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论伤害就等于不爱的逻辑

作者: 以琳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4月20日 22:13 |
播放

看完前不久平台的《伤害就等于不爱吗?》这篇文章本来想留言,但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只好写篇文章来回应。本文只针对文章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关于热播剧《都挺好》这部剧的结尾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和稀泥结尾。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像苏大强这样晚年得阿尔茨海默症的人,虽然有可能让人改变性格,但它往往是向着负面的方向改变。所以这也是此类病人为什么这么难照顾的原因。学过心理学有基础底子的人都知道,像苏大强这种患有人格障碍的人是很难干预,也很难治疗的。这部剧放在现实当中最有可能的结局是,苏父到老到死都会是个作精,会把全家人搞得鸡犬不宁,不得安生。

(以下红色为对《伤害就等于不爱吗?》一文内容的引用,之后是对该部分内容的回应。)

“复原有的原生家庭之痛所需时间很可能会以年为计时单位。那么,为何如此之难?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往往把爱与伤害对立,一旦感受到了伤害,就是不爱。而事实上,爱与伤害,并不是非此即彼。”
——对于作者所说的走出原生家庭之痛,确实很多时候会以年为计时单位。至于为什么难走出,作者给出的理由,实在让人不敢苟同。爱就是爱,伤害就是伤害,两个不同的词,何以可替换?感受到伤害,那是感受的事,跟爱与不爱有何关系?爱与伤害并不是非此即彼,难道二者可以统一?为何会有两个不同的词,如果意思是一样的?

“当然,本文所探讨的伤害不是纯粹的恶意伤害,而是无意识的伤害,甚至带有对你好的原动机。比如,父母对大龄女儿的各种唠叨。于女儿来讲,构成伤害,对父母来说,是出于好心。”
——我想请问作者,之前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深圳女童被虐,打人者是亲生父母这件事怎么看,怎么理解?在生活里,像苏大强这样的父母就不少,就拿催婚来说,外人会觉得父母催婚的时候,你不搭理他不就没事了?他还能拿你怎么办?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和观点,父母是出于好心,怎么唠叨都不为过。任由父母唠叨,甚至按着父母说的做。现实里,很多作为子女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往往陷在自动化思维里难以逃脱(要跳出自动化思维其实挺难做到的,需要头脑很清醒,内心很强大):他是我爸啊!虽然我没办法马上结婚,但也不可以不搭理啊!结果呢?搭理他了,他就得寸进尺,安排相亲,甚至逼你尽快结婚。还有的情感要挟也加上了,不按他的意愿去做,就说自己身体不好,时日无多,你这样我会死不瞑目,会很遗憾。还有的父母会给自己儿女下跪,逼孩子尽快结婚。在这样的事上长期彼此拉扯、折磨,往往搞得双方都精疲力尽的不在少数。电视剧里苏父在苏母去世后那么放飞自我,那么作,难道作为子女,一步步退让,致使苏父变本加厉的各种作就没有责任么?作为长子的老大,还有啃老的老二的退让,只会强化苏父的作,而不会有任何改变。父母是怎样的人,我们改变不了,因为改不改变的意愿在于他们自己。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被他们的要挟来困扰自己的情绪。

退一步来讲,父母催婚果真都是好心么?有多少父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怕被左邻右舍说,被亲戚朋友笑话,“你看XXX家的孩子,早就结婚了,孩子都多大了,你家孩子到现在还……”。或者有的父母觉得结婚生子才有安全感(因为涉及到财产,养老等问题),把自己的不安全感转嫁到孩子的身上,觉得结婚有孩子就可以解决不安全感。还有的父母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子女身上,让子女替自己实现,这样的父母还少吗?这样的父母懂得爱的真意吗?所以无论如何,我无法认同,只要父母的动机是好的,那么父母做什么都是一种爱,一种表达方式,都可以接受。

