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女人爱用金钱换取容貌年轻美丽的时代,或在这个浮躁失去自我,失去灵魂的时代,却有那么一群不焦不躁,不为金钱名利愿意用耶稣的爱打造一片灵魂净土,将上帝对女人的心意传递出去的天使,她们就是一群愿意追求真善美和气质神韵的女人。
“美丽、快乐、爱”是女人的一生该有的主题。4月18日,正值周六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女人沙龙见面会在繁忙都市深圳街头一家安静优雅的咖啡厅拉开序幕。一走进咖啡厅,穿过前台往右转,便听见一阵悠扬的赞美诗传入耳中,一张颜色亮丽的海报竖立在门前。
当天,在不到20平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长桌和十把木椅,上面被各种水果填满,由于人气太旺,不大的空间被将近20位不同年龄段(上至60后,下至90后)的姐妹充满,虽然有些拥挤,但大家都因着这种爱和轻松的氛围特别喜乐。
当天沙龙的主题是——“爱”让女人美丽转身,“爱美之前先要有爱,当一个女人具备天生的外表美之后,需要通过内在美来提升她的气质神韵,那就是‘爱’,唯有爱能让一个女人拥有持久的魅力,当女人活出爱的生命时便能彰显上帝的美好形象。”主讲老师真诚地告诉在座的爱美女性。
正如主持人所言,这位老师虽然有20多年形象设计经验,但在她身上却看不到一丝大牌讲师的架势,反而给人的感觉是平易近人,真诚、温柔,就像一位传递爱的使者,穿着黄色印花长裙,搭上一件简单且富有时尚感的雪白褂子,整个人显得轻松自由,向每位渴慕美丽、快乐的女性传讲着自己多年来对“美”与“爱”的理解和认识。
“在深圳这个时尚潮流的大都市有各种利益交换但却缺乏交流,特别缺乏关系的建立。现在每个人都有很多微信群,人数多则上千,少则几百,每天产生的信息上千条,但是多少人有过真诚的沟通交流,能够安静地看完一段文字呢?大多数人都在忙着交换各种商业信息,一心想着如何扩展人脉多赚钱。”该老师透过信仰更深看清人的本质,赤裸裸地揭示着人性里面的利益驱动性。
然而,她坦言,“经历过几十年人生的起起伏伏,也有过令人艳羡的辉煌过去,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些名利地位在自然、纯真、自由、爱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有时候我们在走向成功的路上,需要宣传和包装,但经历过高峰之后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现在认为可以把这一切成功架子放下来,回归到最自然、轻松、快乐的状态。信仰让我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让灵魂有安息之所,否则永远都是在流离飘荡寻找各种满足。”她淡然地分享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及沉淀后的感悟。
在座的各位姐妹听完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形态的确剥夺了太多灵魂安息的时间,不管男人女人都在拼命赚钱,想要成功,想要各种名利地位,内心被各种欲望牵引和辖制,忘记了真正的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活着的根本目的和价值。
“金钱名利地位都是外在的,深圳是个交换的城市,但缺乏交流。如果是用交换的形式,我们的灵魂无法得到真正的安息。”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坦言,“在这里虽然大家只能相聚很短的两个小时,但不管时间长短,只要让大家的心灵有感觉到舒服、安息、如释重负,那我们的活动就成功了。”
当回到“美”和“爱”的主题时,她问道,“一个人拥有外在美就是美女了吗?”答案显然不是的,她继续解释说,“内在的气质修养更重要。今天这个快餐时代,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修养自己的内在品格,所以需要有一群女人出来,可以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片绿洲,让这一块净土感染到更多女人。”
经历过给无数女人做形象设计之后,该老师有个很深的体会,“光有外表美丽没有用,在我的打造之下太多漂亮女人最后都打回原型,所以我陷入很深的挣扎痛苦中,该怎么让美丽持久呢?信仰后的她明白了必须植入爱和品性,因为爱可以突破一切,当你活在爱中,心灵可以愉悦,肢体也自然变得柔软轻盈,可以将最美的舞姿献给神。”
她还解释说,虽然这些女人很有钱,可以把外表打扮得很美,但是太多的人灵魂是痛苦的,越有钱的人越空虚,“那女人应该怎么活?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为什么而活,虽然现实的各种压力让心灵变得累和疲惫。但希望通过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爱和温暖。”老师再次温柔地告诉大家。
“我们的人生太短暂,生命很脆弱,本应该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恨和纠结的,要非常珍惜,而非虚度光阴,我无法想象如果人的灵魂没有安放的地方会多么孤独痛苦,与神隔绝的人会到可怕的地狱,那是终极的孤寂。”面对生与死的话题,老师显得严肃而认真。
“我现在只做一件事——就是爱,付出,奉献,跟人建立关系,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坚持。”
最后,老师鼓励现场每位姐妹,“要想年轻美丽,就要先把内心打扫干净,让上帝的爱充满你,当你内心满有平安喜乐,眼睛是明亮清澈的,笑容也是纯真灿烂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