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一个节期,耶稣到耶路撒冷去,在一个被传说的有治病功能的池子旁,看到一个在池子边上躺了很久的人,这个人病了三十八年,也许一出生就生病直到现在。
按照传说,当池子里的水动的时候,第一个下去的人就会得到医治。但因为他是个久病不愈的人,因此每次池子里的水动时总有人抢在他前头下去了,因此几十年了根本轮不到他。但疾病的痛苦和对治愈的期望,还是让他望眼欲穿的等待池子水动的那一刻。这一等,可能就是几十年,也许这一辈子也等不到,但治愈的希望就在眼前,明知道不可能又怎么能放弃呢。
这个人,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故事里的西西弗斯,因为触怒天神而被惩罚,每天都要往山顶滚石头,然后石头总会洛下来,但第二天还要继续滚石头到山顶。每天都有希望,但每天也都有失望。
显然,毕士大池子并不符合上帝的公正,我不知道这个池子的设置是否是犹太人的以讹传讹,还是确实有这样的神奇效果。但看到如此多的病人躺在这里,等待池子水动的那一刻,我还是觉得这种医治的虚假。当然,按照旧约的逻辑,上帝愿意恩待谁就恩待谁,因此,祂愿意恩待第一个下去的人也未尝不可。但事实却是,那第一个能抢过所有人之先下去,一定是病的最轻的人,因为他有力量挤过所有的人。这样看来,这治愈的恩典就给了强者,而这对于那弱者来说显然不公平。这就是后来经济学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显然和关心弱者的上帝不符合。
因此,这毕士大池子与犹太传统和上帝公义都不符合。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在门廊下等待那么多年呢?显然,他们都是因为疾病而绝望的,他们宁愿付出这无所谓的等待,也要等待幸运之神的降临。因此,那等待在池子边上的人,就是等待幸运女神的赌徒,他们等待奇迹的出现,把自己的未来人生改变都赌上了,因此他们放弃生活,放弃一切等在池子旁边。
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在水动的时候,按他自己的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约翰福音 5:7 和合本)”显然,他没有被治愈的希望了,因为他根本不能行走,在机会面前,没有人会把机会让给他,在池子边上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这里讲的是力量和速度,不是怜悯与恩典。
耶稣在池子边遇到这个病人的日子,并不是因为这是个安息日,才显出特殊的恩典,而是耶稣的恩典与这个丛林法则的毕士大池子之间的反差。
这位没有机会被治愈的人,三十八年的期待每次都落空,直到他遇到了耶稣。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约翰福音 5:8 和合本)”耶稣的医治就这么简单。正如创造世界的上帝,用话语创造了日月星辰,创造了飞禽走兽一样,耶稣也用话语治愈了这个患病的人。治愈的简单也许连这个病人也不相信,正如我们腹痛难忍很久,在家试了各种方法依然不能缓解,我们到医院,医生用针扎了几下就立刻痊愈,最后还不收钱,我们同样会不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们宁愿相信这位医生用了高科技的手段,或者什么其它复杂的诊疗技术,因为他的治疗手段与我们的疼痛实在不成正比。
这位患者三十八年不能走路,被病痛和失望折磨了三十八年的人,被耶稣一句话治愈了,他的惊讶绝不亚于我们腹痛被针灸好了的惊讶程度。
我们因为腹痛被治愈之后,医生告诉我们说以后不要再吃冰激凌,要吃热的食物,否则我们的病还会犯;那么同样这位蒙上帝医治的病人,耶稣告诉他以后不要犯罪了,否则你的病会更重,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约翰福音 5:14 和合本)”这是恩典的底线,恩典给予了一次,就不能无限制的索取了。因此,耶稣的恩典虽然不需要竞争,但是依然有原则。
我们在世俗世界的竞争中,也许需要各种人脉、金钱、地位等资源,才能胜过别人,获得竞争的胜利,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也许只能期待社会的公平法则。那么在犹太人的社会,同样是个竞争的社会,并且社会公平的法则也是不存在的。在这个社会中,祭司永远是利未人的,总有一群人他们世代从事某样职业,我们不能改变。诸如在中国的古代,皇帝家族永远垄断当皇帝的职业,在印度特别的种姓总是固定在特别的阶层和职业上。这就如毕士大池子的社会。那些患病重的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但耶稣来了,他的医治不会单选择强者,也不会单选择弱者,任何一个愿意跟随他的人他都会医治,他都会施恩典给他们,甚至不管那人是不是外邦人。因为耶稣的恩典不需要竞争,只要愿意跟随就可以获得。因此,耶稣带来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公义的社会,才是一个有怜悯的社会。
毕士大池子的丛林法则,更是彰显了耶稣带来社会的变革之巨,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福利机构,看到的救济机构,显然不是毕士大池子的社会延续,而是耶稣带来的社会模式。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