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微信

一场讲道的前前后后——一个讲道人10年的经验分享和反思

作者: 寄居客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16日 09:18 |
播放

我从2015年开始讲道,直至今年已经10年。在这10年的讲道操练过程中,我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传讲上帝话语的人,如果不依靠圣灵的带领,实在是无能为力。讲道,不仅仅是嘴上的功夫,更是在主面前谦卑的生命。那么除了仰望主和祈祷以外,在讲道的前前后后,究竟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笔者结合自己10年的讲道经历,想与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验与思考。

一、讲道前的准备

(一)要认真预备

不同的传道人在对讲道的预备上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还是主张在讲道之前一定要认真预备。所谓的认真预备,不仅需要我们有大量的祷告,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查考很多内容,比如经文的背景、要传讲的重点等等。如果你有条件,能读懂英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自然最好。总之就是一句话,要尽到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读懂经文的意思,并将它传讲出来。

我也遇到过一些传道人,他们并不提倡在讲道之前要写讲章,只是强调祷告,至于在讲台上怎么讲?他们的说法是:“到时候圣灵自然会带领你要传讲的信息。”在我看来,仰望主并不代表我们不去查考。相反,正因为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考,才更加表明我们对讲道这件事情是负责的。真正的仰望主是在依靠圣灵引导的同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真理的传递。

我们的查考并非是对圣灵的怀疑,而是将人的有限努力与上帝的无限恩典相结合——通过深入挖掘经文的内涵,更准确地把握上帝的话语,避免因个人主观臆断而偏离真理的轨道。这种预备既是对听众的尊重,也是对上帝托付的忠心,让我们在讲台上所分享的每一句话都能建立在扎实的真理根基之上,使圣灵的工作得以借着我们预备好的心灵和头脑更有效地运行。

(二)要经历并不断思想

对于自己要传讲的内容也要去经历。好多弟兄姊妹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有些经文和道理,单单地“听”是听不懂的,只有真正在现实的功课中经历了,才能真正知晓上帝的美意。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不断地思想上帝的话语,就像农夫在田地里反复耕耘才能让种子生根发芽一样,我们对上帝话语的思考也需要持续深入。具体的做法,可以每天留出专门的时间默想经文,将上帝的应许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相对照,无论是顺境中的感恩还是逆境中的信靠,都能成为思想上帝话语的素材。通过这样的思想,我们会发现上帝的话语并非遥不可及的教条,而是能切实指引我们脚步的智慧。当我们把经历中感悟到的真理存记于心,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就能在讲道时将这些鲜活的领受自然地流露出来,让听众感受到上帝的话语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力、能够改变生命的力量。这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与上帝相交的过程,在安静的沉思中,我们的心灵会被上帝的爱充满,对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从而使传讲的内容既有真理的深度,又有生命的温度。

(三)省察自己

我们也要把自己放在上帝的话语里面去省察自己,看看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上帝,有没有行在上帝的道中。

省察自己并非表面的自我检讨,而是将上帝的话语当作镜子,照见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和真实的光景。我们常常容易看到他人的过失,却忽略自己眼中的梁木,省察就是要调转目光,先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承认自己的有限与不足。

比如,当我们预备分享关于爱心的信息时,首先要省察自己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人、邻舍、弟兄姐妹活出了真实的爱心,还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当传讲饶恕的真理时,要问问自己是否真正放下了心中的怨恨,是否对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存有宽容。这种省察需要勇气和诚实,不能有丝毫的自欺,因为上帝是鉴察人心的,祂知道我们每一个隐藏的动机。

若在省察中发现自己有偏离真理的地方,就要及时在上帝面前悔改,求上帝洁净我们的心思意念,使我们的生命先被上帝的话语更新改变。只有自己先成为被真理光照、被上帝陶造的人,所传讲的道才能带着属灵的权柄和能力,否则就会像法利赛人一样,把难担的担子放在别人身上,自己却一个指头也不肯动。省察自己也是对上帝忠心的表现,我们作为真理的传讲者,更应当以身作则,让自己的生命与所传讲的道相称,这样才能在讲台上站立得稳,使听众因看见我们生命中上帝的见证,而愿意听从上帝的话语。

(四)求主带领

当我们的讲章预备好以后还不是结束,这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向主祷告和仰望,求主来带领我们要分享的内容。在实际的讲道经历中,好多传道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去某教会之前可能打算分享的是A信息,自己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熟悉和准备;但到了讲台以后,真正的感动却是B信息,虽然这不是自己之前花费很多时间整理的信息,但这样的带领很强烈,那么这时候就要顺服。

人能准备的是有限的,事情如何发展,分享的内容应当是什么,这都要顺服主的带领。因为我们所传讲的并非出于自己的智慧或能力,而是要成为上帝手中合用的器皿,让祂的旨意通过我们传递出去。因此,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敏锐,随时留意圣灵的感动。有时主的带领可能看似突然,甚至与我们原有的计划相悖,但当我们放下自己的固执,全然交托时,就会发现祂的安排往往更契合当下听众的需要,能摸着人的心,也更能彰显祂的荣耀。

