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面对死亡,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 志献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10月18日 08:14 |
播放

小时候仰望星空时看着璀璨的星光,总以为那就是永恒,日夜更替后却总难已找到曾经喜欢的那颗星;那时在母亲的怀抱中听她讲故事,认为这就是永恒,岁月蹉跎却发现物依旧人白发……

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因为姥爷养的小狗“毛毛”误吃老鼠药然后死了,再后来是姥爷得了癌症离开世界,我还记得出殡当天家里的大人都特别伤心,包括哥哥姐姐们也都不开心,但我还央求哥哥陪我到商店买好吃的,可以说浑然不觉所发生的事情有多严重,现在回想往昔,还会叹息幼时自己的无知。

随着年龄的长大,身边离开的人也越来越多,奶奶、同学、肢体、慕道友等很多熟悉的人都不断从身边离开时,我对死亡的了解越来越多,对死亡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死亡。不是说我害怕死,而是我不喜欢死亡发生在任何实物上,因为死亡会将一切美好和留恋全都带走,连痕迹都不会留下。

这几天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发生又再次将我带入到关于死亡的思考中。看了新闻以后,有人在为自己劫后余生庆幸,也有人因为失去亲人而悲伤,还有人在努力抢险救灾寻找责任人……其实这些都很正常。但我想,如果人可以不用死亡——就算高架桥倒下时会砸到人,但人依旧可以不用死亡——或许世界上就会减少很多悲伤。

我当然知道这是痴人说梦,人又岂能不面对死亡呢?

有人说阶层固化严重,原生家庭很重要等等,这些事情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有非常难改变的地方,但死亡却对整个人类非常公平。每个人都会死,不分贫富贵贱、种族性别、学识财富,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的结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公平”吧。

我寻找死亡的踪迹,发现死亡无处不在;我找寻死亡的答案,发现唯有圣经中将其记录的清楚明了。

圣经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因为有罪,所以任何人都无法逃离死亡的权势,也都要经历死亡的痛苦。

从某个角度说,死亡的存在也是一种对人类的爱,否则恶人永远活着,那岂不是会陷入到无尽的征战和对抗之中么?所以我虽然不喜欢死亡,但却认可死亡的存在,因为死亡会让我歇下世界上的劳累,也会让我知道人生的虚空和无助,更会让我对上帝充满敬畏。

因为有死亡,所以我知道人的有限和软弱。虽然从某些角度看人的确很伟大,可以创造航天飞船、遨游宇宙、潜入深海,但再有才华的人也终将消逝在历史之中。就像曾经的亚历山大大帝、秦始皇、唐太宗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能人,虽然丰功伟绩,但依然逃不过死亡的结局。

无数人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但我想当死亡真临到个人时,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吧。

前两天在床上睡觉时,忽然听窗外传来“砰砰”的鞭炮声——我们当地有一个迷信的说法,人死后可以随着鞭炮上天,然后到天堂里去。所以躺在床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也在思想自己一生的年日。

有时觉得一天时间在恍惚中就过去了,不留痕迹地令我感到恐慌,担心一生也会在这样匆匆的时光流逝中过去。我设想过等有一天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来临的画面,总会萌生出一丝微凉的惶恐。

记得有一次一位弟兄问过我:“你想在哪里死去?”我当时的回答是:“在讲台上。”

其实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们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只是每个人退场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人无愧于天地、有的人终究不得志、有的人洒脱对待、有的人诚惶诚恐……诚然当死亡真的来到时,我们可能也早已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和后人的看法了。

是的,我不喜欢死亡,因为它会带走很多珍贵的东西。但我又尊重死亡这一事实,因为这是我通往永恒的必经之路。

我感谢神使我可以因为相信耶稣而获得永恒的生命,也感谢耶稣的救赎,使我可以脱离永远的死和公义神的审判。耶稣以无罪代替了有罪,以圣洁背负了不洁,以死亡赎回了生命,我想世界上最大的恩典也莫过于此吧!

死亡的权势越显得黑暗和沉重,就越显出基督救赎的完全和伟大。时至今日,我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死亡的来临,但我却依旧笃定,因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我还要到他那里去,所以我没有任何的惧怕。

沧海桑田,我所能做的就是抓住现有和今天,努力向永恒奔跑。虽然我不喜欢死亡的来临,但我却阻止不了它的脚步,我唯一能做的乃是调整对待死亡的态度:惧怕却不不灰心。存着喜乐的心看待死亡,因为我更看中永恒中神为我所预备的天家。

明月当空,星光璀璨,我深信上帝在永恒中的预备会超越我所求和所想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