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康晓蓉:剑胆琴心话新约

作者: 康晓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3年01月21日 23:00 |
播放

“即使完成了这些,它也只是一种在思想上,在先知般的言说的意义上的完成……我只想告诉后世一切需要真正知识的人,告诉那些以“上帝的余民”为身份的人: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存,他们的同类中一度有人这样艰难地思考过,忍受着左手肩周炎复发后的隐痛思考过,并且在孤独中以这样的思考为人生行动喜乐的志业”。

                       ——摘自该书的《前言:从历史逻辑到世界图景逻辑》

不仅是写在前面

在我的写作经历中,从来没有哪篇文章像此文一样怀胎久生产难而又郑重如斯:单是阅读就从未有过的慢,一般我读哲学和神学类的书就像读小说,轻松而愉悦。然读这本书每个章节都需要再咀嚼、再思想,即便专业人士都会感到太宏大、丰富、深邃而复杂。阅读尚且如此,遑论书评写作。曾写过一篇六千多字的读后感:基督信仰两难困境中的洞开。后来觉得对此书还是浅而未尽。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光沪称这本书是一部近年来中国学界少见的、非常具有独创性质、又非常具有学术雄心的著作。钟志邦教授说这本书的作者希望“将人的价值理念同上帝的逻辑言说关联起来,将人的理想与上帝的启示协调一致”。如此大胆的尝试,在新约研究中似乎是史无前例。这两位教授的评价偏重于学术言说的角度,我更愿意从书的内容本身和它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来介绍。只能是深怀崇敬的介绍,由衷地为我自己能和这本书的作者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城市,并有幸与之交流为荣。

为什么以“剑胆琴心话新约”为题?两层意思:一是刺中国“巫术”的剑,像大卫一样能为扫罗驱魔的琴。在我的博客上贴出《从异端的猖獗反思国民性及应对》一文,《正义一元论》的作者沈阳说: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喜欢巫术的民族。我笑道:我白忙活了整整一上午,还不及弟兄一句话顶事到位。这是真话,吾国吾民从领导到平民没有不喜欢不装神弄鬼行巫术的。不仅自己喜欢行,还欢喜别人去行。这种欢喜同样漫及思想学术界……查常平的这本书在圣灵的引导下奏出了对此反击的强音。一是中国气脉源流的擎天剑、义士琴。尤其自我中华民族危亡之秋,多少仁人志士壮怀激烈,气吞山河,将自己的热血献为活祭,力求这片土地的存留。“他们的哀声达于 神“!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查常平的这本书不仅是汉语神学的一个开拓高峰,更是在探索民族道路、寻求人类美好生存的信仰之旅。从启示到回应,从源头到表象,它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研究精神让人看到:我们所信的如此确实,庄严而伟大,祂正在带领和翻转华夏古国。

为此查常平是这样来引领读者的:“在汉语思想语境中引入对新约的历史逻辑研究,即探明新约在语言的修辞、时间的观念、正义的承诺和信仰的启示几个方面,到底内含怎样的涵义,具有切实的现实价值”。具体的进行全书用了三大块——1、现状与方法:历史与逻辑的双重视角。2、内容与特征:基督信仰的历史逻辑。3、定位与意义:人文-社会学的新约学。

新的看见: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历史逻辑

这本书对大多中国人的的难读恐怕就像一个1、2、3都弄不太清楚的人要去理解函数,左右手都分不清楚的要去指明方向。历史是什么?似乎头脑中的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王朝更替,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他实在说不出更多了。逻辑是什么?逻辑是个外来词,大概是有条理、有秩序的意思。也真的难为查常平:既要解释什么是历史,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历史的逻辑,什么是逻辑的历史;又要理出古往今来对历史逻辑的研究脉络、研究方法和发展走向,以阐明自己的研究根基和学术建构。

