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勃鲁盖尔是巴洛克时期布拉班特画家,佛兰德斯美术代表人物。他是艺术世家勃鲁盖尔家族一员,老彼得·勃鲁盖尔(农民勃鲁盖尔)的次子,小扬·勃鲁盖尔的父亲,俗称“丝绒勃鲁盖尔”,因为擅长静物画被称为“花卉勃鲁盖尔”,又因他画的花卉及景观类型的天堂,又被称为"天堂布鲁盖尔”。他的作品有历史画、静物画、寓言和神话场景、风景、海景、狩猎、村庄、战斗场景和地狱场景等。
NO.01.画家生平
杨·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EIder,1568-1625),出生在布鲁塞尔市,父亲彼得·勃鲁盖尔(Peter Brueghel the Elder)是佛兰德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刻家和制图员。扬是父母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去世,十年后母亲去世,他由祖母抚养长大,并从小教培养他绘画,他从祖母那里学到了画花的技巧。
之后,他在彼得·古特金德(Peter Gutkind)的工作坊学习油画。除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他还参与艺术品的交易活动。这种气氛促使他很快地熟悉了荷兰绘画中的流派及发展趋势。扬早年表现出画作的才能和风格,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欧的绘画,1589年,扬研究了科隆和巴黎的国立绘画学校的样本。
杨·勃鲁盖尔曾在意大利定居约五年,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罗马,在那里他成为了一个由北欧艺术家组成的社区的非正式领导人。在米兰,他与红衣主教费德里科·波罗密欧结识。主教是艺术爱好者和鉴赏家,他赞赏这位年轻画家的才华。他的了大部分花卉静物画是为红衣主教画的。他们相互保持友好关系。
1606年,他获得了布鲁塞尔宫廷画家的任命。由于这个职位,他可以开办和经营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很受欢迎:顾客排队订购他的作品,艺术家们一直在寻找他的合作。以艺术收藏而闻名的布鲁格故居被称为城市地标,所有来访的大师和杰出的外国人都希望参观。
1625年,霍乱爆发在安特卫普,夺去了艺术家和他的三个儿子。工作坊传给了长子。
NO.02.画作解析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Jan Brueghel the Elder (Flemish)
在这幅小画中,祂的形象几乎消失在浓密的、多色的人群中。祂站在人群中心附近的一个乡村讲台上,被一个淡黄色的光环所识别。在祂的背后,是门全神贯注的追随者,许多不同人群都在为“真福”这样理想而分享。
在前景中,一个扭曲的吉普赛人讲述命运,一个小贩卖椒盐脆饼。在右边,远处的景色下,一个身穿长袍、头戴深色帽子的男人领着两个穿着优雅长袍的女人走向人群。
布鲁盖尔在一张薄薄的铜板上描绘了这一节日景象。坚硬的铜支架突出了作品的亮色、精细的细节和珐琅般的饰面。画家以其无与伦比的能力,将人物和风景描写得非常细致,将这幅画变成了一件宝石般的物品,以供仔细观察。
NO.03.画作背景
French and Flemish Paintings
1600-1700 (E202)
这幅画的背景来自新约“山中”的故事: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NO.04.画作意义
Henrik Olrik,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专家们普遍认为马太的“圣训”与路加简短的记述是相同的。按马太这篇圣训是在加利利的一座山上,路加是说“在一块平地上”讲的,但彼此并不矛盾。奥古斯丁 (De consensu Evangelistarum, PL 34,1100)解释的很好:祂很可是在一个山坡的平地上讲道,那平地能容纳很多的人。至于是什么山,或这块平地叫什么名字,圣史没有提及,历来对这地方的传说也不一致。而两位圣史的这篇教导是相同的:是同样的听众;都是以八福开始;道理的本质相同;结论也相同。
“圣训”是祂全部宣讲中的精华之一,如奥古斯丁所说(De sermone Christi in monte, 34, PL 1229-1230):凡热心默想马太所记的这篇教导的,会获得有关良好风化,及教友生活的典型;因此,这篇教导可以说是信仰的大宪章,因为教会的许多应信应守的事,都是依据这篇教导中的大原则。所以这篇圣训的总旨是:祂来是为在世上建立……。
如此说来,这个精神是相反旧约的律法?不是,因为祂不是来废除律法,而是来成全,使之因这新精神成为有生命的律法。这新精神要人善良、大量、忠直、纯朴,尤其诚实、明智和积极的博爱。一切都要建立在爱的观点上……(St. Augustinus, PL 34, 1231)。
从这些“福”中即可看出祂的新精神与犹太人的精神具有天壤之别。——八福之后一小段,与上下不很紧凑,是论追随者与世上的关系。随后论新精神完成旧律法的各种例子。以后论反对外表和伪善的那种新精神:即在施舍上的新精神;在祈求上的新精神。而这些精神为俗世生活中提供给我们的“财富是幸福的源泉”标准格格不入。作为追随祂的人,我们的挑战和喜乐正在于勇敢地选择”真”福而拒绝“假”福,如此,才能活出祂所教导的新精神。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