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3点,生命肖像Life Portrait——刘亚明艺术展在上海艺河湾艺术区南希画廊举行开幕式。此次画展的展期为9月6日—10月16日。
开幕式上,此次展览的出品人、南希画廊主理人Nancy Lee女士发表了开幕致辞。她首先为南希画廊入驻艺河湾艺术区献上感谢,并表示这次展览顺利进行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特别是策展人查常平博士的帮助。本次画展是画家刘亚明的肖像画首展,她表示,从肖像画的每个表情和眼神中看到了画家人生的处境和经历。
随后10多名各界人士分别进行了简短的发言致辞。此次展览展出了21幅从1995年到2024年的画家肖像。刘亚明画家表示,每一幅肖像都代表了不同形态下的自己,也帮助他认识了不同形态下的自我。就像是在《世纪寓言》后,画出了一个战士一样的自己的肖像。在《穹苍之眼》后找到了自信和霸气,画了一幅将军一样的肖像。当然也有绝望的画像,自己微小的生命将去往哪里,能留下什么给世界,在那个时候眼睛里面没有一点光。足以看到,画家笔下描绘的不仅是世界,也是与世界相关的自我的生命表达。
策展人查常平博士分享道,“人作为被造物,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是在空间里,感知自我,筹划自我。他的《2021自画像》系列(2021)与《自画像》系列(2024),更是他咽下被无尽囚禁的时代苦水后发出的浩然悲悯的视觉见证。这种创作方式和艺术家梵高相似,从1882年到1889年,梵高预计创作了40多幅自画像。目前了解到刘亚明老师也有超过40多幅,我们不仅看他的肖像,也在他的肖像画中看自己”。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刘平教授发表致辞。“在AI时代,个体自我呈现的方式,或者说,个体身份识别的方式有二:脸面,指纹。在中国,个体在通行各地的身份证上最好的标注符号是脸面。刘亚明的《自画像》就是自我识别和自我呈现的方式之一。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艺术家以写实主义油画显露自己的脸面本身,而在于这种自画像跨越30年(1995-2024年),不落一字,却书写了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刘亚明的《自画像》通过外而穿越到内:内的岁月蹉跎,内的起起伏伏,内的张望和纠结,内的情感沟壑,内的理想现实,都在外的脸面中一一表明。脸面透露出神秘的灵魂言语。它在不断地述说自身的历史和故事,又在这种不断的述说中被塑造。其中有不得不的顺服,也有不得不的质疑、反问。这种对立的胶着是生存的真实,绝非理想化的虚构。它抵抗着肤浅的雷同、医美的标准化。正因为如此,刘亚明的《自画像》说尽了卅年不尽的言说,哪怕这种言说不曾提及一个字、一个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李晓峰发言。“在他的肖像刻划中,人物有历史的苍茫与思想的锋芒,还有坚硬的道德感和神圣的宗教感!一句话,有知识分子的思维高度!超过‘学院派’。尤其是日益行政化的学院,当社会日益成为了一个官场,代表未来的年轻人把公务员当成择业的首选,拥有理性、思想、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气质就更加显得重要!刘亚明的作品还会让人想起贝多芬(到人间乐园就是贝九)、柴可夫斯基(柴6)、肖斯塔克维奇(肖七,列宁格勒),宏大的旋律、壮丽的画卷;想起托尔斯泰的崇高道德精神;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深邃人性力量;基弗的废墟上的历史、神话、信仰与传奇!在中国,我甚至可以骄傲地说,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包括电影我还不能乱说,但在绘画中,这样的作品出现了!”
策展人查常平博士谈论到,作为人的个体生命的多维肖像,刘亚明的“自画像”所内含的否定性情感的丰富度,也许自现代艺术史以降唯有梵高的为先。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整个时代的“生命肖像”吗?
画家简介:
刘亚明,1962年6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现居北京市怀柔区桥梓艺术公社。他于1986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自此投身艺术创作,逐渐成为中国写实绘画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刘亚明在艺术上融汇东西、贯通古今。其作品融合了欧洲古典写实的精湛技法、印象主义的色彩表现、象征主义的神秘意境,以及东方水墨的灵动气韵,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被誉为“色彩的思想者”。他擅长以超常尺幅和宏大视野创作具有深刻精神内涵的作品,如《苍穹之眼》《世纪寓言》《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等,其中《世纪寓言》尺寸达16米×3米,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叩问人类生存与文明议题,彰显出知识精英的社会关怀和哲学思考。
除了大型主题创作,刘亚明也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以家人为原型创作的“温暖系列”,情感真挚、笔法精湛,广受海内外观众赞誉。其肖像作品能敏锐捕捉人物内心世界,展现高超的写实能力与人文温度。
刘亚明曾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理事,巴蜀画派副会长,并获美国肖像画会会员资格。2001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办的个展引起轰动,被当地媒体誉为“继毕加索、米罗之后最有意思的展览之一”。他还荣获俄罗斯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精神、传统、技巧”银质奖章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等荣誉。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在美国、比利时、土耳其等地举办个展,曾被中央电视台《人物》《谁在影响中国》等栏目专题报道。刘亚明通过出版多部画册和持续的艺术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与思想深度的艺术家之一,实现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在油画语言上的深度融合。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