为此他逐一说明历史逻辑研究中的核心语词,是历史和逻辑两个术语。在吸纳剖析历代各家各派的基础上,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论证历史逻辑的定义和结构:在发生学、文献学、历史学的意义上,历史的涵义分别为事件、人言、事实。另一方面,在希伯来、希腊和逻辑学传统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神言、人言、方法。以此对应到新约的历史逻辑的研究中,“只有从历史的以及逻辑的双重视角,才能真正把握《新约的》实质”。

当从这双重的视角,才能看到“历史对逻辑的包容关系(历史的逻辑性),实质上乃是历史正义逻辑对历史信仰逻辑的承受,这是人反思他的信仰对象形成的关于人与人的正义关系的逻辑。逻辑对历史的包容关系(逻辑的历史性)发生于人反思他的信仰对象,并且反思到不可反思的地方,从而以绝对谦卑的态度接受信仰对象的承诺” (《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新约的历史逻辑》之第一章:历史逻辑的定义及其一般结构 第59页)。 信仰和迷信的区别就在于:信仰,是人使用理性去思考他所相信的对象,并思考到不可思考的地方举目仰望形成的教义体系、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

看到又怎么样,跟我的信仰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在不同程度上,每个民族的历史,无论是以神话的方式还是以哲学的方式,无论是以宗教的方式还是以艺术的方式,无论是以伦理的方式还是以史事的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内含着这种对历史的超越历史性的意义求索。”(第一章:历史逻辑的定义及其一般结构 第59页)也只有从这种历史性的意义求索里才能拥有超越的价值:“人类的哲学、艺术、宗教的活动,仅仅是人的全部存在的见证,是人的思想、创造、践行的产物。”(第一章:历史逻辑的定义及其一般结构 第81页)明了的洞见这个,中国文化才能超越自我的互证而从新得力,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来了一种西方思想、基督宗教,富有包容性的中国文化把它包容进来就是了。

那绝不是人在自我里的认可或文化包容!“从超越者的角度看,逻辑对历史的包容关系所形成的逻辑的历史性,是作为神言的逻辑自身向人的开启,是超越者自己向他选择的对象说话。作为神言的逻辑破除自身的限定,主动介入人类的历史,为人类的历史本身提供某种超越历史性的意义承诺”。 (第一章:历史逻辑的定义及其一般结构 第59页) 信作为人的主观的存在状态是信心。信作为人的客观的意志决断是信赖;信作为人的有限的无限恩典才是信仰。

难道中国那么长的源流历史和内在逻辑就得作废了?不是。信仰意味着排除我自己因而又包括我自己。正如库尔曼在《历史中的救赎》中说“当我没有察觉到我的自我理解的时候,于是我将获得我的自我理解。”(库尔曼 《历史中的救赎》 1967年,321页)当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和人的绝对相关又绝对差别,即在上帝和人,人和人之间展开的的正义秩序,以及在这样的逻辑中才有完整而真实的历史。这时回头看“我”自己和中国都必有新的看见!

新的开启:新约的语言观、时间观、正义观、信仰观

在阐明什么是真正的历史逻辑后第三章开始详辩新约的历史逻辑,分为上、中、下三章,从符类福音书到使徒行传,再到约翰神学、保罗神学、以及其他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的历史逻辑。在浩浩洒洒的深入中清晰地分别从历史逻辑的要素:语言观、时间观、正义观、信仰观等来逐一详析新约展示的世界图景逻辑。从而指出:“新约的历史逻辑的核心命题应当为:基督信仰,即信仰基督,信仰上帝之言成为肉身的历史上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内容提要 第5页)。

    这有什么?基督徒都知道当信主耶稣。但是多少人能回答为什么当信主耶稣?信主耶稣意味着什么?外邦人常常理直气壮地陈述自己为什么不信。基督徒更应该明确说出我的信何以值得信,何以成为信;我的信怎样在历史上书写,从而书写历史;我的信如何构成生活的逻辑,和永恒生命相连接而获得自身与世界的意义。作为学者兼牧者的查常平大胆有力地说出来了:在历史逻辑的研究中,在逻辑上需要首先关注历史文本的语言观。其实应当关注历史文本的时间观。而人与人的关系,无非是某种正义观的表达,即人和人应当具有的理想关系。最后必须言说历史文本的信仰观。历史文本的语言、时间、正义、信仰四个方面,是历史逻辑的研究对象,它们给出了文本阐释和文本理解的完整可能性——