二、讲道时需注意的

(一)不能随心所欲

对于讲道的内容,一定要反复推敲,尤其不能随心所欲。讲道不是个人情绪的宣泄,也不是随意分享自己的见解,而是要以圣书真理为根基,确保所传讲的每一句话都符合上帝的话语。在具体分享时,要避免掺杂个人的偏见或主观臆断,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偏离真理的核心。我们必须时刻警醒,防止自己的私欲或世俗的观念影响讲道的方向,要让每一个观点都有经文的依据,每一段分享都围绕着荣耀上帝、造就人这一根本目的展开。

(二)不能一味迎合听众

传道人和一般的讲师不同,内容的出发点和中心都应当围绕上帝,而不是一味地讨人的喜欢。有时候被人喜欢的,不一定就符合圣书真理。作为上帝的仆人,传道人肩负着传递真理的使命,若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而淡化甚至扭曲圣书的教导,看似能获得人一时的认同,实则是对上帝的不忠,也无法真正带领听众走在蒙福的道路上。

有些听众可能更倾向于听那些让自己感觉舒适、不触及内心深处问题的内容,但传道人必须有勇气正视真理的严肃性,敢于指出生命中的亏欠与不足,因为真正的造就往往伴随着对自我的反思和对上帝的降服。

(三)不能都是见证故事

有些传道人擅长讲见证故事,要么是关于自己的,要么是关于别人的。但若是我们的讲道都是见证故事,不仅不能给人以正确的圣书引导,甚至有可能使人陷入“成功神学”的思想之中。

见证固然能辅助听众理解真理、激发信心,但它终究只是真理的载体而非核心。圣书中的真理是根基,见证应当围绕真理展开,为真理服务,而不是让真理被见证所淹没。如果一场讲道从头到尾都是各种故事的堆砌,听众可能会被情节吸引,却难以明白背后上帝的教导和旨意,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听众习惯性地追求情感上的感动,而非对真理本身的渴慕与遵行。传道人需要在分享见证的同时,更注重对圣书经文的深入讲解和阐释,引导听众从上帝的话语中汲取力量,建立正确的信仰观,明白信仰的核心是对上帝的信靠和对真理的持守,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故事的好奇或短暂的情感波动中。

(四)不要照本宣科

有些同工讲道,全程读讲章,甚至连头都不会抬起看一下台下。这样,即使文本写得再精彩,也难以与听众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和属灵共鸣。这种方式容易让讲道变成一场单向的信息传递,而非生命的交流与碰撞。听众感受到的可能只是冰冷的文字,而非传道人从心中流淌出的对上帝话语的热爱与经历。

传道人应当将讲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感悟,用自然的语言、恰当的语气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让听众能够感受到话语中的温度和力量。同时,要学会在讲道过程中观察听众的反应,根据现场的氛围灵活调整分享的节奏和重点,使上帝的话语能够真正进入听众的心中,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回应,而不是机械地完成一场文字的宣读。

(五)要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既然是为主传道,就应当按照正意分解。我们在讲解圣书经文时,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上帝的话语,深入研究经文的上下文、历史背景、语法结构以及经文在整本圣书中的关联,避免断章取义或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来曲解经文的含义。

传道人要明白,圣书的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指向,只有准确把握上帝在经文中所启示的真理,才能将纯正的教义传递给听众。我们只不过是管道,将主的活水传递给弟兄姊妹,仅此而已。

三、讲道后的谨记

(一)不要追求人的鲜花和称赞

传道人讲道,难免会有人对我们予以称赞,此时要特别留意,不要因此沾沾自喜。要知道一切的荣耀当归给上帝,我们所传讲的不是自己的智慧,而是从上帝而来的真理。若有人因听道而感动、受造就,那是上帝的灵在做工,并非我们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不要抢夺上帝的荣耀,这并非明智之举。

(二)再次思想并修正

不要认为自己的讲道很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要学会多思想并修正,这样才能越来越好。若是陷入到自我满足的状态之中,不仅不能有所进步,甚至还会使我们偏离上帝的带领。讲道结束后,我们应当花时间安静回顾整个讲道过程,反思经文讲解是否准确传达了上帝的心意,例证引用是否恰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易懂,以及在分享真理时是否掺杂了个人的偏见或情绪。如此,才会使我们讲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贴合上帝的心意。

(三)仰望主的带领和做工

即使讲完了道,也应当继续仰望主。仰望主不是只在讲道之前,也是在任何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主的恩典与引导,讲道的果效并非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口才或能力,而是主亲自在听众心中做工。所以要时刻警醒,将目光专注于主,相信祂会按照自己的旨意成就一切。无论是讲道后的反思,还是未来再次站在讲台上,都当存着敬畏的心仰望祂,求祂赐下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始终行在祂的光中,使所传讲的每一句话都能荣耀祂的名,也能真正成为听众生命中的帮助与供应。

作为传道人,我们有责任和使命讲好每一场道。但讲道并非那么容易,它既需要我们在各样的知识上渴慕和掌握,也需要我们对主不断地仰望和祈求。我们当明白,自己不过是主手中的器皿,唯有被祂充满、被祂使用,才能在讲台上发出合祂心意的声音。每一次讲道的机会,都是主所赐予的恩典,让我们得以分享祂的真理,见证祂的荣耀。因此,在讲道之后,更要将一切的结果交托给主,不因为暂时的回应而自夸,也不因为遇到的困难而气馁。如此,才是一个作为传讲主话语的人应当做的。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Nycholas Benaia via unsplash.com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