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笔者在神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讲到了福音书中的神迹。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们说,若你们在未来的牧会生涯中,不曾遇见过神迹,那就必须反省你们牧会的时候是否有真正的倚靠耶稣基督。对一位老师来说,做研究或讲课必须用理性思考,而神迹却是几乎完全相反,往往彻底超越了人的理性思维与传统经验。因此,相信神迹这件事,想要让神学老师讲出来,那么他必然认为他所相信的上帝即使可以用理性思考谈论,但同时却又是超越人类理性的存在。
从现代人的理性与科学来看,许多人包括一些基督徒都认为圣经中的神迹可能只是一种象征,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同样的,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上体会到神迹或者听到有人分享神迹的时候,许多基督徒第一个想法也是“这是真的假的?”,想要透过理性或科学来证明神迹是真或是假、可能或是不可能。
不过,既然谈到神迹往往是超越人的经验和理性,怎么可能用理性或经验来证明呢?当然,我们不能期待上帝在各样的事情上,都用超越理性和经验的神迹让人体会祂在人身上的作为。许多时候,上帝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祂的同在,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却不能因此否定发生神迹的可能性。
以约翰福音所记载的神迹为例。约翰福音所记载的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是把水变成酒,透过这个神迹我们可以讨论基督徒应当如何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神迹。这个神迹是发生在耶稣、祂的母亲与门徒们受邀参加的一场婚宴当中。婚宴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主人预备好的酒全都喝光了,于是耶稣就吩咐人将六个水缸的水倒满,再次从水缸舀出来的水就变成酒了。
许多人在解释这个故事时,绕过了把水变成酒的神迹本身,试图用当时的传统或待客之道来解释这段经文。只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个故事,神迹就是神迹,无法躲避这是约翰福音所记录的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
然而,我们不能误以为第一世纪的人比一定会比现代人更能够接受神迹。在这个故事中,那位管宴席的负责人对好酒突然间的出现感到十分疑惑,他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到在场行神迹的耶稣,而是认为是新郎对待客人的热情,认为主人居然把这么好的酒都舍得拿出来待客。管宴席的质疑是是主人没有按照当时所认定的待客之道和惯例,也就是先拿出好酒,等到客人们都喝得差不多了再拿出普通的酒,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神迹。而知道并且相信耶稣所行的神迹的,是耶稣的门徒,他们信祂、跟随祂,并在这神迹中显明了耶稣的荣耀。
把水变成酒的神迹中,酒不只是好酒,更是丰盛的、超越人所求所想的。神迹总是跨越了人的某种极大的界限,让许多事因着上帝的介入而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笔者也听过许多长辈讲以前他们所经历的众多神迹——开上百人的布道会,一袋面吃了一个礼拜;人从三楼摔下,祷告后没有任何大碍;多年不孕不育的夫妻,一经祷告,后来生了一对双胞胎……也许这些事对当下许多信心软弱的人而言,会觉得不科学、不可思议、不敢相信,但对于那些经历过的人、见证过的人,却是历历在目、真实确信。所以,我们不能用现代人质疑的眼光和所谓的科学经验来看待神迹奇事,要从信心的角度去聆听,去思考,即使没有经历过,也不要轻易地否认神迹的存在与可信度。
我们必须认清楚一个事实——神迹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而不是为了显明人的作为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各样的事情来寻找神迹,好让我们可以更加信靠上帝,并且专一跟随耶稣。神迹是为了证明上帝必然介入我们的生命中,让我们得着丰盛,让我们生活得着转变,也让我们生命充满许多超越理性、经验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否认神迹的存在,就如同上面所提到的,我们也要提醒自己,若我们的生命中从来没有经历神迹,那就要反省自己的生命是否真正在倚靠耶稣基督!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