“新约在语言上,属于以指使性为特征的宗教语言。符类福音书大量使用隐喻、使徒行传中的历史叙述、约翰神学在对话中的吁请、保罗书信的十字架语言结构和问答逻辑、普通书信的命令语气、启示录的层级象征性语言,它们言说的对象都围绕耶稣是基督而展开”。 (内容提要 第3页)。

“新约的时间观是以上帝在过去的创造为时间的起点,以基督的第一次来临为末世的开始和祂未来的再临为末世的终点的终末论时间观,历史被启示为从创世到末世的时段,上帝在其中最终通过耶稣基督施行对人类的救赎计划”。 (内容提要 第3-4页)。

莫尔特曼说“圣经的真正主题是这样的一种人类社会的前景,这个社会是按照义与爱建立起来”。书中写道:“唯有耶稣基督充当人和上帝的中保,否则,就不可能确立人与人之间在伦理、政治、经济、法律几个方面的正义关系……新约的正义观是通过爱表达义,是以人神关系为主导的人人关系的社会正义论”(内容提要 第4页)。

“上帝之言成为肉身,成为历史上的耶稣,这正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耶稣之肉身成为言,成为信仰的基督,这正是从人而来的信仰之所指。两者统一在十字架上的受难事件和十字架下的复活事件中……所谓言成万物,是指耶稣基督的中保存在对人的差别能力、人的逻辑能力以及人的理性能力的永恒持守。这样的持守让人得以对神言领受,并通过人言和逻辑方法上表述、传递而进入历史”。(第三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 上 第131页)

信仰并守住这个“永恒持守”,中国才可能有真实的在上帝言说中的历史,中国文化才能彻底突破“巫术”怪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那么怎么持守信仰?籍着圣灵让“皈依基督的人对基督的信仰不至于降格为一种关于所信对象的知识理论体系。而是把人引向耶稣基督,使人体验作为绝对超越者的上帝奥秘”。(第五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  下 343页) 在上帝的奥秘里,知识、智慧都是在耶稣基督里藏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短暂得以与永恒紧紧相连。善莫大焉!

新的仰望:汉语神学语境中的新约研究和圣经神学

 “从新约来看,上帝从七个方面把自己的存在向人显现,即上帝的创世(上帝言成世界)、上帝的公义(上帝作为创造者与受造者之间的正当关系)、上帝的救恩(上帝选择以色列为外邦人的光,使救恩临到万邦)、上帝作为圣灵位格的降临、上帝存在的天国、上帝主动带来的复和(上帝因着耶稣成为基督而与世界的和好:上帝成为上帝,人成为人,世界成为世界)、上帝把时点与时段结合起来设定的历史的末世(个人的末世与世界的末世)。其实这七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都既和上帝相关,又和人相关”。(第二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的根源 99-100页)

和人相关必然带来人的生活、发展都不能脱离上帝启示引发的更深的思考和研究。以往的汉语学界的新约研究从圣经的语言、时间观、社会正义等方面切入很少,大多是从基督论和跨文化的比较来探索。其中基督论的视角也主要是从历史学、哲学、宗教学而不是神学传统的角度。这本书虽然在研究内容上和圣经神学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但它远远超出了一般以讨论圣经文本的信仰教义为使命的圣经神学的范围。它拓展了汉语学界的圣经研究的横向域界和推进它的纵向深度。横向上从圣经文本的信仰观到正义观、从它的时间观到语言观,纵向上从关于耶稣基督的历史事实到关于祂的历史人言、再到关于祂的历史事件。“从而为中国当代人文学术普遍缺乏绝对在上的超越性维度的演进取向提供一种可能的参照”。 (《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之前言:从历史逻辑到世界图景逻辑 第6页)

