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从耶稣的神人二性再思信心:基督徒如何得胜软弱?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0月29日 10:22 |
播放

道成肉身的耶稣,来到这个世界上,取了我们人的样式,为我们的罪钉了十字架。这是我们在基督教中接受的教义。但是在这个教义中,我们却有一个明显的矛盾之处。

理智上,我们认为耶稣取了我们人的样式,有了我们人的式样,同样就有了我们的人性,因此当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面对钉十字架的痛苦,他汗滴如雨,内心挣扎,祈求上帝将这个钉十字架的任务拿去。面对即将到来的酷刑,内心恐惧乃至拒斥,这是正常的人性表现,那么采取了人样式的耶稣,他内心里同样表达了恐惧和拒斥。正是耶稣身上所表达的完整人性,他的救赎才对每个人有效。

但是,在实践和情感上,我们又拒斥了耶稣的人性,把耶稣的神性抬高到掩盖乃至抹除人性的高度。道成肉身的耶稣,在面对钉十字架的酷刑时,他不会像人类一样表现出恐惧和紧张,而是内心平静和坚定地走向十字架,即使他汗流如雨,在十字架上最后的交托,也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神性的表达,是对人类邪恶的蔑视。因此,这样一个神性的耶稣,这样一个完全不具备人性的耶稣,才值得我们去崇拜。

在普通信徒的眼里,一个有着恐惧、紧张的软弱人性的耶稣,显然与道成肉身和神性无法协调,尤其是与我们崇拜的心情无法协调,我们付诸众多感情崇拜的对象,到头来依然是一个像我们一样会恐惧害怕的人而已,这对我们来说,感情上过不去。

出于这种观念和认识,我们在平时的实践中,才把耶稣的信心放在首位,而把耶稣的行为放在次要的地位。我们总是认为,耶稣面对十字架的苦难时,内心已经有了信心,有了对上帝的信心,这信心让他在面对审判和殴打,乃至走向各各他地的时候,都没有害怕和恐惧,没有软弱和拒斥,有的是坚定信念。换句话说,耶稣是先有了信心,然后他的行为也是信心的表现。耶稣在这种观念中,被看成信心的化身。

在这种观念之下,教会实践中强调对信心的建立。走进任何一家教会书店,我们都能看到讲信心的书摆满书店,而那些讲行为的书,在孤独地处在角落里,暗自啜泣。

正是对信心的单方面的强调,让我们的灵修内容也集中的信心的操练上。关于如何操练信心,有许多成系统且复杂的理论。

这样一来,我们的信仰重点就放在信心的建立上。结果,对信心的行为却完全忽略了。

到这里,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是先有信心然后才有信心行为呢,还是先有行为,然后才建立信心?

如果我们秉着一颗真诚和客观的心灵,再一次回到福音书中,我们会看到具备完整人性的耶稣,在面临钉十字架时的复杂心态。他有恐惧,有紧张,有软弱,还有拒斥,因此他汗滴如雨,他祈求上帝把这杯拿去。所以,在大难面前,耶稣和我们一样,并没有十足的信心,也没有十足的勇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有信心的行为。

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结束之后,责备门徒睡着,没有和他一起警醒;面对彼得砍掉士兵的耳朵,他医治士兵的伤痕,并告诉彼得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最后的晚餐中,他从容安静地和门徒告别;在彼拉多的审判中,他依然平静地回答问题。在这些行动中,耶稣表达了信心的行为,虽然他内心依然恐惧和拒斥。

正是这些信心的行为,耶稣给予了门徒们信心,也成为我们信心的源泉。

从耶稣身上,我们看到不是信心产生行为,而是行为会产生信心。如果我们等到信心建立了之后,再展现信心的行为,那么我们可能这一生都无法完成信心的建造。

恐惧紧张和拒斥,这些软弱是我们人性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论怎样努力,只要我们是一个人,我们就无法摆脱这些软弱,它们内嵌在我们人性当中。因此,道成肉身的耶稣,采取了我们的样式,具备了我们人的完备人性,就会在面对十字架时表现出软弱。

我们情感上要想消灭软弱,这是无济于事,等于缘木求鱼,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教会讲信心讲了那么久,至今依然没有相应行为的原因所在。

既然软弱无法除去,那么我就要学会与软弱相处。因此,信心的建立,不是以消灭软弱为目的,而是以平常的心态看待软弱,不要被软弱掌管了自己。

那么,我们不妨从行为开始。很多时候,我们的软弱是因为我们不敢迈开第一步。当我们迈开第一步了,第二步也就不那么难了,好的开始总是给我们带来勇气和激励。当然,这期间软弱会如影随形,但是我们只要行动,把软弱当成一个朋友就可以了。

如果你身上有一个在肿瘤,需要开刀手术把肿瘤拿掉,这个时候为你主刀的医生是一位技术大咖,类似的病例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的确,我们这个时候对这个医生是充满信心的吗?显然,此时我们只能说,相信这个医生的手术成功率很高,我们依然无法做到内心没有任何顾虑地走向手术台,软弱在我们心里依然存在。即使一个普通的拔牙,我们相信没什么痛苦的门诊小手术,我们内心中的恐惧和紧张都无法根除,那么我们就不要苛求完全的信心了。

尽管我们对手术心里有着恐惧乃至拒斥,但是我们依然迈向手术台。走向手术台是行为,这行为最终击败软弱,让我们在医生的手术刀下恢复健康。

我们每天刷牙的时候,每天吃饭的时候,每天走路去上班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软弱。为什么?因为这些活动是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但是对于一个第一次刷牙的孩子,第一次走路去上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心里会产生拒斥和恐惧,这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做这件事。

所以,行动才是战胜软弱的最好方式,行动之后建立信心,就像耶稣一样,虽然内心软弱,但是却有着信心的行动。不要让信心成为我们不去行动的陷阱和借口。

见证上帝荣耀的是信心的行动,不是单纯的信心观念和感觉。因此,行动起来,让人看到耶稣的福音,这才符合耶稣的教导。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