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已经过去,很多人已经重新开始回归正常的工作节奏,也还有一些人依然在老家,不忍心和已经逐渐年迈的父母分别。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工作和父母仿佛成为了一对死敌,我们只能够选择其中一个,“父母在,不远游。”已经越来越成为故去的历史,为了工作和事业,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暂时放下父母,奔赴远方。那么,我们应当看待“别离”呢?圣书又是如何看待“别离”的呢?
腓利门书是新约圣书中仅有的一封个人书信,使徒保罗通过这封写给腓利门的书信,给我们作了关于如何看待“别离”的正确注解。
腓利门是歌罗西教会中一名蓄奴的信徒, 并且他很有可能是保罗带领归主的。 而阿尼西母原本是腓利门的奴隶,但是后来潜逃到了罗马。在罗马阿尼西母结识了保罗,因而归信基督。保罗和阿尼西母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或许是保罗发现了阿尼西母曾经是腓利门的奴隶的事实,如今保罗依依不舍地打发阿尼西母回到了腓利门的家中。
保罗为着逃奴阿尼西母的问题专门致书腓利门。根据当时的罗马帝国法律,逃奴应该被判处死刑。在腓利门书当中,保罗特别为着阿尼西母的缘故向腓利门求情,请求他宽宏大量地收纳阿尼西母,把他当作一位主内弟兄和保罗的同伴看待,用爱心接纳他,如同接纳保罗本人一 样。
事情基本上就是这么个事情。但是使徒保罗看待阿尼西母从腓利门家里逃跑的事情的视角却让我们深感吃惊,因为他是这么看待的——他(阿尼西母)暂时离开你(腓利门),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
以前,阿尼西母是腓利门的奴隶。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作为奴隶主的腓利门只能够得着阿尼西姆这个人,却得不着阿尼西姆的心。所以,阿尼西姆一旦得到了逃跑的机会,马上就逃跑了,而且很有可能在逃跑的时候还偷了一些腓利门的钱财,连人带钱一起跑了。那个时候的腓利门想必是很绝望的,这一跑出去,估计以后就再也见不到阿尼西姆这个人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阿尼西姆跑来跑去,最后居然跑到了罗马,而且还在罗马认识了保罗,并妻儿在保罗的带领之下归信了耶稣基督,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而腓利门早在阿尼西姆成为基督徒之前就已经归信了耶稣基督。虽然这两个人曾经一个人是奴隶,一个人是奴隶主,然而现在他们却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基督徒。就此,阿尼西姆和腓利门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以前的从属身份改变成为了现在的弟兄身份,因为天底下所有基督徒皆为亲爱的弟兄姊妹。
当保罗发现了阿尼西母曾经是腓利门的奴隶以后,就依依不舍地打发阿尼西母回到了腓利门的家中。并且给腓利门写信说,他(阿尼西母)暂时离开你(腓利门),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
保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阿尼西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或者说阿尼西姆和腓利门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以前的从属身份改变成为了现在的弟兄身份。因此,在之前腓利门曾经以奴隶主的身份暂时性的拥有过阿尼西姆,可是现在腓利门以主内弟兄的身份永远的得着了同为主内弟兄的阿尼西姆。
不仅仅是腓利门和阿尼西姆,今天的我们其实在很多的时候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比如当我们纠结于与父母分别,奔赴远方的时候。逐渐长大成熟的我们害怕离开,不愿意与父母分离,想要待在父母身边很好的孝敬他们。这样的出发点可以说固然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很可能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上帝的旨意究竟如何,在这件事情当中,我们有没有去寻求上帝的旨意,如果有上帝的旨意的话,那么上帝的旨意又是怎样的呢?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比喻一段时间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别人。就连不认识上帝的世界上的人们常常都是这样,一段时间不见,人就变得很不一样,更何况是在主耶稣基督里面不断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人们呢?我们在基督里面不断的效法主,不断的更新自己,不断的更像基督。
上帝在信实地带领我们,同样的,上帝也在信实地带领我们的父母和家人。让我们彼此在经历许多“别离”之后,不断地见证对方的改变和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上的人们常常总是用悲观的视角来看待“别离”。然而对于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却大可不必如此,因为总是会有更新,总是会有成长,总是经历改变。我们或许常常会与父母、家人分别,然而暂时的分别,或者是叫我们永远得着彼此。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