在最后一章查常平从新约的历史逻辑审视汉语神学和圣经神学。他说:“如果要为汉语神学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那么,它就是以圣经基督论为启示的中心、以汉语为母语的基督徒的信仰为经验的根据,以汉语思想文化传统为阐释的背景,以历代教会及其神学思想(希腊化、拉丁化、欧美)的学典为言说的参照,以汉语学者的对基督经验的宗教学研究为基础的神学。”(第六章:汉语神学语境中的圣经神学  354页)这实在是任重道远!但它值得我们毕生献上,不仅因为是上帝在这个时代对中国人的呼召和挑战,更是上帝成为人的耶稣基督,“永远是更大的真理,永远是更大的奥秘——它从四周环绕围浸着我们的灵魂(H·奥特)”!

“剑胆琴心”对于中国当下的意义

查常平的《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从学术研究来说,它是汉语语境下的圣经神学的创新和集成。内容创新在哪里?在上文的新的看见、新的开启和新的仰望有介绍和论述。在研究角度上,它同样有大胆的尝试和突破:不仅涵盖了释经学、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历史神学、新约神学,还使用了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广义的科学、时间学等,从而创立了一种研究圣经的人文-社会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中国思想和学问的“祛巫驱魔”的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显著。

在此过程中它也自然地起到破除人们头脑中对基督教的误解或迷信。误解多在于基督教是西方强势来的洋教,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倾销,是西方文化的战略渗透,“其类必异,不与我同心”……迷信多在于上帝这位神比中国原有的神更好更真,信上帝得更大的好处,求上帝更灵验,有了上帝就有了一切……查常平没有对诸多的误解和迷信进行争辩,而是以极其认真的学术态度和踏实深厚的学术功底直接给出正解。

怎么给出的?“在思想图景逻辑上,我一直把时间逻辑、正义逻辑、信仰逻辑与语言逻辑当做“历史逻辑”的内在部分,认为历史的生成离不开它们的共同作用……时间逻辑为历史给出源始场所,正义逻辑把历史引向合法的价值之路,信仰逻辑指导历史在终极意义上趋向合理性。此外,历史逻辑还得有通向正义的语言作为工具”。(《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之前言:从历史逻辑到世界图景逻辑 第3页)时间、正义、信仰、语言,古今中外无数哲人思者追溯的源起与迷宫。可以说不同的民族、国家、人群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人性观等莫不是在对历史逻辑不同的理解当中呈现。

正因为各有各的理解,便以百花齐放为美,自以为的真理为是。林林总总自我标榜的真理究竟有没有真理,哪个才是真理?查常平追溯语言的根底,历史的内在走向——信仰的引导脉络,鞭辟入里地直抵正义的核心:基督才是真理。并切中肯綮地指明:“基督信仰,首先不是一个抽象的教义理论体系,尽管它在后来的发展中变成了教义理论十分成熟的基督教。因为,任何教义理论体系,在学理上并不必然同它的创立者存在逻辑的关联;教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本人,也未必能够承诺他所阐明的理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相反,基督教的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创立者耶稣本人。没有耶稣,就不可能有基督,没有基督,就没有基督信仰,没有基督教。基督教的一切教义理论体系,最终都必须指向耶稣其人而非仅仅是对他的理解和阐释。所谓基督教,只是指人在承受了基督信仰或基督性之后形成的社会建制及其相关的理念形态、行为伦理体系。由于个人或群体的处境差异,在承受或理解基督性中便形成了不同的基督教派。竭力理解基督信仰的本真内涵,乃是每位基督教徒成长为基督徒的过程”。(第五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 下  320页)

