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中西交流史上汉学家卫匡国原来是位传教士:曾编辑西方首部中文语法书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3月23日 09:33 |
播放

编者按:

日前,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编写了西方第一步中文语法书、且被成为汉学家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一时间引发了广泛关注。




文章中特别提到了汉学家就是耶稣会会士卫匡国神父(原名马提诺·马尔蒂尼,意大利语:Martino Martini,1614年9月20日-1661年6月6日。
卫匡国是和利玛窦神父一样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曾制作了《中国新地图集》等著作。然而,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传教士却一度被湮没了三个世纪。但其实回顾中西交流史,他是不可遗忘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出生在意大利,病逝于杭州,并安葬在杭州西湖区西溪路上的教士墓地。  

——————————————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随着耶稣会士的入华,掀起了第一次西学东渐运动。来华传教士除了传扬福音,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极大拓展了国人的视野。而与之相对的,传教士也把中华文化传播到西方,形成了东学西传的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

说起来华的传教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利玛窦、艾儒略、熊三拔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然而却有一个人的贡献不在他们之下,他是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汉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就是来华耶稣会士卫匡国。

卫匡国本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他于1614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熟悉教会历史的人,估计对这座城市并不陌生,1545年至1563年罗马教廷在此召开“天特会议”,对天主教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了教会发展。

马尔蒂尼十七岁时加入耶稣会,经过七年的刻苦学习后,于1638年被派往中国宣教。但他来华的路程并不顺利,多次遇到海上风暴,但都幸运地躲过。直到1643年,他才抵达中国杭州。

马尔蒂尼在学习中文时,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卫匡国。姓“卫”,名“匡国”,为“匡救国家”之意,“国”指的就是中国,号“济泰”,取“帮助、协助、救助”之意,以袒露自己匡扶、保卫大明的心意。卫匡国的号“济泰”,与利玛窦的号“西泰”遥相呼应。

可惜的是,卫匡国来华不久,明朝就灭亡了。但这不影响他传福音的事业。他先在浙江一带宣教,杭州、兰溪、分水、绍兴、金华、宁波等地,都留下他的脚印。1650年,卫匡国与同工米尼克到福建宣教。卫匡国先后到过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地传播福音。除此之外,卫匡国还到过华北、华南等多个地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不但饱览中国的壮丽河山,更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福建是多明我会的宣教基地,中西礼仪之争也在此爆发。当时罗马教廷对此争论不休,双方相持不下。卫匡国在自己所著的《中国耶稣会教士纪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敬孔礼节是民间的礼节,是可以为天主教徒所接受的。”于是耶稣会委任卫匡国为中国耶稣会传教团代理人,赴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1651年卫匡国离开中国,前往罗马。

1654年底,卫匡国在罗马舌战多明我会教士,阐述支持中国礼仪对于福音传播的重要性。他以雄辩的口才,让对手折服。新任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大力支持卫匡国的观点,指出“如祀孔和祭祖的礼仪,真像卫匡国所说的,属于社会礼仪,教宗准许中国教徒可以举行。”从而允许中国信徒在敬天祭祖尊孔等礼仪时,只要无碍于基督信仰的传播均可照旧行事。此举支持了“利玛窦路线”,对于天主教在华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卫匡国在欧洲期间,向西方人介绍中国地理的概况,他根据多年在中国的游历,以及收集的各种资料,编撰《中国新图志》一书。此书是西方第一部中国地理学著作,全书内有17幅地图,中国总图一幅,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湘广、江西、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各省一幅,此外,含日本地图一幅。叙述了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建置沿革、面积方位、气候物产、名山大川等自然地理信息。也提到城镇交通、户口租居民、城乡状况、手工技艺、建筑、科学、宗教、王朝纪年表、中国长度单位等人文地理内容。这是西方汉学研究中国地理学的开始,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卫匡国也被称为“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


中国清朝的民间迎亲活动和浙江省地图。(图:摘自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

除了《中国新图志》,卫匡国在欧洲还出版了《鞑靼战纪》一书,向欧洲人明清战争的情况。卫匡国按照明清大变局发展的历史顺序,向世人客观地介绍这段历史。而他对历史与时局的洞察颇为独到,因此这是一本优秀的历史著作。正如史学家方豪神父指出“所记至详,直言不隐,足补我国正史之阙略”。此外,卫匡国作为传教士,非常关注中国教会的发展。在《鞑靼战纪》中,他详细记录了当时教会和信徒的活动情况,是了解当时中国历史的珍贵史料。

除了以上两本书籍外,卫匡国还撰写了《中国上古史》和《汉语语法》两部书籍。前者是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年代起始从盘古开天,止于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即当时教会认定的耶稣降生前),全书分10卷,卷末附编年表。这是西方学者写的第一部系统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历史著作。取材丰富,分析比较科学,富有神学色彩,但有独到见解。后者则为学习汉语的工具书,是西方人学习汉语文法最早的参考书之一。


西方的中国古地图: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图:资料图片)


意大利教士卫匡国手里拿着的中国地图,由他本人绘制。(图:资料图片)

1657年,卫匡国前往中国,当他们乘船到达今印尼望加锡一带时,遭遇了巨大暴风雨,水手吓得不敢掌舵。此时身患重病的卫匡国却挺身而出,他不顾病痛亲自掌舵,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卫匡国再来华后,他受到了顺治皇帝的接见。此后他回到杭州宣教。并于1661年在此建立一座雄伟的教堂。可就在这年,卫匡国不幸感染霍乱安息主怀,时年47岁。

卫匡国安息后,被安葬于老东岳大方井天主教墓地。1678年,由于原来墓地过于潮湿,教会就把传教士遗体迁葬到新墓地里。可当打开卫匡国棺材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卫匡国的遗体除了一只耳朵外,居然保存完好。于是有些信徒就把他当做圣物崇拜,供奉在教堂里,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史载:“年中屡有人为之剪发修指甲,盥面整容,卧于木椅上,置于上层堂角,作共同祈祷状者”。可估计是上主不允许这种错误的崇拜,卫匡国的尸体很快就开始腐烂,最终只好安葬回墓地里。


卫匡国墓位于西湖区留下镇新凉亭桃源岭北麓。墓园占地148平方米,墓室坐东朝西,呈长方形,长6.4米,宽4.4米,墙面青石错缝砌,穹隆形墓顶,上竖“十字架”,前有神道、照壁与石牌坊。墓系1985年重修。(图:浙江省文物网)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