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说,“一个人的教养是从懂得对食物的感恩开始”,当时还有些诧异。不过这几年越来越感受到这句话的深意,我们的信仰生活正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
曾以为饭前祷告、节日仪式都是一些“形式主义”,日前看到诺奖作家黑塞写的《悉达多》,一位婆罗门少年悉达多要去寻找“解脱之道”,他追寻沙门化缘的足迹,也见到了佛陀的尊荣,他敬佩佛陀的“得悟”,佛陀“得道”是通过悟并非“教义”,他舍弃沙门之路,发现世界“真相”并不是与本相割裂,而是所有的意义都包含在事物之内,他心中豁然开朗,开始从一花一木,日常生活去体验“造物之美”。
与惜物伤春相对立的则是“酒池肉林”和近年来的“酒局文化”。《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就是士大夫的“奢靡生活”,这种铺张浪费恰恰是从糟蹋食物、攀比和满足“变态的欲望”相关。
《韩熙载夜宴图》
作家C·S·刘易斯在《返璞归真》里写到为何节制是一种美德,浪费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就在于人对食物这种占有的心态不是出于身体所需,而是一种与他人比较的炫耀行为。动物们不会对食物有过多的贪心,他们只是因饥饿进食,而人却要用铺张浪费、甚至践踏食物的行为来显示一种优越感,所以,它是违背了食物本身的用意。
耶稣教导门徒祷告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就“日用的饮食”向上帝表达感恩,可能没有信主或者刚信主的人很难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日常功课,就是从“一日三餐”的感恩来操练信心,先是对食物、做食物的人,然后一层层往下推到上帝,慢慢发现心变得柔和谦卑起来,由此也对食物有了敬畏之心,进而有了对食物的节制。
我们现在的小孩子很难对食物产生敬畏之心,就在于父母很少在这方面有所教导,或者他们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平时大手大脚,在餐馆里铺张浪费,或者对服务员吆三喝六,很容易给孩子造成“钱可以带来一切”的功利主义想法,甚至让孩子觉得“奢侈、阔绰”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他们也很难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他人要有礼貌,对提供服务的人感谢等等。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画展研讨会,会上讲到中西绘画背后的价值观差异,艺术家祁志龙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很多年前他与一位中国朋友被邀请去一个美国艺术家的家里做客,当时这家人在就餐前,仪式感很强地带着孩子就桌上的美食向上帝感恩祷告,当时的中国朋友就很不能理解,明明这些食物是用钱买来的,是大人辛苦制作的,为何要求孩子感谢上帝呢!他后来出国多了,也弄明白了这是他们的一种文化。他说如果你多问几个问题,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对上帝表达谢意。只是我们的文化只关注现象,向来不深思。
他说,我们的文化也应该启发小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桌上的食物哪来的?
爸爸妈妈做的。
做食物的食材哪来的?
市场上买来的。
市场上的食材哪来的?
司机运来的?
司机又从哪里弄来的?
农民种出来的。
农民怎么才能种出庄稼?
需要种子、土壤、阳光、空气、水。
空气、水、阳光哪来的?
……
当通过追问食物的来源,就可以启发孩子去深思这些“自然而然”的背后,让孩子们产生谦卑之心。西方人的文化也正是内化在“一日三餐”人们对食物、食物背后的仪式、人的态度上。对神有敬畏,对人也不敢轻慢,因为他们都是上帝的造物。
我们中国人看似在对做食物的人表达谢意,但因为没有对食物背后的深思,缺少了对更高存在的敬畏,其实对人也难以真正产生感恩之情,我们从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父母对陌生人的态度,人们对待食物的浪费,在吃饭时的喧哗等就可以看到这里面完全是一种粗暴的“吃食文化”。
我小时候父母很严厉,爷爷是老派的人,他们会要求进食时的各种规矩,后来外出上学觉得是一种“解放”,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的教导,发现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同样隐藏在“食物文化”的细节里,从就餐坐姿、碗筷摆放,就餐优先秩序,饭后谢恩等,还有对“节俭”的教导,记得当时背的最多的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几年前,采访《平和与美棠》,再次把记忆拉回小时候,觉得平和、美棠身上的品质,正是小时候爷爷的教导,这是一种老派的朴实的修养,认真做事、用心做人,保持对一日三餐的热情。平和与美棠,他们60年相濡以沫的婚姻,中途经历过战争、文革,生离死别,但他们靠着生活的美好信念躲过了“血风腥雨”的岁月。
即使在人生如晦的日子,一方还不忘为对方省下口粮换取活命的食物,食物是生存、也是爱的媒介,一家人靠着恒久忍耐与感恩的心才没有在大时代的流变中被冲散,到最后美棠离去了,平和靠记忆,用画笔再现他们小时候受到的“一日三餐”的教养来诉说一个时代的风貌。
英雄故事、大人物的事迹故可以满足我们对历史的好奇之心,但普通人物的生活细节却藏着文化中最顽固、坚韧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养也要从孩子对待食物的态度上来养成,操练感恩,最后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本文原载于“曼话Freedom”微信号,本平台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