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甘于被冤枉、误解呢?从肉体和人性的角度来讲,断然没有!没有人愿意自己顶着莫须有的罪名过生活,也没有人甘于被若干人论断而无动无衷。但是圣经却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
从肉体的感情角度来说,没有人愿意苦待自己的感情,因此当听见一些论断和指责的时候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争辩。但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却不应该如此,最核心的原因乃是因为我们的一切不再属于自己,当我们因着悔改归入基督的时候,不仅仅是信仰和思想上的一种改变,更是生命主权的转移,从我们为自己的肉体而活的角度,转向为永恒的上帝而活。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为上帝而活时,生命中所经历的痛苦、软弱、喜乐、忧愁,我们都将不会再以自己的情感波澜做判断,反而会顺服圣灵的旨意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自己伸冤”,则是对神顺服的一种表现。
当一个人不为自己伸冤时,乃是将自己完全交托于上帝的一种具体表现。因为他不再依靠自己的才华、能力、智慧等做事情,而是将自己完全投靠于上帝的权柄之下。无论生死祸福,他都愿顺服神的旨意,并且他没有被困在苦难和艰难中,反而透过所有的环境看见了神的旨意,正如约瑟曾对哥哥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虽然约瑟曾被兄弟伤害,同时被主母陷害,可想而知当他背负着欺辱主母之罪名的时候,周围的人必然会发出论断和诋毁。但在圣经对约瑟的记录中,没有记载他对环境的抱怨,也没有记载他对神的埋怨,反而在这里看见他胜过了环境对他的束缚,并且看见荣耀上帝的旨意。由此可见不为自己伸冤,乃是因为对神更坚定相信的表现。
当然,不为自己伸冤,更是相信神的主权和计划。人会做错事,甚至人会做恶事,但上帝永远是一位不误事、不坏事的神,祂有自己的旨意和计划。甚至有些计划是祂通过苦难的方式来临到祂所爱之人的身上,正如昔日的约伯一样。
约伯经历苦难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犯罪导致的,换言之乃是上帝对他的一种塑造和训练,然而从约伯的三个朋友的语言中可以听出,他们对约伯的质疑和定罪比约伯外在的病痛更让人心寒。约伯对这些言语有申辩、有辩屈,但对他所处的环境却毫无改变。正如昔日的约瑟一样,他也曾寄托希望于酒政,但酒政并没有记住约瑟的所托。约伯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语言说服眼前的朋友,伤痕却不断深刻。而一个不为自己辩解和伸冤的人,乃是将主权完全交托于上帝,因为他相信神必然会负责到底,哪怕这种负责是以死亡为途径,他也绝对会顺服。
基于现实而言,人总想通过自己的辩屈改变环境,但神却借着约瑟和约伯让我们知道,祂有祂的时候,祂有祂的计划,对于我们来说:唯有顺服!
对于冤枉和误解,从消极的角度看,仿佛是生命中挥之不去的阴霾,让人在疲倦中却被千夫所指。然而,从积极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上帝所存留的恩典与祝福。当一个人能在艰难中依然持守正确的方向,在千夫所指时依然持守所领受的呼召,面对无休止的舆论依然砥砺前行时,更能显示出生命的纯粹和坚定。
神爱一个人,则会将那人放在活的试炼中训练,正如圣经说:“鼎为练银,炉为练金,唯有耶和华熬炼人心”,这种熬炼不仅仅是生活中的苦难,更可能是周围的人言语。正如昔日的马丁路德、倪柝声、宋尚杰,尽管这些在福音的事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岂不也是经过了极大的训练之后才成为了上帝贵重的器皿。
鲁迅先生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讲的核心并非福音事工,但是对待欺辱的态度却是相同的。上帝将一个人放入论断的旋涡中,目的不是将这个人打垮,乃是让这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坚强、更清楚方向、更知道人心,当一个人通过这个考验之后,他再一次出发时,就不会在意周围的人怎样说,而会单单活在上帝的面前。
有些事,看似是一种委屈和艰难,实则是上帝另外一种祝福。苦难不是神的目的,祝福才是;悲伤不是神的目的,喜乐才是;委屈不是神的目的,相爱才是。当我们的目光逐渐转向上帝时,我们也就自然会不再为自己辩屈,甚至我们会感恩这些误解和痛苦的来临,这样更促进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因为昔日耶稣也是如此走过。
在经历中,我逐渐明白,不要在意人的言语,人的言语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变化,很少人会为自己的言语负责,当然更重要的乃是因为每个人都将离开世界,我们如果太在意一个必死之人的言语,也终将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无路可走。反而要在意神对我们的评价,因为永恒上帝的评价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价值。
从肉体的角度来说,没有人愿意自己受委屈,但当我们认识到神的主权时才会明白,不为自己辩屈才是我们经历神恩典的最佳秘诀!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