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近代思想史中关于上帝形象的转变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7月27日 15:15 |
播放

上帝是什么?这对于基督徒来说,可能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自接触福音之初,就要建立的信念。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仔细考量“上帝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明白,也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上帝概念,心中有不同的上帝形象。有的人心中的上帝是个慈祥的老人,有的人心中的上帝是个拯救者形象,甚至有的人心中的上帝是圣诞老人。上帝的形象的建立,并不是单单受到宗教教义和福音信息的影响,同时受到人们接受的信息、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哲学家的上帝可能更是存在本身,而对于偏远地区生活在艰苦生活中的人,上帝可能是个能让人解脱的神灵。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宗教传承直接决定了上帝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犹太人对上帝是一种务实的态度,他们并不会抽象地去思考上帝是什么的问题。《旧约》在一开始并没有否定别神,在十诫中对上帝独一性崇拜的表述,逐渐演绎出上帝其它特点。十诫第一条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因为要单独敬拜上帝,因此必须反对偶像,包括人手制造的雕像、日月星辰等有形物品,这也同样引申出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的超越性。

上帝的超越性并不是不关心世界,因此上帝在创世纪中对世界的创造,说明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工作和护理的关系。她不断创造、赐福,同时也不断进行着审判。他爱护着世界,并为那些陷入困境的以色列人提供守护和拯救,当然同时也会对那些违背与上帝所立之约的人以惩罚。因此旧约中的上帝,是创造、护理、拯救、仁慈和神秘的神。

上帝的超越和神秘,赋予上帝与人之间的不可逾越性,人不论怎样都无法抵达上帝。这带来一种困境,这种不可逾越性,让人和上帝之间有了很深的陌生。超越和神秘的神对于普通人来讲,显然无法把握,因此这样的上帝对于犹太人来说是陌生的。那么这种陌生与疏远,显然就为祭司政权提供了土壤。因此,说以色列是个神权政治,也许正是出于这个缘故。

祭司成为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祭司成为上帝命令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尽管在新约中,耶稣为我们带来另一个不同的上帝,他怜悯、公义,对上帝的信仰是心灵和诚实,而不再是祭司,但是这种上帝并没有顺利来到人间。这样的上帝在中世纪的祭司时代,并没有被传承,尽管中世纪的祭司阶层声称自己是耶稣的追随者,但是其遵循的政治结构恰是犹太人的神权政治。教皇代表的僧侣阶层左右着上帝对世界的统治特权。在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里,地上国度已经朽坏,它代表的这即将逝去并接受审判的暂时状态,而那永恒的国度必然是上帝亲自主持的天国。因此,现实的国家已经失去了维护正义和真理,并带领大家抵达幸福目标的功能,她唯一存在的目的可能除了强制大家皈依基督之外没剩下别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帝被塑造成一个忌邪、易怒的君王形象,这样的神在地上通过僧侣阶层行驶管理和审判职权,他不仅干预世俗权力,还干预这普通人的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因此在民众心里,对上帝的形象是复杂的,既是一个暴君、也是一个拯救者。

这种情况在中世纪结束和近代思想兴起之后有所改变。这种改变首先从上帝形象上开始。

近代文化的兴起,是随着人的发现开始的。这就是文艺复兴带来的新气象。人的发现意味着上帝作为君王形象的退位,他必须退出历史和世界,为个人的人格和自由提供空间。这在文艺复兴的美术作品上首先得以体现,这个时期的人物画像开始出现现实主义的色彩,再也不是抽象的线条勾勒的轮廓。每个人物的鲜活形象,意味着人开始走向台前。

随着人的发现,并逐渐走向前台,人们开始思考。理性也开始抬头。怀疑主义兴起。怀疑是思想的开始,怀疑也是独立的开始,这是人们对僧侣时代祭司权力的反抗。正是从这一点开始,笛卡尔才把怀疑作为人类理想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建构整个关于世界系统的大厦。

上帝逐渐褪去其作为大君王统治世界的色彩。随着人理性地位的兴起,甚至走得更远。上帝逐渐由台前走入幕后。上帝作为世界的创立者,不再出现人们面前,而是以世界规律的模式参与世界的工作。在自然科学上,人们开始探求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实验室里为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而兴奋着。

在上帝作为大君王的形象逐渐褪色之际,人们心里开始出现旧有世界观崩塌的焦虑。这种焦虑直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收场。实际上,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可以说重建了人们的世界观,为人们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伴随着新的世界观建立,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变革开始出现,新的文明曙光兴起。

上帝在这个时候,才开始从一个暴君的形象转变成世界背后的规律,转变成耶稣所传播的怜悯、公义的形象,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圣灵的作用和存在,才开始真正能回到耶稣说的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的时代。

实际上,耶稣在新约福音中所建立的上帝形象,在经历长达一千多年之后,才可能真正来到地上,每个人才有机会与上帝在暗处接触。上帝是什么形象?难道上帝只有一种被教义规定的形象吗?难道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吗?不然,心灵的诚实如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诚实就要被打上问候。就像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小说描述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经过洗脑之后的统一思维,那就不是思考了。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鉴,读史也是我们认清自我的途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