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清明节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 在不断注重传统节日的今天总会被人提及。而基督徒对于清明节却始终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因为圣经中教导我们“不可拜偶像”,所以基督徒即使到了清明节的时候,也不可以烧纸、磕头、供奉排位,免得在拜偶像的事情上得罪神。
这样的确是符合圣徒传统的行为,但却往往被非基督徒定义为“不孝”,因为基督徒没有这样祭祀的行为,好像在外人的眼中就是不孝的儿女。特别是在亲人离世的时候,基督徒的葬礼往往也相对非基督徒的大操大办显得更加平和,不会有烧纸和其他迷信行径,好像基督徒的行为就显得“不孝”。
其实,基督徒并非不孝敬父母,而是孝敬的目标和方式与非基督徒有很大不同。基督徒不注重祭祀和葬礼的排面,乃是因为知道自己永恒的归宿乃在于基督那里,肉体是必然朽坏的,而灵魂却能在基督那里得享喜乐。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基督徒能为了福音的缘故不顾惜生命、身体,甚至有些传道人在开拓福音的时候,被葬在异国他乡也毫无怨言,乃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所以葬礼排场的大小,并不能决定人的归途,更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真正的孝敬父母。同样烧纸钱和其他的祭祀方式也不能影响故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经历,因为在人离世后将会按照自己的行为受审判。
当然,虽然基督徒没有祭祀的行为,却并不意味着基督徒不孝敬父母;基督徒不祭拜父母,并不意味着基督徒不纪念父母。祭拜故人,是将对方当做偶像进行祭拜,有类似于拜偶像的行为,正如:烧纸、磕头、放贡品等。而纪念则是内心中对过去的思念,看着照片、视频思念对方在我们生命中所留下的价值。
可见思念和祭拜是有很大的区别,而基督徒需要的是要思念,因为思念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感恩的过程,当每一年或者在某一个时刻,我们能思想父母曾经在我们生命中所做成的事情,思念他们养育我们的艰辛时,我们自然也会对上帝生发赞美,因为这是他在我们人生中留下最重要的财富。
“孝敬父母”是记载在十条诫命中的原则,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只是往往我们年轻的时候会轻忽,年纪变大的时候却又追悔莫及。
很多的人,年少的时候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到了青年的时候又有了自己的家庭,等蓦然回首间忽然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变得苍老了许多。《目送》里面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人生有一种无奈,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也终将老去,父母也会逐渐在我们生命中失去所谓的影响力。他们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逐渐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然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尽孝心的开始。
这两天我就在思想,所谓的孝敬究竟是什么,思来想去觉得,就是“在意”。在意父母的感受、在意父母的需要、在意父母的想法,当心中在意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安慰他们的行为。我们并不是为父母所是,只是,在我们快速向前的时候,需要在意日渐老迈的父母。
孝敬父母不见得是什么金钱、名利、物质,能在平凡中过一个温暖的生活,这本身就非常温馨。从年初到现在,身边有两位姐妹离开了世界,他们各自留下了十八九岁的孩子,姊妹在的时候,孩子可以任性顽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妈妈,但是当母亲不在的时候,他们仿佛一夜间就长大了。
我们不得不学习珍惜,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圣经中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功课,乃是告诉我们一个必须学习的功课。我们需要为自己父母的属灵生命有祷告,我们也需要关注父母属灵的生命,因为我们必须要知道,肉体有一天会朽坏,但是属灵的生命却会一天新似一天。
孝敬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要在意父母的属灵生活,他们能蒙恩得救、能与神同行、能住在基督里面,这将是他们晚年生活中最大的喜乐。
清明节,我们可能在外面看到很多人有祭祀父母的行为,但是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更重要的乃是能从永恒中看孝敬父母这件事,这样才不至于人生中存留遗憾!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