但是如果以主爱为代价,那我情愿不要金钱;金钱虽好,但是如果以让基督忧伤为代价,那我情愿清贫余生。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我们常常归回到基督的里面,才能知道自己所行究竟是荣耀了上帝,还是羞辱了主的名。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