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微信

当孝敬父母不是命令,是爱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4月29日 21:22 |
播放

人生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会让人悔恨终生,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上个月我大姨夫去世,真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也带给我很深的提醒,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孝敬父母。

我大姨夫从家被送到医院,全程我都陪在我表哥的旁边,当医生下达死亡通知那一刻,我亲眼看着我表哥瘫软在地上。是悲伤、是绝望、是无助......一切都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会呕吐,以前没有经历的时候我并不相信,但是看着我表哥的状态时,我相信了。

悲伤吗?真的悲伤。去买骨灰盒、去注销户口本、去注销银行卡......看着表哥的身影,就感觉他好像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一般。前两天和他聊天,我问他说:“你心里有遗憾吗?”他说:“没有遗憾是假的,在此之前,我总以为自己还有机会带着他们去玩、去旅游、去享受一下生活,但是现在所有的机会都消失了。”

人到中年,不自觉会发现距离死亡好像更近一步,因为发现死亡总在不觉中夺走身边的人。

我曾经以为上帝吩咐人“当孝敬父母”这只是一种律法的要求,让人行正直的道路而已。但透过我表哥的感受,我深深的发现,上帝让人去孝敬父母,也是为了活着的人在人生中不留下遗憾、不留下悔恨和亏欠。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学生刚毕业,父母却因为过度劳累身体有病,然后就去世了。那对于这个学生而言会有多大的悔恨呢?会不会埋怨自己没有早点工作?会不会陷入自我的怀疑之中,以至于人生充满阴郁?

如果这个学生平时对父母都还孝顺,那自然是极好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平时还和父母大吵大闹,那有一天父母忽然离开他,他是否会悔恨终生呢?

所以,细细想来“当孝敬父母”这是上帝对人一生的爱。

“孝敬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和想法。正如老话讲“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至今记得姥姥卧病在床的样子,从我上高中开始,我姥姥就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舅舅、姨姨因为我姥姥的赡养问题确实产生了很多争执,但是最终姥姥住在了大舅家里,我母亲每天都去伺候她。

前后十多年的时间,我母亲除了及特殊情况之外,都去照顾姥姥。周围的邻居、亲戚都说我母亲做得足够了,但是当姥姥去世之后,母亲依然有很多遗憾,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到。

当我问母亲说:“为什么当其他人都在争财产的时候,你只想去照顾老人呢?”母亲说:“因为我是基督徒,孝敬父母是上帝喜悦的事情”。这话是不错的,因为是基督徒,所以思想、行为、追求,与外邦人有着本质的区别。非基督徒看中的是老人的财产,但基督徒更看重上帝的荣耀。

当基督徒以一颗服事上帝的心、以一颗走十字架道路的心,去孝敬父母的时候,或许一切的“不容易”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谈到孝敬父母,我想说的另外一点,就是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和机会。

人在健康活着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会永远存在,殊不知我们每一天都在靠近死亡。对我们父母而言其实也是一样,我们并不知道上帝给我我们多少机会,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有限的机会,去做该做的事情,以至于人生不留亏欠和遗憾。

所以,要抓住机会去孝敬父母,在每一天中尽量做父母喜悦的事情,在真理中顺服父母,不去忤逆父母的意思;虽然父母的年龄渐渐变大,头脑也渐渐变得缓慢,但是我们却要学习去接纳、去包容、去理解;也许我们在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甚至也明白很多,但是依然能谦卑在父母的面前,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有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始终是个孩子,当父母离开我们的时候,或许我们就不得不变成“大人”了。所以,珍惜和父母每一次的相处,关注父母的健康,给父母预备所需用的物品,这都是做子女应该做的。

我没敢问表哥说:“如果大姨夫活过来,你再有一次机会和他相处,你会怎么办?”因为美好的梦幻,一旦破灭将会带来更加漆黑的黑暗。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姨夫再一次活过来,表哥一定会把自己能想到的孝敬方式,都用在大姨夫的身上。

只是一切有没有机会了。

愿我们记得书上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Josh Appel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