“我有位朋友H,他工作总是需要加班,有段时间,加班至晚上十点都是正常的,他觉得很累,心情也都挂在脸上,回到家母亲问及,他就如实回答。但是他觉得母亲从不理解他,不安慰就算了,还总否定他,这让他受伤以至于窝火,觉得怎么自己的母亲不爱孩子。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答母亲总是说:“你这苦算啥苦啊,跟我当年比,真是算好的,你真是吃不了个苦。” 对于H的母亲,的确没有看到儿子的真正需求,所以没有给出安慰,可能也不乏自我表现,逮到机会就夸夸自己。
但是,H体验到了伤害,就一定代表母亲不爱他吗?”
——嗯,不得不说,我们从小学会说话很久了,怎么把话说的好,说的合宜,在这件事上确实做的很不够。现实当中,每逢有人如H一样诉苦,常有人会像这位H的母亲一样,一定用比惨模式把你压下去。结果常常是,像H这样的人会觉得更加受伤害,你不理解我就算了,还非要拿我比,我就是很受伤,你为什么没看到呢?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的苦呢?某某某比我更惨、更苦,那是某某某的事,跟我无关,为什么某某某更惨、更苦,非得拿我跟他比,由此我怎么就不苦了呢?或者有的人一时觉得可以压下去心中的苦,好像想开了,结果等过了一会儿,他还是觉得自己真的很苦闷。H母亲这样的回应让H感到不被看见,不被理解的伤害,怎么就跟母亲爱他能联系在一起?这是什么逻辑?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母亲那么说H就是在安慰他,那是母亲在那个温饱都无法满足的年代安慰自己的方式—每次她觉得苦的时候,就拿更苦的人来做对比,以便鼓励自己好好活着。或者,母亲从小也是被她的母亲这么安慰。所以,她习惯了这种安慰方式,也就这么安慰H。即便母亲那番话里就是含有自我表现的成分,但是也不影响可能存在的想要安慰儿子的心情,也包含了她对儿子的爱。”
——这种可能是有的,可是如果说,因为有这种可能,所以就得接受这样的安慰人的方式,那么我想当事人H宁愿母亲什么话都没说,倒不如坦白承认自己确实无能为力为儿子解决什么,可以做的是,关爱的问问孩子是不是饿了,想吃什么,妈可以为你准备。或者说,你累了一天先去洗个澡,我给你做些你爱吃的。如果这样的话,这样的事,既说不出也做不到,那不如什么都不说,该干嘛干嘛,也总比自以为是的安慰人会更好。不信,你问问H是不是这么想。

“人们往往觉得,不为己只为人才是爱,没有伤害只有温暖才是爱,现在的我认为这是对爱的理想化。如果,把爱框在这么狭小的范围里,我们能感受到的爱,是少之又少的。别人在满足自己的时候,同时也满足了你,这也叫爱。别人让你不爽了,但是原动机是想为你考虑的,这也可以叫爱。这些都是不完美的爱。你不喜欢不爽觉到伤害,可以拒绝,可以邀请别人换一种方式,但是不要直接无视爱的部分。” 
——嗯,除了神以外,世上确实不存在完美无瑕疵无残缺的爱,所以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 3:23 和合本);别人让你不爽了,但是动机是想为你考虑的,就比如父母催婚、逼婚动机是好的,让子女感到受压受伤,这跟父母爱不爱子女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不可同日而语,干嘛非要等同,混为一谈的讲?中国家庭里的许多痛苦,就是因为这样的逻辑混乱而层出不穷,绵延不绝。什么时候能分清楚身份、关系、角色、界限,把这个逻辑搞清楚了,我想,很多家庭里,就没有那么多摩擦和纷争了,痛苦至少少了一半以上。

“这样说不是为了煲鸡汤,为了抹掉伤害,只是认为爱与伤害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说伤害就是不爱,不管是谁对待我们,往往都是爱与伤害都有,它们并不对立。
女儿今年三岁半,有了自己的社交,有一次好朋友对她发了脾气,她觉得很难过,认为朋友不爱她了。而在我看来,她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很在乎她的。”
——如果说这是鸡汤,那也是毒鸡汤。伤害就是伤害,爱就是爱,两种不同的东西,怎么就可以混在一起的讲?你可以说,别人的言行举止让人感受到了伤害,但他的动机有可能是好的,没错,是有这种可能。但因此就可以忽略、无视别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认为这就是对方对自己爱的表达,爱如果如此扭曲和廉价易得,那未免我们每天接收的太多太多。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有多少人以爱的名义对另一方进行绑架(有可能是情感方面,有可能是道德方面)?更多的我想就不必赘述了吧?

至于你的女儿认为好朋友对她发了脾气,她感到难过,认为朋友不爱她了,而你作为母亲觉得,她的朋友大部分时间还是很在乎她的。我为你女儿感到难过,你女儿感到难过是真的,为何她不能感到难过?难道她没有感到难过的权利和表达难过的权利吗?你为何不能接受你女儿就是感到难过这个事呢?你认为她的朋友大部分时间还是很在乎她的,那是你认为,不是你女儿认为,如何你认为的就可以以为你女儿也该是这么认为?为何你女儿会把:发脾气=不爱,联系在一起?我想作为父母,是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在此并没有指责作者的意思,只是希望作者能够从中思考,不是爱的更努力,而是如何爱的更有智慧。

“那为什么别人认为自己给的是爱,你却感受到的是伤害?
这就牵扯到沟通的问题。”

