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4年法国夏慕尼举行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以来,到2022年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冬奥会的历史已经有接近100年的时间了。目前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了尾声,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一个信息——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环保的一届冬奥会。
北京冬奥全部场馆100%使用绿电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冬奥办主任杨志东表示:“这次北京冬奥会在场馆供电上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3个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了绿电电力。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绿电,我们把北京和张家口的风电、光伏发电还有水电源源不断输送给场馆。”杨志东介绍,预计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将消耗绿电约4亿度,这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从张家口到北京有大约200公里的距离。那么绿电是怎么从张家口传送到北京的?这就不得不提2020年6月投产运行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杨志东说,它提供的绿色电能总量达到141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践行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也助力首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主电源有了,那么应急电源呢?
杨志东说,他们还研发运用了首台氢动力发电车,可以把氢能转换为电力,万一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可以应急为场馆发电,而且氢动力发电车既没有噪音也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排放,能安排在场馆内部,甚至运动员和观众身边,非常方便使用。
出行 800余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服务冬奥
氢能在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届北京冬奥会大规模使用氢能等清洁能源,交通运输领域是其中一个“重头戏”。北京冬奥会共计投入使用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是迄今为止在重大国际赛事中投入规模最大的。
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而不会产生更不会排放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在内的任何污染物,因此被称为“终极环保车”。
本届冬奥会,北京市两个赛区投入312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自冬奥会2月4日开幕以来到2月14日,累计用氢约42.04吨。
并且这些氢能源不仅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而且在氢能的制取过程中也是全程使用的“绿电”,利用由光伏、风能等所产生的“绿电”进行氢气的制取工作,实现“绿电制绿氢”。
北京冬奥会的制冰是冬奥会历史上最环保的
既然是冬奥会,那么“冰”和“雪”自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冬奥会的这些冰雪是从哪里来的呢?
可能还有一些人不知道的是,冬奥会所使用的冰雪,绝大多数都不是天然的,而是需要人工制取。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天然冰雪非常依赖于天气状况,有没有、有多少都是天说了算,而且即便有足够数量的天然冰雪,这些天然冰雪也并不符合冬奥会的要求。天然雪基本上都是粉质雪,密度比较低,质地过于松软,用天然雪搭建跳台无法保证跳台硬度也无法承受多次滑行,影响比赛的公平性,更会影响到安全性。
据了解,为了准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共新建或者改建了7座冰上场馆,共计9块冰面,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其中5块冰面使用了二氧化碳(R744)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4块冰面使用了R449A制冷剂。
为使场馆更具有环保、可持续性,北京冬奥会拿出了更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参与国家速滑馆建设的工程师宋家峰如此说。据宋家峰介绍,北京冬奥会之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从未在大型冰上场馆中使用过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可以提供70摄氏度热水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用途。相比传统制冷方式,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能效提升30%、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