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翰福音 1:11 和合本)
约翰福音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约翰把自己对耶稣的叙述放在上帝创世的视角之上,他是从上帝的高度来看待耶稣的整个人生,而不是站在世人的世俗角度,把耶稣当做一个普通的人来叙述。约翰把耶稣的到来放到上帝整个拯救计划之内,因此,在约翰笔下的耶稣就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上帝计划的参与者与担纲者。
约翰福音开头就写到:道成肉身,这道就是上帝创世的道。接着说道耶稣到世界上来,是到自己的地方的去。为什么这里要强调“自己的地方”呢?这个“自己的地方”在约翰福音乃至整个新约中,都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耶稣与世界的关系,关系到世界是一神的还是二元的,关系到恶是不是一个实体等重大问题。
在耶稣那个时代,耶稣生活的中东地区,因为罗马帝国对宗教比较宽容的政策,可以说是宗教林立,各种宗教都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地盘。罗马帝国交通发达,因为帝国的统一,打破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界限,人们可以自由穿梭在罗马境内的道路上,因此,各种宗教也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也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在现在拍摄的关于耶稣时代的电影中,可以看到在罗马帝国内各种庙宇与各种衣着的宗教人员。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算是诺斯替主义的二元论宗教。这个宗教为苦难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历史解释框架。
我们都知道二元论宗教的基本教义。存在两个神,一个是光明之神,一个是邪恶之神。人本来是生活在光明之神的国度中,后来因为邪恶之神与光明之神为了争夺地盘而大战,作为战士的人就成为邪恶王国的俘虏。邪恶王国为了控制属于光明国度的人,就用物质辖制了人,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状态,物质就是肉体以及肉体的欲望,而灵魂就是邪恶王国的俘虏。但是,邪恶王国却不能消灭这些被他们俘虏的灵魂。后来光明之神派遣他的儿子来到世界上,企图拯救人脱离邪恶王国,但是最终失败,被邪恶王国处死。
这种二元论的模式很方便地解释了现世的苦难。我们为什么会有苦难,为什么罗马帝国会殖民我们,因为他们是邪恶的势力,因为这个世界是邪恶的国度,因此我们遭遇这么多苦难,邪恶王国企图用苦难来打垮我们。因此,人要脱离这些苦难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回到光明世界之中,因此在这种拯救模式下,出现了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与世界分别,因为邪恶之神用物质来辖制我们,因此我们要通过禁欲的方式来制止肉体的欲望,那就要远离世界,与世界保持距离;还有一种消极混世的态度,既然我们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肉体只能捆绑灵魂,不能让灵魂消灭,那么我们就随波逐流,混吃等死,享受这个世界的物质,满足我们的欲望,因为这些物质欲望也不能污染我们属于光明世界的灵魂。
约翰福音显然是出于回应这种说法。因此耶稣的到来不是诺斯替二元意义上的上帝之子,而是道成肉身,并且到自己的地方来,说明世界不是另一个神创造的。约翰福音显然是要强调一元论。因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就是我们当下的世界,因此,耶稣道成肉身到世界来,就是到自己的地方来。
“自己的地方”再次强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一元性,以及世界与伊甸园的延续性。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上帝当初创造的世界。
那么耶稣到自己的地方来,结果怎样呢?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不仅世界是自己的地方,世界上的人也是自己的人。“自己”这个词再一次强调了上帝创世到耶稣道成肉身的延续性,再次强调了上帝掌管一切的主权和大能。
同时,这句话也说出了世界恶的起源。世界的恶不是因为存在一个恶的神,而是因为不认识上帝,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将来到哪里去,当下存在的意义。正是因为不认识耶稣,不认识那创造我们的创造主,才会发生自以为王,自以为神的事情,也才会最终把道成肉身的耶稣顶上十字架。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耶稣教导的内容,或者耶稣来到世界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大家认识上帝,让大家重新回到上帝那里,他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上帝是什么样的神,上帝温柔的性格、宽容的心怀、慈祥的态度、公义的心灵。当认识了上帝的这些特性,我们也就随之改变。因此世界恶的消失,就是随着我们的转向,由面向世界转向面对上帝,面对上帝创世的道和真理。
所以这个世界并不是魔鬼控制的世界,今天有些传统教会认为世界是魔鬼的世界,因此要与世界分别为圣,这是落入了诺斯替二元论宗教中去了,与耶稣的理念相差甚远。
是不是我们认识了耶稣,世界就变得好了呢?显然这里的认识,不是平常我们说的认识某一个人,知道她的长相和住址,这种认识只是外表识别,并不是真的认识,真的认识就是按照真理行事,用心灵和诚实追随上帝的道,并把它们作为生命的主宰。
只有上帝的道被世人认识,并且按照道来行事,那么世界就会回到上帝创世之初的样子,这就是拯救。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