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逐渐严重的今天,各领域的人都在反思造成今天环境危机的问题所在,并付诸实践,国际减排组织相继签署协议,制定减排目标;自然科学更是加紧研究恢复自然生态的技术,伦理学在重塑人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环保卫士们更是亲自潜入海底,将那些塑料袋打捞上岸。虽然基督教的生态神学,在西方已经颇有成就,但是在国内,并不见什么踪迹和影响,甚至连微小的声音都没有。
国内基督教对生态神学的集体忽略,源于他们他们所持的传统神学。他们所持的神学基本是分别为圣的神学,关注的方向在于彼岸的救赎,这种救赎必须以与世界分离为代价,因此,他们关注的中心放在怎么脱离世界,而不是对世界的责任。
这种神学的生态逻辑,则是建基于原罪之上的中世纪神学之延续,这种延续从神学到近代科学一脉相承。
圣经在创世纪开头说神创造世界,并把人放在世界管理者的角度,但是,随着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犯罪,罪也就侵入世界,因此这个世界也就不再是当初的状态。
基督教的创世纪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也就把世界与其它宗教的泛神论和万物有灵论区分开来。后两者认为神灵蕴含在自然世界中,因此自然是神圣的存在,人们对自然应该敬畏,但是随着基督教一神论的确立,自然的神圣性自然消失,所有的神圣都聚集在上帝身上,自然也就变成一堆创造物,无神圣可言。而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人,也就处于自然之上,因此人对自然的统辖和奴役,也就是人行使自身占有自然权力的彰显。
而到了上帝用洪水消灭自然世界,让挪亚方舟拯救物种的时候,对挪亚的许诺更是强化了人们对自然高高在上的心态,“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创世记 9:2-3 和合本)”
在这里人成为了自然万物的主人,人与自然之间彻底分开。从人的独立性上来说,正是与自然的这种区分和对立,使人达到了精神独立的自觉,但是这种自觉的代价却是人对自然的奴役。人可以让自然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人对自然则不必负多少责任。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在其著作《自然的控制》中,评价这段圣经中上帝对挪亚的许诺时说:“人立于自然之外并且公平地行使一种对自然界统治权的思想,就成了统治西方文明伦理意识的学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对于控制自然的思想来说,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根源了。”
此外,基督教虽然神学和教义上信奉的是一神论,除了上帝再无别神,但是实践层面则一直受到诺斯替神学的影响。纵观基督教神学的基础——教父神学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诺斯替主义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无论琐罗亚斯德教,还是马克安教派,孟他努主义神学,乃至摩尼教都是早期基督教的敌人,对基督教神学和教义以及教会架构影响深远,基督教神学的成长既与诺斯替主义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又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这种影响的一个显著方面就是对世界的排斥,这是修道主义兴起的背景。
正是对自然世界的排斥,加上上帝对挪亚的许诺,那么人对自然的高高在上的占有权力中,又夹杂着可以为所欲为而后快的逻辑在里面。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中,把人的存在放在自然万物之上,在《上帝之城》中,更是能看到其对自然的态度,“我们虽然耳听到‘不可杀生’,但若从这诫命推论说砍伐一棵树也是不道德的,则这是我们不认同的。……我们不赞同这种疯狂的观点。‘不可杀生’这诫命不适用于植物,因为植物本身并没有感觉,这点可同样套用到那些没有理性的动物身上……,因为若与我们相比,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因此,按照造物主那公正的安排,动物的生与死都必须供我们使用。”托马斯阿奎那持同样的看法。
而这种观点,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培根那里,同样是原汁原味被继承。培根认为基督教和科学虽然道路不同,但是在目的上则是同一的,那就是重新恢复人对自然的主人状态,而这种主人状态就是上帝在创造之初所赋予人的。那么宗教的方式是通过人的忏悔,重新获得上帝的原谅;而自然科学则是通过人的理性,以技术的手段来实现这个占有自然世界的目的,在《新工具》中他写道:“人由于堕落而同时失去了其清白和对创造物的统治。 不过所失去的这两方面在此生中都可能部分地恢复,前者靠宗教和信仰,后者靠技艺和科学。”
显然,基督教和自然科学虽然关系紧张,但是谁又离不开谁,彼此为对方背书,这显示了在西方历史上,基督教与自然科学在对待世界的伦理逻辑上站在同一路线上。
而这种基督教神学的生态逻辑,则一直主导者中国传统基督教的关注视界,让他们无法回应当下的世界生态危机,也就显然无法参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设和活动,自然也无从彰显基督徒对当下社会的责任。
面对基督教整个两千年的神学遗产,中国基督教教会需要一个清醒和客观的梳理与反思,这种梳理和反思是当下中国基督教最缺乏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