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今年主题“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 有句古老的谚语说:“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而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他们也同样是获诺贝尔奖比例最高的民族,这便与他们的读书习惯息息相关。
犹太人爱读书传统
犹太人把读书作为传承教育、传统、知识的手段,被誉为“读书的民族”、“教育的民族”、“记忆的民族”以及“学习和思考的民族”。他们把智慧看作比珍珠宝石更为宝贵,如上帝通过圣经所教导他们的,“因为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箴8:11)。
古往今来,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在犹太人中见面也传承着非常美好的读书的传统:
书甜如蜜———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甜如蜜。
死人也读书———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读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书橱放在床上首———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的上首。要是把书橱放在了床的下首,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精通犹太法典者不缴税———在古代的犹太社会里,凡是被称为“他尔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犹太法典者,都不必缴税。因为大家认为这些人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让他们缴税。
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犹太人不仅重视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在实践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让知识变为财富。犹太人把仅有一肚子书本知识,而不能将知识用于实践的人称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
犹太人爱读书的文化
据介绍,以色列实行文化开放政策,书店里各种观点,各种版本的图书、报刊一应俱全,在街头的报亭里可以买到头天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西方国 家的大报,在有的书店里还可以买到《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色列全国有29家报纸,分别用15种文字出版,出版刊物890种。据统计,以色列人 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冠。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
看报纸收听新闻,已成为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人笑谈:以色列人买报纸比买面包积极。这一点,可以从最新消息报日发行40万份(124版)、周末发行70万份(360—400版)得到佐证。在只有500万人口的以色列,这样的发行量的确很能说明问题。以色列的书 刊价格非常昂贵,每份报纸售价6美元,订一份报纸每月需要100多美元,而普通以色列人对订阅报刊却十分慷慨大方,每家每年都要订阅好几份报刊。在犹太人 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
由于热爱读书学习,喜欢钻研问题,不管在欧美各国还是在以色列,犹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都很高。在全世界,犹太人中如爱因斯坦一样的世界级的杰出科学家很多。据统计,诺贝尔奖颁发100多年来,根据1995年的统计,全世界共有犹太 人1282万,犹太人虽然只占全球人口的0.23%,但是在20世纪64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却有121位,比例却高达18.5%,获奖人数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读书看报是犹太人的习惯,凡是到过以色列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里的人对于读书求知的热情,体验到这个民族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