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张远来:要么适应,要么同化--再思当今中国教会的社会适应

作者: 张远来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9月08日 10:32 |
播放

近两个世纪以来,基督教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伟大进步和文化张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前者是基督教信仰先进性的理念和基督徒无私的奉献投入的结果,后者却是基督教会和信徒落后的宣教和牧养方法论,以及信仰观念的副产品。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少在中国社会听到多少有关基督教的负面论断。相反,很多人认为基督教很好,但是他或者她却没有打算接受这个已然带来“好”的信仰。原因很多,但概括而言基本包括这两大类:第一、他认为信不信信仰基督跟他没有关系;第二、他不愿意承受基督教信仰在中国社会的文化张力。关于这两个问题,前者考验教会的信仰实践能力,后者需要的是教会适应能力。我们要么在信仰实践中适应而发展,要么同化而遗失。今天,中国教会该如何适应中国这一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处境,本文尝试在此做一点蜻蜓点水式的反思。

一、基督教的包容性教义及基督徒排他性的观念

1.救恩的普适性

救恩只对信仰者有效,但救赎的仁爱性指向整个人类。如果你相信基督教的上帝是全人类的主宰,祂按着自己的形象样式创造了所有的人,祂以自己的爱子救赎是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恩典,那么祂的教义就一定适应所有的人。因此,基督救恩具有普适性特征。圣经也说:上帝愿意万人得救,不愿有一人沉沦。达成这一目标,让一个人的自由意志不管是否接受基督信仰,他都有机会按着自己能够领受的方式知晓这一信仰这就是教会的适应性。

基督教信仰是一个人性的信仰,耶稣就说过,律法(上帝的话,制度及律法等)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律法设立的。这一基本的原则确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因此,一个有人性的社会和个人都可以和基督教信仰互通。基督信仰应该在任何社会都可以扎根。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文化和社会形成的张力,就基督教看,基本不是教义问题,而是教会的观念问题。就社会看,不是社会的人性问题,而是社会的反人性问题。拯救人性的救恩,应该适应于一个人性的社会。

2.真理排他性与救恩包容性的统一

在实际的基督教发展过程中,也确实有某些难以调和的理念的冲突。实际上,张力的本是有时是社会的动力。如果一个理念,一个信仰从来不会对社会形成张力,那它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助力。社会会迷失自己,从而需要信仰的导航。问题是,我们如何化解信仰的张力成为社会的助力。由此,带出我们另一个思考,基督教真理的排他性和救恩的包容性如何统一与平衡。

有人误解基督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确实是一个误解,基督教本身不太有排他性,君不见,恰恰是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具有对不同文化信仰和宗族的包容性,你也更容易在那种社会扎根。但作为真理的信仰,真理的本是应该是具有排他性的。比如,如果所有的答案都是对的,那么,有可能所有的答案都是不对的。真理的答案只有一个。1+1=2,你不能有另外的答案,这个答案的本身就是排他性的。但一定是正确的。如果1+1可以等于任何数,那么,我们便没有了答案。恰恰是真理的独一性,保证了宇宙的秩序和社会的和谐。如果你相信基督教信仰是正确的,那么,就不可能有两个相反但同时都是正确的答案。你不可能找到一个东西,同时是黑,又同时是白;同时是圆,又同时是方。因此,就真理而言,基督教信仰的真理就应该是排他性的。

另一方面,这个真理的实践——救恩确实包容性的!它向每一个接受真理的人开放,从不会因为你的背景,你的出生,你的性别而对你有任何的排斥。就这一点而言,真理的排他性与救恩的包容性是统一的。教会需要做的是,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方法论处理真理排他性的正确,从而达成救恩包容性的目的。

3.基督教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模式

基督教如何建立和保持与社会的正确的关系,从而在适应中达成救恩的目的?就此,新正统神学家尼布尔(H. Richard Niebuhr)在其所著的《基督与文化》一书中,曾经提出五种模式:

1、反文化的基督(Christ against culture):在这种模式中,认为世界与文化是抵挡基督的,基督徒应当完全与之分别开来,或者隐居苦修,或者是组织只有基督徒的社群;

2、属文化的基督(Christ of culture):在这种模式中,基督教成为国立宗教或主流宗教,基督教融入社会主流文化之中,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3、超文化的基督(Christ above culture):认为文化既不完全,也不邪恶,在人性和文化中有积极的因素,所需要的只是基督教文化的净化和提升;