那么在“在基督里”,就不是指个人与基督的某种神秘关系,也不单是秘修灵修的个人体验,而是指信徒个体的现实生活由基督决定。信徒活着不是出于他自己,而是出于救赎的神圣行为。在这样的神圣行为中,人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有上帝的形象和样式的人真正地成为人,能管理和治理这地。并且充满盼望,主耶稣还会再来,历史向未来敞开,又立定在当下——当下已经和永恒相连。这样的历史逻辑,既不是乌托邦、理想国,也不是物质至上,一切以经济基础来决定上层建筑的共产大同。也不是简单的肉体与灵魂、精神与物质的二分,更不是在阴阳八卦中去力求的难以把握的动态和谐。而是充分尊重生命个体,也把生命当做整体,即避免犹太人式的总在等待中的漂泊,又引领着人类不断归正,离弃罪恶不义,始终朝向应许的光明。

在朝向应许的光明之际,对中国当下最大的现实意义莫过于秩序和关系的恢复与重建。中国历来是讲秩序也讲关系,但因着没有一个最高的指向和对绝对真理的谦卑,中国的秩序和关系人为地局限在低级的血亲伦理、裙带关系,努力地试图依靠人里面残存的良心和堕落的理性来维持。当实在无法维持的时候,法治又以极残酷的面容出现。似乎整个中国历史总在小心翼翼地寻求某种平衡。好不容易达到某种平衡点,社会出现短暂的繁荣,但这个点被突破,社会就失衡到无法收拾的失控的地步。惨痛之余,人们又拼命去维持新的平衡……但始终难以节制和中止这种周期性的动乱。对此圣经说得很清楚,人间没有一个义人,其意思是人离开上帝,便不可能有任何正义的伦理道德准则。

在这本书里,查常平用了很大的篇幅,并且是逐一解析从福音书到启示录中每一类书卷中启示的正义观,特别阐明圣经的公义观指向人神和人人双重关系,其正义观言说的是以人神关系为根据的伦理道德准则:旧约的正义观是上帝通过祂的义表达爱,新约的正义观上帝通过祂的爱表达义。在这种公义观中,包含人神关系(摩西十诫的前四诫-出埃及记20:1-11)和人人关系(摩西十诫后六诫-出埃及记20:12-17)。前四诫论及上帝的唯一性、祂的慈爱和公义的本性,祂和受造物的关系,祂对人的时间的介入;后六诫表明上帝关注人的全部生活:人的家庭生活,人人关系中的伦理底线(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两性、财产、语言、思想的绝对准则。”耶稣将之归纳为人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两句话(马太福音22:37-40)。而上帝就是爱,本身就成就了爱的伦理根基和爱得以实现的保障。也只有在这种保障中,底层人士、边缘人群等的权益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和谐共进,人群的和睦同居才有根有基地得以实现。

在这种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查常平生动自然地带出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等神学基要,深刻晓畅地阐释了爱、善、恶、终末论等普世价值。从而经纬繁杂有致,编织精密到位,是为洋洋大观地绘出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的雏形。这样的世界逻辑图景是中国文化未曾有过的,也未曾思想过的,不再是从原始社会到共产社会的简单描述,也不是梦里寻他千百度仍是在水一方的天下大同,而是上帝启示的,在耶稣基督里显明的,必要成就的现在与未来!

这时我们看到理性和诗性在查常平身上奇妙的合而为一,无怪乎他在2009年的后记中写到:“我唯有向着标杆直跑,尽心、尽情、尽意!”又是那样满含感情地翻译了Wilfrid Scawen Blunt的这首诗:

我们的泪水洒向何方?

年幼时候,我们为痛苦而哭泣,

成年时期,我们为成功、突然降临的美誉、巨人的掌控与谋杀而哭泣,

年老时候,我们只为常新的爱情、归回的快乐而泪眼依稀,

我已尝过一切的快乐,但还有最后、最甜的一样;

这,需要一颗等待的心。

(Whenceis our fountain of tears? We weep in childhood for pain,

Anon for triumph in manhood, the sudden glory of praise,

the giant mastered and slain.

Age weeps only for love renewed and pleasure come back again.

I have tried all pleasures but one, the last and sweetest; it

waits.)”From ‘The Wisdom of Merlyn’.

——Wilfrid Scawen Blunt(1840-1922)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