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追踪信仰疏离随时间演变的新研究的结果,宗教认同正在全球多个地区逐渐衰退,而且这种趋势通常始于年轻世代停止参加礼拜活动。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一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同时附上一份国际学者的学术论文。皮尤的报告发现,在2010年至2020年,全球35个国家自认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比例至少下降了5%。部分国家的下降幅度甚至更为显著,如澳大利亚和智利下降了17%,乌拉圭下降了16%,美国下降了13%。
这一研究提出论点,称这些变化发生在学者们所称的“世俗化转型”各个阶段。研究人员通过对111个国家及地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出宗教信仰跨世代衰落呈现三阶段序列:第一阶段是礼拜参与度下降,第二阶段是宗教对个人重要性的减弱,最后阶段是宗教归属感下降。研究人员称此为“参与-重要性-归属感”(Participation-Importance-Belonging)序列。
在早期阶段,年轻成年人参加礼拜活动的频率低于年长者,但多数人依然表示信仰对于他们而言很重要,也继续认同他们的宗教。今天很多非洲国家都符合这一模式。以塞内加尔为例,78%的年长者每周参加礼拜活动,相比下年轻成年人只有64%。但是两个群体都表示有着坚定的信仰,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穆斯林身份。
中期阶段以三方面的世代差异为特征:参与、重要性和归属感。在美国及美洲和亚洲某些国家,年轻成年人不仅去教会的频率下降,宗教在其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也在下降,更倾向于自称无宗教归属。
在后期阶段,各个年龄段的宗教活动参与度和信仰重要性都已经降低,宗教归属感成为主要分界线。很多欧洲国家都属于这一类型。比如在丹麦,尽管年长者和年轻成年人的礼拜出席率都很低,但79%的年长者仍认同某一宗教,而年轻成年人的认同比例低了26个百分点。
报告作者指出,基督教或佛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大多处于中期或后期阶段,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及印度教占人口多数的印度还处于早期阶段。这些国家是否会遵循相同的轨迹还不确定。
当然也存在例外。在后共产主义的东欧,像俄罗斯、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等东正教或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都出现不同于普遍规律的趋势,这反映出在经过数十年的宗教压制后出现民族主义宗教复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犹太人占多数的国家,以色列也出现特有趋势:年轻以色列人的宗教虔诚度与年长者相当,但这主要归功于正统派和极端正统派家庭的高生育率。
研究人员强调,尽管世俗化转型在很多国家出现,但其进程并非统一或必然。各个社会启动这一进程的时间点以及是否会经历全部三个阶段,都存在显著差异。
这份研究报告由洛桑大学的约尔格·施托尔茨(Jörg Stolz)和让-菲利普·安东尼埃蒂(Jean-Philippe Antonietti)、牛津大学的南·德克·德格拉夫(Nan Dirk de Graaf)和皮尤研究中心的康拉德·哈克特(Conrad Hackett)共同撰写。研究基于皮尤全球调查的数据,其提供了针对不同世代宗教归属变化的成因及机制进行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分析。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