4、处于悖论中的基督与文化(Christ and culture in paradox):这种模式并不认为世界和人类文化从根本上是恶的,但是世界和文化也有败坏基督徒信仰的可能,世界的国度与上帝的国度始终处于争战状态,基督徒与文化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张力;

5转化文化的基督(Christ the transformer of culture):这种模式积极地看待上帝所创造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受到了罪的污染,但仍然有被基督教转化的盼望。

如果我们接受基督教的大使命,我们就会明白,我们不是去排斥一种文化,而是在更新文化,在文化处境中去见证信仰。我们认知一个新的事物,都是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人们已知的是他们的文化,未知的是我们的信仰。因此,宣教的媒介其实就是人们的文化,不管这种文化是否优秀,这种土壤是否适合福音的种子生长。我们都需要文化的媒介。教会的福音使命不仅是向一个个具体的人,更是向一个文化群体——使万民——all nations)做主的门徒。你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人,也是一种文化。你不仅是向一个人见证福音,更是向一种文化见证福音。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排斥文化,而是适应文化。

二、基督教社会适应的障碍暨文化排异的影响

适应文化,便是适应社会。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宗教是文化的本质,文化是宗教的表现。笔者以为,有什么样的宗教,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伦理,有什么样的伦理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和社会。因此,教会发展的首先条件之一就是社会适应,也就是文化适应。处理不好适应性问题,就只能剩下排异。历史上,因为无法适应,基督教曾经几度来华盛极一时,又几度凋零,悄然逝去。文化排异对教会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说,在教育、医疗、慈善、文化等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最优秀的基督徒在领导潮流。但一场非基运动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后来,这一运动被证明为一场被利用的政治运动,但即便如此,也反映出基督教文化适应性欠缺的事实被利用了。

当时在韩国民间社会一样爆发了一场几乎殃及教会命运的文化冲突。欧美的宣教士把福音带到韩国,建立了韩国教会。但同时,他们也带来了西方的观念作为真理的一部分强加给教会遵守。接受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传教士认为狗就是自己的家人,坚决不能吃狗肉,他们把这定位教规教义。而吃狗肉一度和吃韩国泡菜一样,是韩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西方传教士把西方的观念强加给韩国教会,从而掀起了一场强烈的社会抵制运动,而殃及教会的发展。有的传教士因此被赶走,韩国教会的狗肉神学依旧坚持自己吃狗肉的传统。直到上个世纪,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在韩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们的社会自动提出与国际社会接轨,从而摒弃了韩国的狗肉文化。

再比如,基督教两千年历史都没有禁酒的教规。但西方教会基于解决西方社会严重的酗酒问题而推动了社会的禁酒运动。教会也把禁酒变成了信仰的教义教规。应该说,很多东西方教会自己的独特领受都有利于其自身处境中教会的发展。但不同的处境对教会有不同的要求,在一种处境中是进步理念的教会习惯,在另一种处境中就可能成为教会的拦阻。西方教会来到东方传教后,也同样把西方的习惯带进东方社会。由此形成了许多本可以没有的社会与教会的张力。制造了教会适应性的困难。

同样,我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教会规矩,或者习惯,很多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处境,而有利于教会的发展。但放在另一个时期,另一种处境中,就有可能成为教会适应处境的阻力。我们不能把自身教会看为合理的规矩习惯强加给另一个教会。教会应该见证和持守的是真理,而不应该的观念。真理是不变的,但见证真理的方法方式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基督教信仰的本身具有普适性的适应性,排异基本是人为的原因。有时候是社会的守旧从不愿意改变自己。有时候是教会本身的固执,阻碍了教会的进步。有时候是我们的方法不对,阻碍了我们的见证。我们习惯把社会视为影响基督徒灵命成长的试探。于是乎,越是接触社会,越被视为世俗化。越是逃离社会,越是被误以为属灵。因此,我们看到基督徒的圈子,越是属灵的基督徒,越是脱离了社会的土壤。久而久之,从教会到信徒,我们都在建筑无形的院墙将我们自己箍在其中,而阻碍了与社会的交流。我们还以为箍得越紧就越属灵,离得越远就越圣洁。岂不知正是教会在堵上一条见证之路,是在以属灵的名义,在逃避自己社会适应的责任。耶稣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象鸽子。信仰的见证本来就是一件如同羊进入狼群的危险,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学习足够的灵巧与驯良以适应社会,发展教会。

