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节日,只要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每年都有基督徒会问牧师,基督徒可不可以过?笔者本以为这是“小儿科”问题,在旁边一听到谁问这个问题,自以为是的高傲便以鄙夷的目光显露出来。但当抹去高傲,宁静沉思的那个时分,倒觉得很多瞅着不起眼的小问题,往往却是涉及信仰上的重大命题。
就现在已经来临的这个七夕节来说,关于“过不过的问题”便涉及信徒意念的更新、涉及中国神话与《圣经》里的“神话”的问题。总之,在信仰层面上,每一个小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一个人新的意念和思想的确立,一方便是内在圣灵的引领,一方便则是自身在对神的真理认识上的积累与升华。而认识上的积累和升华,都是从一个个的小问题开始的,恰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经上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创1:14)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的整个秩序都是神所确立的。从远古至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所在地理位置的节令、日子和年岁。正是这些,逐渐形成了人们的节期观念。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节期观念便与经济、民俗、宗教、文化、政治等融成一体,各类节日也随之应运而生。
上帝确立的节期是赐福与人类,而人自己确立的节期其宗教、文化、民俗、政治和经济色彩浓厚,与上帝确立的节期很难相提并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除了上帝确立的节期外,所有由人所确立的节期都是世俗化的产物,都是可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节日的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变的。唯有上帝确立的节期是不变的,人想改变也改变不了。
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从汉代开始的,因其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产生两大含义,一个是表现相爱的男女渴望相会的理想。一个是女子都期望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所以,这个节日也叫“七巧节”。表现相爱男女相会的内涵,滋生出了每年的“鹊桥会”。表现女子期望心灵手巧的内涵,便有了“女儿节”的叫法。这个节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算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过这个节的人主要局限在年轻人,尤其是对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节日内涵基本被彻底改变了,只剩下一个内涵,就是表现相爱中的男女渴望相会的理想。所以,有的学者提出将这个节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的建议。
其实,当下的一些节日,无论是本土的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洋节”,所以能够轰轰烈烈地“全面开花”,都被涂抹上了一层灿烂的“市场”色彩,都充满着浓郁的“商业味道”,原始传统的节日内涵,只剩下一个漂亮的外壳,里面包裹和塞满的都是对“利益”与“金钱”的追求和攫取。即使纯正的宗教节日也都发生了变异,其他宗教莫论,基督教的“圣诞节”,一些教会早已将这个神圣、庄严、肃穆的节日演变成一种“宗教狂欢”,演变成每年一度的“拉人入教”的日子,演变成每年一度的展示个人才艺的“表演日期”。
记得,年轻时读过一篇已故老作家韩少华的散文《大弥撒之思》,这是我仅见的一篇写教会的艺术作品,虽然主题是质疑教会信仰的,但文章内容中描写出的教会举办弥撒的那种氛围,却是非常精彩,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地庄严肃穆和神圣,读其文就仿佛置身其中一般。可是,我至今走进信仰十年了,始终没有遇到过韩少华文章中的那种场面。或许,这就是美国学者席纳尔所说的“世俗化”,即“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组织等逐渐失去其重要的社会意义。表示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即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更能适合现代社会。”
对“七夕节”乃至其他中国传统节日,教会与基督徒不存在过与不过的问题。过七夕节,组织青年聚会,促使青年信徒彼此了解或者恋爱,这都是健康向上的不可置疑的。不过七夕节,平时就关注青年信徒的婚恋问题,反而更是教会的一种义务和责任,一个有爱的教会自然就会展示出这一点。不但要关注未婚青年人,中老年中的离婚丧偶的信徒也都要加以关注,爱的彰显并没有局限性,只要是主内弟兄姊妹就要彼此关爱,自然包括他们的婚姻。
相反,“七夕节”来源中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却是我极感兴趣的。牛郎只是一介普通的农夫,织女却是天上的仙女,虽然相爱,生有一对儿女,但彼此地位太过悬殊,最终导致天帝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在押解织女过程中,王母娘娘看见老牛触断头角变成一只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织女的情景,情急之中,她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道波涛滚滚的银河,致使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是他们的坚贞之爱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座彩桥让他们在银河上相会。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读过这个神话故事,一般来说,都愤恨天帝和王母娘娘拆散了这么一对美好的婚姻。其实不然,不但没有拆散,而是对他们的一个爱护。不妨做一个猜想,如果天帝允许牛郎织女落户人间,那么其结局真的会那么幸福吗?牛郎不过是一介农夫,织女却是一个人间没有的超级美女。这么一对对比悬殊的男女,可以堪比潘金莲和武大郎了。这样的夫妻能长久吗?
人间是什么,是人类罪恶的集散地,是人们弱肉强食的战场。试想,织女既然能爱上一介农夫,难道就不能爱上锦衣纨绔的美男子吗?况且,当织女接触社会的时候,那些权势之人难道不会看上她吗,不会将其占为己有吗?总之,如果牛郎织女真的落户人间,其结局绝不会是幸福的。反而,牛郎与织女的鹊桥一会,倒是一个美满的结局。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对牛郎来说是一年相见一次,对织女来说却是每天相见一次。如果牛郎织女落户人间,怕是这样的机会都会被人类的罪恶夺去的。
所以,我们在七夕节期间,在猜想这个神话故事的时候,可否意识到人性的本能是拥抱罪恶和远离真理的。一个真正以上帝为生命之主的人,无论任何一个节期都会自动更新自己的意识的,在世俗的生活中分别为圣。宇宙再大,也不过是神的作品,我们基督徒再小,身体里也涌动着神的气息。我们对神的一声赞美,我们内在的一句忏悔,我们一点点爱心的发出,都是有意义的,都会被神记录在永恒的生命册上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