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疯狂原始人1》讲述了一个保守与冒险的故事。以不变为生存之道的咕噜家族,在大灾难来临之前,在小男孩盖的带领之下离开家园,寻找安全之地。在充满艰险的旅途中,瓜哥逐渐改变封闭保守的思想,与盖一起历尽艰辛,全家抵达了安全的绿地。整部电影沿着两条线展开故事,一条是瓜哥的保守不变与盖的变通之间的冲突,一个是瓜哥的全家要在一起的家庭观念。这两条线,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变化以及生活的意义,都是以家庭为展开的。
《疯狂原始人》第二部同样延续这个主题,但第二部对第一部电影主题有了一个明显的修正,那就是盖的冒险并不能过头,同样瓜哥一家穴居人的保守也不是一无是处。把这部电影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说,这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今天我们称之为舒适的文明背后,是不是也同样隐藏着风险,同样是牺牲大自然以及由此带来的自食恶果呢?
逃离了灾难之后的瓜哥,与盖一起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在世外桃源中遇到了盖小时候的亲戚——文明人菲尔一家。菲尔一家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对于穴居人咕噜家族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吃不完的水果、单人房间、舒适的吊床,还有大大的可以看风景的窗户。这些让小伊、母亲、弟弟兴奋异常。但面对这种有着隐私禁忌的文明生活,瓜哥充满愁苦,因为这违反了他的规则和信念,那就是一家人要在一起的信条。
在电影中,瓜哥代表着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穴居角色,野蛮、破坏、没有规则和隐私,而菲尔一家则代表文明与现代。在开始的时候,瓜哥出尽了丑,打破房屋的围墙也要一家人在一起。如果说文明是以围墙之内的隐私来标榜自由的话,那么瓜哥就是文明的反面角色和破坏因素。
但正当菲尔夫妇以鄙夷的眼神看着穴居人瓜哥一家,并想尽办法把他们赶走的时候,他们的女儿晓晓却是一个充满叛逆的角色,她在小伊的鼓励之下,跳出了围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让人想起了第一部电影中的小伊。
现代文明中的晓晓被圈在文明圈的各种规则与禁忌中,不能到围墙之外去,不能受伤,不能冒险等等,因此晓晓就是一个没认识盖之前的小伊。
而文明人菲尔呢,同样有着自己的规则,但最大规则就是香蕉禁忌,就是香蕉不可吃。
电影的高峰就是由香蕉禁忌引起。
菲尔为了自己的庄园有充足的的水流而截断了河流,这造成下游水源干涸,变成了荒漠。植被枯萎的结果是香蕉消失,这样长臂猿就要欺压小巧的铁臂猴,而铁臂猴为了安全,必然要向香蕉更丰富的菲尔庄园讨要,但菲尔因为对围墙之外的恐惧,只能以香蕉来换暂时的安宁。
因此,这里菲尔的文明规则变成了穴居人规则,可见即使物质再丰富,只要封闭和保守,都可能是穴居人。
但瓜哥却破坏了香蕉禁忌,吃光了所有的香蕉。这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结果他们被铁臂猴抓走,准备向长臂猿献祭,以此换来平安。
直到此时,菲尔依然在埋怨瓜哥吃光了香蕉,认为是他带来了这一切的灾难。文明人菲尔开始时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把责任推到瓜哥身上,直到最后他才承认,是自己的自私带来了这一切的后果。
在小伊的带领下冲出围墙、并被巨蜂刺穿手掌而负伤的晓晓,改变了对围墙外的看法,认为围墙外面也不尽是危险,而是挑战与勇气,乐趣与自由。
在得知父亲和朋友盖被抓走了之后,与勇敢面对的瓜哥一家不同是,菲尔的妻子却胆怯懦弱,只能自求多福,害怕让她不想采取任何行动。瓜哥一家从不会说话的女童到掉牙的老太太,都摩拳擦掌,表现出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力量。
最终,反对穴居人的菲尔妻子在经历一切磨难后,逐渐改变观念,加入拯救三个大男人的队伍中。
现代文明中,我们有着各种规则和禁忌,这些规则和禁忌甚至比我们视为野蛮的穴居人还要多。如果说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切割,那么这种切割有时候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在切割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原来的的相互依存到后来自然被文明人工具化,这就带来一种人高高在上的傲慢。正是这种傲慢、这种把自然当做工具而不是当做敬畏对象的观念,最终把人的文明控制在人自己建造的洞穴中。
文明对隐私的执着甚至破坏了家庭的观念,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认同涣散,彼此疏离,在家人遇到危险时不是救援而是远离。这在历史乃至今天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当下,也依然屡见不鲜。
因此,洞穴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可能会有一种我们不易察觉的延续,乃至互换。
规则太多就成为法利赛人,最终被规则捆绑,也会成为落后的穴居人,害怕一切规则之外的变化。规则不能太少,不然我们的生存没有安全,文明不能发展。
因此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我们总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耶稣说的,人才是目的。为了人的安全,我们既要遵守规则,也要敬畏自然,既要制定新规则也要打破旧规则。
正如电影的结尾,瓜哥与菲尔成为了兄弟,而盖与小伊也重归于好,那么在今天文明的生活中,我们既要生活的舒适惬意,也要自然与亲情的慰藉。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