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喝酒的问题,是家长们常常会遇见的事情。而且在今天的社会文化的加持下,更是将这样的问题推到了更多基督徒家长的面前。
我亲眼见过、亲耳听过一些大学生说“我们不得不学习酒桌的文化”,因为今天的职场生活、社交领域好像都充满了酒桌文化。所以一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模仿这样的行为。
当然,再有就是受到一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能够喝酒的时候,就证明自己是一个成熟的人,就证明自己长大了,所以很多孩子羡慕成年人喝酒的行为。
但我们必须清楚,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清楚地禁止未成年人饮酒,而且这个禁止并不是口头上说一说,而是从法律层面有实际的惩治措施。
单单以我们邻国日本为例,1925年,日本颁布了《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法》,明确规定未满20岁的青少年不得饮酒。尽管日本的成年年龄已下调至18岁,但饮酒的法定年龄仍为20岁。
此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应制止其饮酒,酒类销售商店和饮食店必须采取措施确认顾客的年龄,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或提供含酒精饮料,违反规定的营业者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没收酒类制品、吊销销售许可证,甚至罚款。
就连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在1988年各个州全部立法设立了21岁为最小法定饮酒年龄。《美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饮酒”规定了双重的法律责任,一方面会严惩违法商家,另一方面又针对未成年人和其监护人实施严厉惩罚。
那为什么要从国家层面对未成年禁酒呢?
因为客观来说,酒的确能带给人不良的伤害和影响,而能恰当饮酒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我们从圣书中看两个因为醉酒而产生的故事吧。
第一个是挪亚的故事,圣书记载:“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迦南的父亲含,看见他父亲赤身,就到外边告诉他两个弟兄。于是闪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进去,给他父亲盖上,他们背着脸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见,人因为醉酒而暴露了自己的羞耻。自己赤身裸体,却浑然不知。当然,相信我们在今天也听到过一些事,叫做“捡尸”,这并不是说真的捡起尸体,而是说,一些人在酒吧、KTV醉酒之后,跌跌撞撞出来了,然后一些人就将这些醉酒的男子、女子“捡”起来,然后带到其他的地方,对其发生性侵的事情。甚至有些就发生在公园,或者偏僻的地方。
这就是人将自己的羞耻,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众人面前,最终自己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了伤害却全然不知。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罗得的故事,书中这样记载:“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无人按着世上的常规进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可以叫父亲喝酒,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他存留后裔。’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大女儿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第二天,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昨夜与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进去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父亲存留后裔。’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女儿起来与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
这段经文,就更让人看见醉酒之后的一个结果是,人做了什么事情,自己竟然完全都不知道、不清楚。罗得在醉酒之后,和自己的女儿发生了淫乱的事情,但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人醉酒之后的可怕之处。自己在他人的影响之下做了什么事情、说了什么话语,自己完全不知道。可能有的人认为,能一起吃饭、一起喝酒的人都是兄弟,是最好的朋友。但是殊不知可能伤害我们最深的人也就是与我们同桌吃饭的人。
正如书上说“同桌吃饭的人用脚踢我的头”,可见,当人醉酒,然后将自己陷入完全失去保护的状态时,这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箴言书中记载:“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说,浓酒在那里也不相宜。恐怕喝了就忘记律例,颠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这里说得很清楚,君王不宜喝酒,因为喝酒容易让他忘记律法。他本应成为万民的榜样,所以不该如此。喝浓酒,也就是说醉酒,更是不应该,因为这样会让人颠倒是非、胡作非为。
可见,无论是清酒还是浓酒,凡是让我们的行为进入放纵、懈怠的事情,我们都不可以去做,因为我们要清楚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当然,有一些成年的基督徒会问:“那我一点儿也不可以喝酒吗?”
如果人能恰如其分地使用酒,行为上也没有任何偏差,也并无不可。但是我们看见更多的则是很多人喝酒之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既然是这样,就干脆不要喝酒。
对于少年人而言,就要清楚且严格地告诉他们“禁止饮酒”。
当然,我们在职场中,可能会面对喝酒的试探。比如同事聚餐时,一起吃饭时,这些场合好像免不了要喝酒。
我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地遇见过一些弟兄在入职的时候,或者与同事交往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自己是基督徒,或者明确表明“我不喝酒”,这样当到了饭桌上的时候,大家也不会劝自己喝酒。
有些得胜,是需要自己在上帝面前付代价的。否则,成为一个整日醉酒的基督徒,也是很可怜的事情。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