21世纪的今天,就教会的社会适应来看,我们依旧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们的出路就是要从自己的围墙里走出去,走进世界。没有适应就只有同化。教会也只有在适应中才有见证的机会,才有逃避教会同化的归路。

三、我们要适应,不要同化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可能之路  

1.平民化的语言

应该说,基督教会从一开始就领悟了平民化语言见证福音的重要性。当五旬节圣灵降临时,各人听见的就是使徒用自己的乡谈见证福音。当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本白话文的书籍就是圣经。但当教会稍微有影响力后,她就开始偏离自己原本最为生活化的教会生活,天主教开始用大家听不懂的拉丁文弥撒。而我们的教会也开始有了自己一套专业的术语,来表达只有基督徒行内人才明白的,甚至不明白的概念。罗曼·文森特·皮尔是一位坚定提出将基督教平民化的伟大演说家、牧师。他正视了基督教世界将自己的语言隔离在世俗语言之外的危险,提出将基督教的语言平民化,从而建立教会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有人说如果从俄罗斯烧毁所有圣经,但只要有托尔斯泰,只要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俄罗斯的东正教就会存在。为什么呢?因为一大批俄罗斯优秀的东正教作家用平民化的语言,创造了有基督教思想的作品。这些作品深入人心,成为俄罗斯民族最优秀的布道。中国教会缺少的是什么?就是平民化的语言来表达基督教的立场。我以为当下中国社会对教会的诸多张力都来自误解。而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平民化语言的布道的不足。社会根本不理解我们在做什么,想什么,要什么?那几位较有影响力的基督徒作家,也常常用比较偏执的观点来表达基督教的声音。而让社会误以为那就是基督徒的思想。因此,基督教被视为某种威胁,也并非不能理解。而一旦有这种误会,张力就会形成。

应当说,任何一个行业,时间久了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但基督教不同,基督信仰属于人类,而不是一个群体,因此,它需要就是人类共通的,平民化的语言。用平民化的语言来阐释自己的信仰立场。让平民可以听得懂,可以接受得了。

2.平台化的牧养

21世纪是一个平台化的世纪。近几年兴起的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在平台上成功的。基督教也不例外。但以理书描写末后的时代就是一个万物复兴的平台化的时代。基督教的牧养也要平台化。人人被牧养,人人去牧养。我们在牧养中去牧养人,这才是一个成功的牧养。传统上,教会是有牧者去,牧养信徒。当代成功的教会是有教会建立一个生态圈,人人都在这个圈内,这个圈就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信徒信息共享的是生态链。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改变,人人贡献,人人领受。

这个平台联系着每一个信徒,让大家都能在其中参与,同时,也能在其中贡献。在恩赐的彼此分享与配搭中相互牧养。同时,这个平台是开放而透明的平台,直接联系到整个社会,与社会互动,给社会以信仰的正能量,做社会不能做到,成为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与社会割裂的。

3.生活化的宣讲

如果我们关注我们的讲台,你会发现,不仅我们的讲台语言已经形成了一套封闭的,外人听不懂,也无法参与的体系。甚至在不同的教派之间无法共通。我们的信息本身也是脱离生活的。与社会的共同关切无关。基督教要适应社会,就要有社会化的,生活化的宣讲信息。给社会的黑暗以光亮,社会的无聊以盐的调和,给社会的困惑以答案。我们纵观耶稣的证道,你能看到他几乎所有的证道都源自生活,且运用了生活化的语言。他让整个犹太人意识到耶稣的传讲跟他们的生活有关,耶稣的证道就是他们生活的答案。

适应是什么?适应不是媚俗,不是取悦,不是没有立场。而是对话,交流,用社会的语言和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给社会以答案,以方向,以希望,以救赎。

4.社会性的生活

如果你认可信徒也是社会的一员,信徒的信仰生活就应该变成他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会生活最终也是一种社会生活,让信仰走进生活,让见证进入社会,让教会成为社会的光和盐,这就是教会的目的。没有对社会的影响,教会信仰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扎根。最好的牧养是让信徒到社会上成为基督徒,把信仰带进生活;最好的教会是没有围墙的教会,是可以在社会见证信仰的教会。

