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与人们劳动观念的提升,不是成正比,而是形成一种悬殊的反差,让人们内心深处的物欲愈加强烈和膨胀。一个人物欲的存在并没有错,更没有什么罪。但是,上帝创造人和物都是“甚好”的,也就是说都是恰到好处的,合宜的,没有瑕疵的。就是说都是“有度”的,增一分与减一分都是对上帝创造的一种不恭,在物欲上也是这样。
而当下人们物欲的膨胀,就是超过了上帝在创造上的那个“度”,这无疑就是对上帝创造的蔑视和鄙夷,是违背上帝给人类铺展出的自然与生物规律的。
物欲的膨胀让人的劳动观念也在扭曲变形,让职场中的劳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成为被物欲所牵引和主宰的对象,利益至上,金钱至上,一切的关系似乎都变得简单了,同时也更加复杂了。简单的是,无论老板还是员工,都以利益这条标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对老板而言,能给我创造利益就是好员工;对员工来说,老板给的钱合适我就卖力气干,否则就拆毁你或者跳槽离开。复杂的是,不管员工之间,还是老板与员工之间,微笑和气只是表面上的文章,喝酒碰杯不过是逢场作戏,骨子里却都各怀心事。职场早已经演变为一个没有硝烟的的战场,既充满了各种难以抵御的挑战和诱惑,也隐藏着无以计数的机关和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出局。这里没有什么好与坏,善与恶,只有胜与败和输与赢,一切只有利益才是至尊至大的。
基督徒在这样的职场中求生存,不用说把基督信仰带向职场,或者传福音什么的,就是一但被人发现你是一个基督徒,都可能惹来一些嘲讽和鄙视,甚至侮辱。所以,一个基督徒无论在哪个职场,不要轻易显露自己基督徒的身份。除非,你在这个职场拥有了一定的权势和地位,否则被侮辱的不仅仅是你个人,更是主和教会的名。虽然我们不能轻易显露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却完全可以活出基督的样式,在劳动观念与行为上荣耀上帝。如圣经说的那样:“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西3:23)”有了这个想法,就进入到了基督信仰层面,行为上自然就显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这一劳动观念是改教家路德提出的,既所谓基督徒的“天职观”。这一观念,强调信徒融身社会,通过一生的劳动来展示对上帝的信仰和虔诚,通过现世的生活与实践来荣耀上帝。而绝不是像我们那样,只在教会里信仰和荣耀上帝,出了教会大门,一切都不存在了。天职观是依据“因信称义”的教义而来的,其中“信”的内涵饱蕴着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敬业精神,其价值是超越世俗的,因为基督徒把本身工作视为“天职”来看待的,秉持的是恪尽职守与对神的一种虔诚。
就这一点而言,也是十六世纪改教上的一个成果。新教是从天主教脱离出来的,而天主教偏重于出世的生活方式,主张把对现实社会上的一切美好都冰冻起来,崇尚“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远离社会,类似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遁世修行,而中世纪出现的修道院就是如此。而新教却与此完全相反,信仰的重心在于入世的生活方式,可以在现实中享受神赐予人类的一切恩典,什么唱歌跳舞,什么宴乐观影,都可以享受其中。同时积极投身世俗上的事务,在世俗事务上活出主的样式,完成主的使命,彰显荣耀上帝。
就像近代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说的那样:“在新教信徒们看来,时光弥足珍贵,虚度一寸光阴,就是虚度一寸为上帝的荣耀而效劳的宝贵时辰。”
基督徒在职场中应该具备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世俗劳动获取财富,但却过着节制的,有着禁欲气息的生活,控制自己对欲望的追寻,懂得勤劳和节俭,把赚得的财富投入到更多的资本积累中。由此,新教徒在通过世俗劳动之时,一方面增加上帝的荣耀,打开通往幸福的天堂之路,一方面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了自我的满足感与节制性的幸福感。也就是说,要在整个的劳动过程中,怀有一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之心,对终极生命意义的追寻之志。
这样说似乎很容易。可在现实错综复杂的事务中,将这种劳动观念坚持到底又绝非易事。如同我们唱诗赞美容易,呼喊哈利路亚容易,背诵经文容易,但真要把我们所说的落到实处,那就是比登山都难了。但作为一个基督徒,有主基督做后盾,有圣经真理给我们智慧,自然没有惧怕。因为,圣经真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囊括着整个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应对之策,尤其是约伯记、诗篇、箴言书、传道书和雅歌这五卷智慧书。
传道书有句话:“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传9:27)”机会都是来自于神的,是神赐予的恩典,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职场中,我们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求神赐予我们这个“机会”,成功了归荣耀与神,失败了就要察验我们的信仰,察验我们失败的原因,向神祈祷。真正的基督徒无论做什么,无论在哪个职场,都是既不自喜于成功,也不自馁于失败的,因为我们是在为神而作,而我们的信仰之神就隐藏在我们的劳动中,他永远在保守眷顾着我们。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