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如何将孝敬父母落实到行动上?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2月12日 09:03 |
播放

前两天母亲做了一个囊肿手术,手术虽然不大,但我也想让她去大一点的医院。只是母亲觉得离家近什么都方便,最后也就无奈地选择了距离家近的小医院做的手术,当然冲突也就此展开了。因为母亲手术的原因,这次特意准备了七天的时间想要在家照顾母亲,以前虽然也回家,但最多住两三天就走了,只是这次在家呆了七天之后,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些事情。

人都是在变的,无论是生活习惯、思考方式、待人接物等等都会出现变化,尽管是亲人之间,如果不用心经营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容易变得非常陌生。这七天的时间里,我发现和父母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当然,我可以告诉自己:“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会有不同,没什么必要纠结。”只是这样生活习惯的不同,直接就导致了矛盾的升级,甚至每天都会出现争执。

我是基督徒,我母亲同样是基督徒,我们都知道要学习忍耐和温柔,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冲突却不断发生,每次发生冲突之后彼此都很后悔,却还会产生冲突。

这段时间我就不断思想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反思。首先我非常承认自己是一个主观意识比较强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事奉上,都常常是策划与执行者。而母亲也是一个主观意识比较强的人,家庭的所有事情几乎都是她在主导。这也就导致了当我回到家中冲突就会特别明显,因为我们彼此之间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最终导致的就是冲突不断。反观我父亲呢?他早已经学会放下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之间可以很融合的相处。

婚姻能带给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就是让人能学习真正的顺服、舍己、谦卑。也许我们未婚时在别人的面前也会表现出谦卑,但这往往都是一种涵养、素质的体现,而不是生命真实的流露。而在婚姻中每天都在生活的实际中,需要学习与他人融合,这也就逐渐能学会包容。我呢?因为一个人生活的久了,性格逐渐越来越强,最终也就导致了这种冲突不断。

思来想去,我发现一个想要孝敬父母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基督里愿意舍己的人。当然在我们所接受的文化教导中,都是让我们凸显自己的性格、展示自己的才华,却很少教导我们谦卑服事人,所以想要学习孝敬父母的人,首先要求父给自己一个愿意舍己的心。因为一个充满自己想法、主观、态度的人很难与他人相处,更谈不到孝敬父母了。而这种舍弃也并不是剥夺自我,完全无条件地服从父母。而是在意见相左、情绪冲突的时候,为人子女能主动的放下自己,去照顾父母的感受,这样才能维持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

当然,对于孝敬父母这件事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客观条件,就是要花费时间在父母的身上。“孝敬”不仅仅是一种所谓的金钱供养,就像很多老人他们并不缺金钱,而缺少的乃是困难时有效的帮助以及心灵的安慰。所以该在所能及的时间中,多与父母相处和沟通,这样能有助于了解彼此之间的变化,同时能在磨合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相处模式。当投入时间之后,也会知道父母内心中的需要是什么,在照顾与赡养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

其实孝敬父母是每一个作为儿女之人的必学功课,也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证明,因为小孩子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只有成熟的人才会懂得照顾别人,学会感恩和服事。

对于儿女来讲需要学习,对于父母本身也需要学习,因为在自己逐渐变老的过程中,家庭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儿女还小的时候,家庭中是以父母为主导,而当儿女逐渐长大成家立业,父母也逐渐变老,家庭中主导的地位也逐渐倾向于成家立业的儿女,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承担和解决。

但如果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变老,或者父母不愿意依靠于子女的帮助,这样就会导致儿女想要去孝敬父母,父母却不接受儿女的帮助,以至于彼此之间都很尴尬。父母都不喜欢麻烦儿女,不希望让儿女担忧,但这样往往也导致儿女容易自私或造成彼此之间距离的疏远。所以父母恰当的表现出对儿女的需要,这本身也是教导孩子学习孝敬父母的有效方式。

另外,随着父母年纪慢慢增长,也要不断学习接受儿女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持守自己原本的想法,因为所有的判断都会关系到儿女的实际情况。多听听儿女的想法,权衡之后做决定,这样本身会照顾到子女的感受。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子女,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在学习,也都是在探索中。然而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辜负上帝的拣选与期望,祂曾经告诉我们说:“当孝敬父母”,只是如何根据我们现实的情况,将“孝敬”具体的落实下来,这实在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当然,无论现实中发生什么,愿我们多为自己的父母、儿女在基督里面不住代求。人会有软弱、灰心、无法饶恕的地方,只要我们全心降服在神的面前,神会为我们抚平一切的伤口,也会为我们恢复所有关系上的裂痕。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