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是耶稣的忠实追随者,他的品格像基督,他的使命像基督,他的热情也与基督相似。这就是门徒,与基督相似的人。……而培养门徒要从家庭开始。”菲律宾马尼拉“基督使命团契”创立者陈彼得牧师说。
这是他在持续25小时的跨国祷告盛会Gather 25亚洲分会场分享时所说的话。
Gather 25是由一个基督教组织和事工联盟领导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动员全球教会来自各教派和各大洲的25亿基督徒,共同完成向55亿尚未认识耶稣的人传福音的使命。
从耶稣的愿景——门徒训练谈起
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愿景。比如,1923 年当罗伯特·伍德拉夫成为可口可乐总裁时,他发表了一个愿景声明——可口可乐将遍布世界各地,触手可及。而不倒100年的时间,可口可乐就遍布了世界各地。
“2000 年前,耶稣基督给了我们一个类似的愿景——走遍世界各地。”陈彼得牧师从可口可乐总裁的愿景引到了耶稣的愿景,并指出一个问题说:“我想说的是,耶稣比可口可乐好得多。为什么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实现耶稣走进世界各地并培养门徒的愿景?
“我认为,基督教在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是2000年前。整个已知世界都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他们没有印刷机,他们没有互联网,他们没有技术,他们没有大楼。他们什么都没有。但他们有耶稣,有圣灵,并且他们爱主,他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培养门徒。”
陈彼得牧师认为,耶稣的愿景是培养门徒,这和传福音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只是在想传播福音。但这不是耶稣的意图。如果你理解培养门徒,你就知道门徒这个词不仅仅意味着是一个信徒。信徒可以只相信,而不是做工人。记住,门徒肯定会成为工人。”
“门徒是耶稣的忠实追随者,他的品格像基督。他的使命像基督,他的热情也与基督相似。这就是门徒,与基督相似的人。”
门训从家庭开始
“我建议从家里开始培养门徒。” 陈彼得牧师说。
“培养你的家人,”陈牧师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不管你喜欢与否。而我想和你们分享的是如何影响我们所爱的人,如何教导你的亲人?我发现在圣经中关于这一点最好的经文之一是申命记第6章。”
陈牧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家庭照片。两年前他的家庭庆祝了他与妻子结婚50周年的纪念,而感恩的是他的孩子得到了正确的门徒训练,他们也理解了“通过繁衍使人成为门徒”的命令。现在,他所有的孩子都很爱主。尽管,他的家庭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家庭,但他认为孩子们都得到了正确的门徒训练是用金钱都买不到的好处。
从圣经的原则上来说,如何对你的家庭进行门训?陈牧师表示申命记6章1节指出了这一点。首先门徒训练和世代有关——“你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这就是门徒训练。
“门徒训练和服从有关。许多人认为门徒训练就是圣经知识,可是圣经知识与服从没有什么关系。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所有圣经知识,但有可能会离开上帝。另一点,顺服的人会蒙福,他们可以享受长寿。”
接下来的经文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
“请注意门徒训练从心开始。你知道为什么你必须训练心灵吗?因为如果你专注于行为,就不会有持久的改变。心是根。行为是果实。除非你影响了门徒和孩子们的心,否则它不会持久。你无法影响心灵,除非你理解耶稣和上帝所说的话,因此你必须尽心、尽性、尽力地爱上帝。注意,这确实与爱有关。试想一下,如果你训练你的孩子全心全意爱上帝,他们会服从主吗?因为一旦你爱上帝,行动就会随之而来。但如果你不爱主,一切都是律法主义。这就是问题所在。”陈牧师说。
“然后你还要殷勤地教导他们。无论你坐下、行走、躺下、起身,都要谈论这些。”
如何做家庭门训?
