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督徒来说,传福音是一件必要但却又相当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当我们一想到要向不信主的人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的时候,或许我们就开始心生怯意了。虽然这是我们作为基督徒所坚信的真理,但是绝大多数不是基督徒的人们几乎完全无法理解:明明没有犯罪,为什么你们基督教却硬要说人是有罪的呢?别说是不信仰的人了,就算是一些基督徒都有这个方面的困惑。
关于罪的问题,我们看看施洗约翰是怎么说的。当时,有人对施洗约翰的角色有所疑惑,约翰清楚地告诉人,他不是基督,而是接受他洗礼的那位耶稣才是基督。约翰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掉世人罪孽的!”这段熟悉的经文,清楚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可以让有罪的人得着救赎。
不过,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施洗约翰说耶稣来是要除掉世人的罪,这里的“罪”在原文中是单数,而不是复数。对于圣经希腊文原文来说,许多罪(复数)的意思是个人无论是道德上或法律上所做不好或犯罪的行为。而罪(单数)的意思却不是不好或犯罪的行为,而是与上帝之间破碎的关系。而这就是当基督徒强调世人都犯了罪,会让人误解甚至让人拒绝福音的关键之所在。
对于大部分人甚至于许多基督徒来说,往往都会误以为“罪”指的是个人的“行为”。只能说,这实在是人们对于“罪”的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基督教信仰所谈到的罪应该是聚焦在与上帝的关系,而非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当然,一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一定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言行举止却不是评断是否有罪的标准。更确切地说,若是一个人与上帝有亲密、和好的关系,便会影响到他的言行举止,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会很自然地体现出这个人和上帝之间有着亲密、和好的关系。因此,一个人想要生命有所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进而就会自然地改变他的言行举止。
就如同,当施洗约翰的两位门徒因着约翰的见证而开始跟随耶稣的时候,这两位门徒问耶稣说“拉比,你住在哪里?”“住在”的原文不只是居住的地方,而是常常用在谈论上帝、耶稣和圣灵彼此之间的永久关系,也谈论三一上帝与人彼此之间的永久关系。也就是说这两位门徒的问题中,他们更想要知道的是:怎么才能够和耶稣建立一个永久的关系?这证实了,当这两位门徒来跟随耶稣的时候,他们是带着罪来跟随耶稣。那么,他们怎么在跟随耶稣的时候除掉罪呢?
就好像,耶稣接纳他们来跟随祂,不是看他们的行为举止,也没有看他们的人品特质,而只是因为他们愿意来跟随祂,并且透过问耶稣住在哪里,表达出他们想要与耶稣同住,也就是透过与上帝建立永久的关系而除掉他们的罪。最终,耶稣带他们去看了祂所住的地方。在这之后,两名门徒开始与耶稣同住。我们可以说,他们的罪将要被除掉,因为他们开始着手建立与耶稣永久的关系。
回到我们自己的生命中,虽然我们早就透过信靠上帝,我们的罪已经得到了赦免。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有预备好要与三一上帝建立永久的关系吗?还是说,我们敬拜上帝、信靠上帝,只是为了求一个心安,好像自己的罪已经被除掉了呢?
其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当自己的审判官,无论这个人是牧师、长老还是执事,任何人都不可以。这是因为,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只有上帝知道,也只有我们自己的心里知道。纵使我们想要透过外在的行为和热心来敬拜上帝、服事上帝,然后我们无论是乐捐还是奉献都不落人后,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我们的罪真的被除掉了。只有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聚焦在与上帝的关系时,才能除掉我们里面远离上帝的罪,进而得着被耶稣的宝血救赎的生命。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