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石衡潭:城市教会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三)

作者: 石衡潭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1年09月04日 16:00 |
播放
三、城市教会对当代中国社会大系统的意义——教会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在探讨教会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要略微了解一下教会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与处境。总的来说,中国教会是远离政治等社会公共事务而处于边缘化与私人化境况的。中国教会只有少数领袖跻身于各级政府部门担任职务,而大部分都与公务员工作无缘。在中国历次的政治运动中,教会都往往是被运动的一方,很少有积极主动参与的。 在当今的社会公共事务中,也很少看到教会的身影。这种情形,在西方社会被称之为世俗化。关于世俗化,范丽珠作过这样的阐释:“世俗化的主要意涵,是指个人宗教情操的式微,宗教组织内部逐渐科层化,宗教团体逐渐从公共事务中退缩,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减小,宗教只好是个人便好与选择,和公共事务无关。”卓新平则指出“世俗化”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指其“非神圣化”,即传统神圣观念的“祛魅”、神圣象征的退隐和神秘符号的破译。 二指其“进入世界”,真正成为“世界中的宗教”。 
 
    在西方社会,教会的边缘化与私人化与其世俗化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它们是世俗化的一个结果,但在中国,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并没有经历过西方意义上的世俗化,前面提到,世俗化是与神圣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非神圣化,而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一个神圣化的阶段,所以就无从谈这种意义上的世俗化。对于中国教会而言,西方意义上的世俗化不是边缘化与私人化的原因和前提,而是将来可能要经过的一段道路与历程。中国教会的边缘化与私人化是主要由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无神论意识形态占主体的国家,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可能在意识形态中占主流,一切的宗教事务活动都不可能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19号文件对宗教活动的范围都明确的规定。此外,当然还有历史文化的原因。 基督教是一个外来的宗教,它真正进入中国不过100多年时间,而它的信仰精神、组织制度和礼仪都与中国传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它在进入中国过程中又身不由己地伴随着炮与火,所以中国文化很难一下子对它加以吸纳和消化,大部分中国人在心理上对它也还存在隔膜与冷淡甚至抵触与敌意。这些都使基督教的活动与影响都限制在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也使基督教只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作用和服务于社会。 
 
    1. 有助于中国人价值观的重建,亦即中国人心灵的重建,培养整个社会的爱心。
 
    目前中国社会的最大问题是价值失落,心灵失衡。很多人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与目标,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也不知道自己将往哪方?  弄不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不知道该珍视和追求什么?  也不知道应避免和放弃那些?  许多人只是按照固有的生活习惯而生活,很少人对生活做出了认真的反思。当生活之流平稳向前时,人们可能会怡然自得,忘乎所以;而一旦出现波澜,不少人就会惊慌失措,翻身落水。前几年法轮功在大江南北盛行,喧嚣尘上就是人们心灵空虚,信仰无着的集中体现。近年来,这种并没有根本好转,社会的种种情状令人堪忧:恶性案件时常爆发,制假售假无孔不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贪污腐败屡禁不止,人们心灵冷漠,精神疲惫。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出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有个抢劫犯为了得到几块钱而残忍地杀死一条生命;有对父子为了一套房子的产权而大打官司,反目成仇;有个人为了几千块钱而把邻居的孩子卖给人贩子;还有的孩子看到同伴为救自己而落水却不呼救助,反而制造假像隐瞒,其父母对此居然也毫无歉疚之心。近年来精神病患率的持续增加和自杀率的居高不下也反映了人心问题的严重性。  在一项对自杀现象所作的调查中,当被问及想要自杀的原因时,回答“理想破灭,生存压力”的,竟占了63.57%;“恋爱失败,家庭不幸”者占21.29%; “疾病痛苦,难以忍受”,则占15.14%。  可见大部份自杀者,是因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上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基督教信仰解决了困惑人们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使人们心绪平和,心灵安定,也激发人们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提供服务,从而扭转人心,改变风气,使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循环。其实,中国人的心灵重建是一个早已提出但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老问题,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百费待兴之际,基督教的许多有识之士就为此而大声疾呼,奋力工作。 陈崇桂牧师说:“在各种问题中,首先必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自己的问题,根本的问题,乃是灵性的问题、信仰的问题。赵紫宸先生指出,中国基督教的使命就是“为中国建设新的心理,”“是为人群建设新的、有力量、有根基的健全的心理”。今天,城市教会的重要任务仍在于此。  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基督徒要从自己开始,要从点滴的事情开始,在社会中做光做盐,默默地为整个社会激发爱心、培养爱心,扶植爱心。有对年轻基督徒夫妇与母亲一同到教会参加礼拜,回来时他们的母亲被一辆汽车撞倒,送进了医院,当时,汽车司机身上并没有带钱,这对年轻夫妇反过来安慰肇事的司机,叫他不要着急并用自己的钱垫付。 正是他们这种态度使该司机感觉到他们与别人不一样,他不由得急切地要问为什么,他们说是因为耶稣基督在自己心里活,该司机非常感动,后来,也走进了教会。教会就是通过无数这样的基督徒的行为来使他人得益处,引他人到耶稣基督面前。
 