陈牧师从个人经验出发,总结了3点自己是如何在家庭中实践门徒训练的——MRI(Model, Relationship, Intentionality)。
1. 榜样性
陈牧师表示,第一个原则是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使徒保罗告诉我们:‘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而对孩子来说,孩子会模仿大人。孩子们要么是积极服从我们,要么是消极服从我们。榜样也不等于完美,榜样一定要是真实的。你知道为什么年轻人会远离耶稣、远离教会吗?因为他们在家里看到了虚伪,他们在教堂看到了虚伪。”
“成为模范并不意味着你是完美的,而是意味着你是真诚的。”陈牧师再次强调说。
有一次晚餐,陈牧师的妻子问了他一个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是有很有趣的问题,但是陈牧师回复妻子的时候却用了一个讽刺的方式。晚餐结束后,他的女儿对他说:“爸爸,我可以和你一起走走吗?”
“我知道我有麻烦了。她说:‘你回答的方式很不好。’我很想解释,但是我育儿的第一条原则是,当你被纠正时,你必须要倾听。所以我听了,但很痛苦,就像是被人捅了一刀。谈话结束,我需要树立谦逊的榜样。因此,我说:‘宝贝,谢谢你纠正我。’当我们回到家时,我请求像联合国一样全家开会,公开向妻子道歉。”
“一切的意义所在是树立榜样。”
2. 关系性
“关系越密切,影响力就越大。耶稣是一个建立关系的大师,‘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耶稣理解了关系性的原则。”
陈牧师补充道:“如果你不花时间与人相处,你就无法建立关系。你想训练别人,你必须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你想训练你的孩子?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你们有血缘关系并不意味着你们有良好的关系。血缘关系不等于亲密。要有良好的关系,你必须有时间。如果没有沟通,就没有关系。”
有一次,陈牧师的女儿突然问他的妻子说:“妈妈,我想我可能有女同性恋倾向。”妻子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想?”他的妻子明白关系性的原则,因此知道比起你的反应是什么,你首先要和孩子沟通。
他的女儿在大学是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很多女孩会被她所吸引。当女儿解释了她为什么这么想之后,妻子讲了圣经的原则,也讲了妻子自己的故事,最后妻子对女儿说:“别担心,因为最终,成为是否女同性恋取决于你的选择。”
女儿说:“妈妈,我很高兴能向你敞开心扉。”
如今,牧师的女儿已经幸福地进入了婚姻,并且有了4个可爱的孩子。
3. 刻意性
“刻意性意味着好的结果很少会发生,因此你需要刻意做事情。”
陈牧师引用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两处关于教育的经文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这是命令,不要激怒,而是要抚养他们。抚养他们是为了激励他们。我们每个人都读过‘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教导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指的不是教导,而是训练。”
“训练不同于教学,训练就是创造欲望。它被用来描述助产士把糖果放在婴儿的上颚以产生吮吸欲望,它被用来描述人们如何训练野马。所以这是刻意的。”
很多年前,在陈牧师的家庭中也发生了一个刻意性的故事。当时,陈牧师的女儿只有15岁。有一天,坏人闯进他们的家,七个男人强暴了他的女儿。那天午夜,陈牧师刚从圣经学习班回来,他看到了所有的警车,当他以为他的家人都死了,有人从家门出来告诉他,说:“他们都还活着,但你的女儿被人强暴了。”
“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父亲本来总是要保护女儿的。我和妻子拥抱了我们的女儿,女儿被安置在一个安全的房子,我对妻子说:‘我们有两个选择。’撒旦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还在侍奉上帝?他甚至都不能保护你的家人。’而随后另一个声音说:‘相信我,我能控制一切。’”
“我让它成为了一次强烈的、刻意性选择的体验和机会。我告诉我们的家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当时我无法解释这句话,我不转换掉上帝会如何将它变成好事。被强暴的受害者怎么会得到祝福呢?我们全家都宣告了这节经文,我的女儿也宣告了这节经文。”
“她没有成为受害者,如今,我的女儿幸福地结婚了,有六个可爱的孩子。她还是一名作家,她写了所发生的事情,她也成为了性受害者最好的顾问之一,因为她能感同身受。同时,这件事对我们的教会产生了影响,我们的教会成员开始意识到我们都会遇到问题。”
陈牧师总结地说:“门徒训练是树立榜样,是建立关系,是刻意地训练你的门徒很多关于上帝的事情,以及如何应对失望。我建议从你的家人开始。”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