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教会牧养事工应当“多彩纷呈”

作者: 王韩飞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3月11日 10:33 |
播放

教会的牧养事工包涵着诸多内容:教牧辅导、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等。而教会的牧养事工还与世俗上的心理辅导有所不同,因为教会的牧养事工不仅仅是对信徒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灵纾解,而且还要引导信徒更深地认识上帝、更深地增强信心,从而与主耶稣有深刻的联结,与主合二为一。

先情感后牧养

有的教会牧者在对信徒进行牧养的时候,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的信仰知识辅导。其实,这样的直接给予知识辅导的方式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在医护心理学里,有一种理念叫“先情感,再治疗”。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的内心必定是恐惧与无措的。首先我们应该是和他们进行情感的联结,给予他们情绪的安抚。当他们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再引导他们进行治疗。这样他们也乐于接受,也不至于使医患关系变得很僵化。

这种“先情感后治疗”的方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提出来的,而这种模式也同样适用于教会的牧养工作。“先情感”就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一种情绪的安抚、一种关系的建立,这样的温情与真挚使接下来的“后牧养”变得更加有效果,有持续力。先情感,即联络牧者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联络信徒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是“后牧养”的情感基础,也是其信心基石。

抗击疫情,刻不容援

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特殊期,教会也可以组织弟兄姐妹们参与到抗击疫情的防疫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来教导信徒。

比如,今年笔者所在教会就积极响应市委区委号召,制定严格、严谨的防疫措施,将每一项防疫操作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我们教会的一位70后牧师在疫情特殊期,主动承担起给信徒测量体温的任务,并每天到教堂屋前屋后喷洒消毒水,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将每一个防护细节做到位。,

有一天他发现在他所在的团契小组里有人有咳嗽现象,立即询问其是否有不舒服,与高风险地区人员是否有接触等,重复给他测量体温,还好体温显示正常。临别时,他还多遍叮嘱他及时去医院检查,晚上还打电话询问情况。在得知这位信徒去医院检查后无异常后,他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地。这就是小微见大义,点滴之中见牧者之责任使命。

临终关怀的奥秘

面对即将离世的危重病人,他需要有一双手可以紧紧地握着他。这双有温度的手,可以让他感觉到温暖和爱。帮助病人有尊严有安全感地面对疾病,不,应该是面对死亡,这是病人所要面对的人生最后一课,也是教会牧者所要学习的重要的一课。

临终关怀——让病人与死亡和解,让他们坦然地踏上人生的最后一程,让他们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得有尊严、有信仰,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去的是天国,让他们灵魂有皈依,见主坦然无惧。

在这里,我就要提到一个很敏感的话题,那就是癌症信徒的知情权。有些牧者和家属选择对癌症病人隐瞒病情,以此来达到平复患者情绪的目的。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癌症病人需要获得病情的知情权。

癌症病人的人生最后一程,需要一种无我的尊严感与宁静的皈依感。这就是英国心理学家哈夫洛克·埃利斯所说的:“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对文化素质高、性格坚强、有自控能力的信徒,我们可以进行全面真实的临终关怀,调动自身积极的疗愈能力。对自控能力弱的信徒,教会应采用保护性牧养态度或介于两者之间的牧养。理解同情信徒的感受,和信徒一起分析其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对其焦虑程度作出评价。

当信徒表现愤怒时,除过激行为外,不应加以限制。对信徒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牧养性联系,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

教牧养事工多彩纷呈,而对牧者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这就是我们牧者在更方面要操练、要淬炼,从而为信徒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牧养服务。

而我们平信徒也可以参与到牧养事工中来,通过培训、操练、祈祷来增强自身的信仰素质,让自己成为抚慰他人、成就他人、供应他人的活水管道。

笔者相信在牧者和信徒们的共同努力下,教会牧养事工一定可以恩上加恩、荣上加荣,成为上主最有力量的信心之见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