     2.有助于改变人们的重功利轻理想生活观念与过分忙碌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身心得到调整,趋于和谐。
 
     由于价值观的扭曲,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出现了严重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普遍重实际功利,轻精神理想,以物质金钱作指标,以现实成功为导向。 大家互相比较的是:住宅有多宽敞,装修有多豪华;汽车有多高级,外表有多气派;发式有多新颖;服装有多时尚。而且不只是富人追求财富,穷人也恋慕金钱。常常听见人说这样的话:金钱就是人的尊严。有钱人把无钱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当金钱成为衡量人价值的最高或唯一标准时,难怪人们都趋之若鹜了。而对金钱的追逐使得人们的生活变成了一种形态—忙。金钱的欲望像一条狗驱赶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所以,当今之世,劳累忙碌可以说是城市的通病:穷人忙着谋生,富人忙着赚钱,谁都没有空闲去思考忙碌的意义,去安顿自己的心灵。有个从外地来北京打工的妇女说,她从来就没有休息过星期日,都不知道星期天自己应该休息。刚来北京时,她搞中长途货运,自己当司机,开大货车,常常没日没夜地跨省越城开车运货。2003年,她感觉到身体吃不消了,才卖了货车,开始改行干别的。刚刚起步,得付出更多的辛苦与时间。所以,她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几乎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丈夫也是一样的忙得不可开交。 他是干装修的,文化水平不高,埋头苦干有余,周全考虑不足。所以照她的说法是常常瞎忙乎,一年干下来,能够挣到手的钱也不多。而且他总是着急:没有工程,干着急;有了工程,急着赶活;干完工程,又为拿不到钱而急。总之,没有他轻松自在的时候。每天,丈夫比她回家更晚。所以,他们都没有多少时间与孩子相处。 大女儿基本上是由在外地老家的父母带大的,小儿子虽然带在身边,但也没有多少时间照看。儿子才10岁,得经常自己烧饭做菜,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她来到教会以后,才决定硬是挤出星期日的时间来带着儿子一同去参加教会的活动,使自己得到放松,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儿子相处。另一位白领妇女说,他丈夫经营一家公司,忙得要命。几乎每天都是晚上11点以后才回家,早上则呼呼大睡,而孩子则是晚上早睡,早上早起,时间正好与丈夫错开了。所以,孩子与父亲见面的时间很少,对父亲没有多少感情。她在一个小区住了好几年了,周围邻居还一直以为她是一个单身母亲。她也试图让丈夫参加教会活动,使他们家的生活固定模式发生改变。  这样整天忙碌劳累疲于奔命的情形并非特例,而是带有较大的普遍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一般人习以为常,不以为怪,而当他们在进入教会之后,就都感觉到这种状况的不正常,需要加以改变,他们试图通过种种努力来促成这种改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城市的一些中小公司,常常是没有休假日或者固定休假日的。  有一些信徒在他们找工作的时候,就事先向公司提出他们星期天需要做礼拜,要安排他们这一天休假的时间。这样会使一些公司老板的固定观念受到冲击,尽量地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  也给其它员工也树立了一个争取自己休假权力的榜样。
 
