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基督徒会常常苦恼于:“为什么我自己只有在教会里聚会时才会有力量、平安和盼望。而当我离开了教会,就会容易软弱,容易随波逐流。”面对这种普遍性的挣扎,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信仰中,你是否拥有持续不断地敬畏上帝的生命与性情?”
认真追求基督信仰的人,都会知道信仰生活化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如何将你所听的真道,所信的那位上帝的教导在生活中活出来,是信仰路上最真实的课题。初代教会那些委身基督的人,之所以被邻舍叫做“基督徒”,正是因为当时的他们在生活中活出了基督的生命,因此得到了美好的见证。今日,为何许多基督徒感受到信仰生活化会很挑战,究竟难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生命中常常缺少敬畏上帝这一点,是阻碍信仰生活化的主要障碍。因缺少敬畏上帝,就会被骄傲、欺骗和懒惰等罪所束缚与辖制。离开聚会的环境后,罪的势力可以让人依然我行我素。由此可见,敬畏上帝是信仰来到生活化的根基与磐石,也是信仰走向生活化的难处之所在。
何为敬畏?
提到敬畏,我们很容易把它和惧怕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截然不同。敬畏是因为一个人他从心里确信对方是圣洁的、尊荣的、有爱的,因此,我甘心地臣服在这位上帝或者一个人面前,它是一种不含因犯罪而惧怕的高尚感情(生命)。而惧怕可以是因为我知道对方比我强势,比我有权力,比我有背景等,从而从理性和生理本能等层面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
旧约时代中,“敬畏”是指以色列人对上帝有分别为圣的心,而新约时代,“敬畏”是由心而发的对上帝的尊崇与敬爱。圣书说,敬畏是一切智慧、知识的开端。敬畏让人有大智慧,同时智慧会给人方法和意志力。
阻拦我们建立敬畏之心的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拥有敬畏生命的第一个拦阻是无知,也就是我们不认识或对上帝的属性认识不全备。也许一个人从信仰开始到随后的许多年里,他在教会里听到的圣书的信息,都是在讲“耶稣爱你”福利式的信息,没有听过上帝同样是公义、审判人和世界的一位。因此,无法建立对上帝真实的敬畏。
第二,人困在拜偶像的模式里与上帝建立关系。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一个信仰,更多是出于以自己为中心的需要,因为需要所以找到一位可以满足自己的上帝。得到那份需要后,也很容易忘记上帝,不希望与这位上帝建立一种委身与被主宰的关系。这种拜偶像的思维模式是无法与上帝建立真实的敬畏的关系。
第三,查看我们不少中国人成长的家庭文化土壤里,其实在很大一部分的家庭里因父亲角色和教育的缺失,孩子缺少对敬畏的体验与培养, 更多是活在一种父式权威的惧怕中。因此,如果一个人在家庭里,可以自然看到父亲的圣洁、友爱和尊荣,他/她就会自然体验到敬畏父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反之,缺乏这种体验的人,在信仰中,也很难建立与天父的敬畏关系。
建立敬畏的益处与价值
其实,我们需要明确信仰是一种真实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理论与精神寄托。信仰当中若是失去对上帝的敬畏,那么就是我们生命变质败坏的开端。有时候很多属世的解读认为,越是虔诚的人越是反智,但是上帝告诉我们,当你越敬畏祂,越是能够得着由上帝而来的真正智慧,这是我们得着智慧的开端。在当今时代,人们常常将科学与信仰对立,认为它们相互矛盾,更有甚者认为信仰就不能学习科学知识。但是,上帝告诉我们,若是带着敬畏上帝的心去努力学习更多知识的话,上帝会将更大的恩赐赐给我们,以更好帮助世界向着上帝的国度发展。
失去敬畏的表现——骄傲
第一方面,人失去敬畏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骄傲自义,以自我为中心,抬高自我,轻看藐视上帝和他人。人的骄傲隐藏得很深,不仅是自傲,自卑自责同样是骄傲,只是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自己,从而轻看了上帝看我们为宝贵的祝福,这同样是缺乏敬畏的表现。
失去敬畏的表现——欺骗
第二方面,若是失去向着上帝的敬畏的话,就会常常用各样谎言,在上帝面前隐藏掩盖自己的罪孽与软弱。我们常常习惯用伪装去赢得上帝和他人的认同与接纳,但是这就会为我们带来无限的重担。而这欺骗归根结底就是对上帝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有着许多的不确信,进而有许多无端的忧虑与恐惧。活出在上帝面前的诚实正直并不容易,所以要借着灵修祷告,努力争战,祈求圣灵帮助同行,破除自己的小信与撒旦的谎言,真正回到父神的面前。
失去敬畏的表现——懒惰
懒惰并不仅是行为层面的,而是属灵层面的懈怠与退缩。我们为何退缩?实际是对前路的无端畏惧,从而不敢尝试水深之处,不敢迎接呼召旨意,但是,上帝向着我们的带领是信实的,是满有够用预备与恩典同在的。所以,真正在上帝面前不懒惰的人是不会随便以自我为审判者,轻看身边任何一个与上帝的真理与爱联合的时机,而是会抓住任何一个微小的上帝做工通道,迎接更大的祝福。
敬畏的生命从爱上帝开始
敬畏上帝的智慧应当是一生的道路,不论是信仰初期,还是后期,我们总要保持对上帝的公义与慈爱有足够的敬畏与尊重。这敬畏并非出于律法的要求,而是出于由上帝而来的爱自然激发出来的高尚的情感,从而带着心甘情愿的心去遵行上帝的旨意,以宝贵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个灵魂,让信仰能够走进生活,活出圣洁自守的生活,也进而影响更多灵魂,共同成为合上帝心意的宝贵圣徒。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