——说是沟通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沟通的问题。说到沟通,在古汉语中,首先想到的是水渠,不同田地间的浇水灌溉是需要水渠,并且水渠是联通的,既可以从这块田流入另一块田,也可以从另一块田流入到这块田,它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英文单词叫Communication。懂词根词缀词义的知道,也是双向交流的意思。所以,沟通不是你说了,他听到了,而是你明白了他在讲什么,他也明白了你在讲什么,这才能叫沟通。

并且沟通的三要素: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语言、肢体语言在沟通的效果中,各自所占的百分比是38%、7%、55%。很多人想不到吧,原来大多部分人重视的语言在沟通中只占到7%的比例,并且这7%并不能保证对方是全部接收到的,实际上一般只能接收到1%-2%,这已经算不错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是的,因为还涉及到当一个人发出信息时,不管这个信息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出,或语音,或文字,或视频,都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而信息在信道也就是传输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缺损、增加、扭曲、变形等熵增熵减的情况,最后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再解码,所以你看,一个信息的发出,实际上到另一端那里,往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沟通中,有多少沟通常常是有效的?

心理学上用S、O、R来分别表示S-stimulus 刺激O-Organism 中介环节 R-Response 反应,或者简单的讲就是S是刺激,O是个体感受,R是个体对刺激S的反应。拿沟通来说,小红发出编码信息S,传到小黑那里,小黑对小红发出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小黑觉得好(小黑是正向的,所以O感受到好,为什么小黑是正向的呢,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会回馈小红正向的反应R,小黑对小红回馈的正向的R对小红来讲就是正向的刺激S。还有一种情况是小黑觉得不好(小黑是负向的,所以O感受不好,也是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会回馈小红负向的反应R,小黑对小红回馈的负向的R对小红来讲就是负向的刺激S。除非小红受过专业的心理学学习和训练,否则是没有能力就小黑回馈给小红的负向刺激R转变为正向刺激S再次回馈给对方。其实我只是说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实际上S、负S,O、负O,R、负R有上百种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方式。由此也可以看到,人际沟通当中,某人和某人常用的沟通模型是属于哪一种。到底是S出了问题还是O出了问题还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沟通的问题。O为什么是正向的?O又为什么是负向的?其中经历了什么?

“在亲子关系里,人们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了解自己,不自觉地会期待对方会给出自己想要的爱,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你不说,对方就不会知道,或者你不说清楚,对方也就不知道。”
——没错,其实在人际关系中,不管是亲子、夫妻、朋友、同事,多放下你以为(你以为的你以为,只是你以为,不是对方以为,对方也不可能以你以为的为他的以为。同时你也不能代替对方以为或者把自己以为的强加在另一者的头上),多放下对他人的期待,生活就不会那么一地鸡毛。很多时候,当你怨恨对方不肯满足你或满足不了你时,多看不到对方其实是没有能力满足你,更看不到对眼前人的怨恨,大多是来自对曾经的(也是没有能力的)养育人的怨恨。这种视角的转换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生发出的一种能力,需要一定的成熟度。

“我们无法决定父母是谁,父母会做什么。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的视角。你只看到了伤害,或者,你愿意多看到伤害,你就会感受到愤怒、孤单。你愿意多看到爱,你就会感受到温暖。
你不喜欢方式,但你可以收下动机。”

——还是那句话,爱就是爱,伤害就是伤害,两者不同的属性,不可混为一谈。这种混乱的逻辑,和稀泥的逻辑要不得。我们有理由也有可能会感受到伤害,更有权利表达出自己受伤害的感觉,以合宜的方式表达出。如果非要以动机是好的为理由而劝服自己或别人,不是蠢就是坏。

“最后重申,纯粹的恶意伤害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我一直很奇怪,啥叫纯粹?你对纯粹的标准和定义是什么?跟别人以为的纯粹的标准和定义能相同么?我看了这篇文章,实在是不得不做回应,在传播一种观点的时候,请先检视自己的逻辑表达是否有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很慎重的写文章,为每一个字句反复修改,因为晓得圣经上有关论舌头的话:
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 (诗篇 39:1 和合本);
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诗篇 139:4 和合本);
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箴言 12:18 和合本);
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它的,必吃它所结的果子(箴言 18:21 和合本);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 25:11 和合本)。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以赛亚书 50:4 和合本);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各书 1:26 和合本);
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各书 3:1-2 和合本);
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 (雅各书 3:5 和合本);
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 (雅各书 3:6 和合本);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雅各书 3:8 和合本);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彼得前书 3:10 和合本);

最后再说一句,愿每个弟兄姊妹都能够学会如何有效的合宜的沟通和表达,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不是落实在口中,而是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