    3.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
 
    各个城市教会作为彼此关怀、彼此看顾、彼此帮助的爱的团契,本身就对他人和社会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会使外人看到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和能够有的人际关系,从而仿效或加入。有不少人确实是因为在教会里真切地感受到关爱而信主的。绝大部分基督徒都能够遵守神的律法诫命,也遵守国家的法律规章,一般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有好的行为、好的见证,从而也就像一盏盏灯台照亮周围的人。有个经商的女信徒刚信主不久,有一天结货款时发现多收了1万元,心里很挣扎,最后决定将原银奉还,对方惊讶不已。在知道了她这样做的原委之后,深为感动,也将这笔钱捐给了教会。还有个女信徒在超市买东西回家后,发现有一袋米没有算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又将一袋米搬回超市,算了钱再背回来。  使超市营业员深受感动。这些行为虽然细小,但做的人多了,而且持之以恒,就能够对整个社会的风气产生影响,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4. 移风易俗的作用
 
    婚丧嫁娶等仪式,更注重其意义与内涵,而不在外在形式上作渲染与铺张,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减轻了人们的经济负担,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真正的平安与慰藉。  教会的婚礼一般不搞彩车接送,也不大宴宾朋,不收礼送礼,所以既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也减轻了人际关系方面的负担。  在教会举办一场婚礼,一般只需要2000多元,其中主要的费用是用于租场地,其它如装饰布置和糖果饮料等方面的花费并不多。  而社会上一般的婚礼至少在万元以上,光婚纱照相一项,就得三千元。  在婚礼的内容和气氛上,教会婚礼注意形成庄严、祥和、欢乐的气氛,注重对婚姻神圣性的宣示和对新人婚姻生活责任和义务的教导和嘱咐。  这对于新人顺利地进入婚姻生活、保持婚姻的长期稳定提高婚姻生活的质量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而世俗婚礼则追求场面的红火热闹,欢乐喜庆,而往往忽略了婚姻的责任和义务的一面,所以容易使新人对新生活准备不足。  教会的婚礼形式越来越对青年人产生吸引力。  有不少新人即使还不是信徒,还没有认信耶稣基督,他们也愿意和希望在教堂举行婚礼。一些天主教教堂和神甫最早向这些情侣敞开了大门,近年来,一些新教教堂和牧师也为他们提供了方便。他们为这些教外的新人举行天主教或新教的祝福仪式,使新人得到喜乐,也扩大了教会的影响。一些婚庆公司也都看好教堂婚礼,纷纷与教堂合作,推出教堂婚礼项目。目前,北京为教外人士举办婚礼的教堂有天主教西什库堂、宣武门堂、王府井堂、新教的崇文门堂、海淀堂、珠市口堂等。 
 
    教会的葬礼也与世俗的有别。葬礼上,牧师的讲道和诗班的唱诗都能够使亡人的亲友体会到安息在神的怀抱的平静与安详,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安慰与主持。除个人的葬礼外,教会还集体举行一年一度的追思礼拜或弥撒。新教一般在清明节期举行,天主教则在11月有专门的追思已亡瞻礼日。这些活动也会使参加的亲友心灵净化,并促使其中还不信的人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当然,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意义和作用之外,城市教会本身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是一个小社会,它的存在本身就对大社会具有主要意义。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公民社会,教会给人们提供新的生存活动空间。同时,它与大社会也有一个互补互换的互动关系,它与大社会是互相消长的。小社会能够影响大社会,能够改变大社会,而且随着小社会不断成熟与壮大,它对大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