把信仰变成生活,让社会感知基督教组织和信仰都是与他们有关系的,而不是隔离的。这就是适应。

5.公共化的参与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的心意是要我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弥6:8).公义不是伦理的认知,而是行出来的公正;怜悯不是同情心,是行出来的爱心。没有公共参与,就没有信仰见证。基督徒是一群分别出来的人,既要入世,也要出世。如何在社会参与和信仰纯洁中保持平衡。提摩太·凯勒在《慷慨的正义》一书中,给我们提出了“合作”和“挑衅”两种原则,很值得我们借鉴:

凯勒说:我认为基督徒的公义事工应该带有两个特点,就是“谦卑合作”和“敬意挑衅”。基督徒面临很多让他们既不想谦卑也不想合作的试探。他们从圣经中已经得到很多关于公义和公正生活的标准。这让他们极其容易去鄙视所有那些非基督教的正义观,认为那些是没有用的。

根据圣经,美德、权利和共同利益都是正义的主要方面。根据普遍启示的原理,基督徒相信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某种“普遍恩典”。正如我们在《雅各书》1:17学到的,上帝将智慧、良善、正义和美丽这些恩赐分给所有人,不管人们的信仰如何。这是上帝给所有人而不仅是基督徒特有的恩典,我们称其为普遍恩典。正如神学家茂(Richard Mouw)指出的,这恩典“提供了基督徒可以与非基督徒合作、向他们学习的基础”。 简言之,圣经警告我们不能认为只有相信圣经的人才关心正义,或愿意为实现正义而去牺牲。正如一位神学家所说的:“善行和舍己在人类每一种族和阶层中都会出现。”

当我们在公共场合发言时,我们应该深思熟虑并有恩典之心,承认基督徒不是唯一看到世上需要的一类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引用圣经经文并抛给别人。正如作家迈尔斯(Ken Myers)所说的,“当基督徒表达一些文化价值时,这些价值应该是非基督徒也可以接受的。基督徒所表达出的价值同样是出于普遍恩典,同属普世价值的一部分。”

基督徒在行义时应该表明自己信徒的身份,欢迎所有人一起合作,也平等对待他人。就像迈尔斯所说的,他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诉诸普遍价值。根据圣经,我们社会中所有对正义的不同观点都有部分道理。但它们也部分地是错误的。圣经对正义的理解并非根植于任何一个因素,而是根植于上帝自己的属性和存在。这意味着,没有哪一个当下的政治理论可以表达出圣经中完全的正义观,所以基督徒在与世人谦卑同工时,也应该怀着敬意去挑战他们,指出他们的正义观是过于简化和不完整的。这种带着敬意的挑战,就是我们社会适应及参与的平衡点。

除了上述五点教会与社会相适应的必备条件。笔者以为,我们还可以有以下辅助性的教会适应的途径:

6.网络化的交流

良好的适应要有良好的交流工具,要与社会有良好的交通平台。运用当代便捷的网络工具,建立教会内及教会与社会人士互通的网络交流论坛及平台。当社会人士需要信仰的解答和观点时,他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找到我们相互沟通的渠道。

7.先进性的管理

我们常会遇到人们对基督教的看法: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基督教很好,我的也很好,我不需要信基督。基督教要做的是什么呢?是给社会以榜样,让人知道,这才是最好的。我们可以根据圣经建立教会更加先进的管理,以淋漓尽致地表达教会的观念和福音的见证。

8.榜样式的团契

基督教有个自己特别的优势特点:团契生活和家庭见证。教会的生活氛围给当代社会的冷漠以亲情的温暖,基督徒家庭的温馨给当代夫妻问题提供了可资解决的榜样。因此,这两点也成为当代中国教会发展最佳的突破口。

9.成熟化的见证

基督徒事业成功的见证成为我们与社会接触及改变人们对教会观感的最佳证明。

10.信仰生活化,伦理社会化

把信仰带进生活而改变生活,把基督教的伦理带进社会而给社会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答案。这将是我们社会适应的最佳途径。

社会是教会的土壤,教会能否有良好的成长,就看我们能否适应这片土壤,在适应中改变土壤,在改变的土壤中更加成长。这就是笔者渴望表达的教会与社会相适应的根本思路。基督信仰从头到尾都是指向整个人类的福音,那么,我们需要的就是把这个福音用社会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带进社会。在适应中生存,在适应中成长,在适应中见证,在适应中去改变。

2015年9月4日星期五

于深圳

本文原载自作者博客,浏览原文可按此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