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从“美国教会单身团契”思考:中国教会如何牧养特色小组?

作者: 任希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10月11日 02:00 |
播放

中国有的教会在开设各种“特色团契”,牧养这样团契是否存在困难呢?《领袖期刊》刊登一篇讨论教会单身事工的文章,作者总结他多年的牧养经验后所得出一个结论,也许对于中国教会的特色小组牧养带来些许帮助。

亚当·斯塔特米勒是加州卡尔斯巴德北岸加略山教会的副牧师。在文章中,他引用了美国有些教会成立单身团契进行了讨论,他罗列这其中的一些现象问题,如:分开牧养的观念易让这些人在小组中被孤立出来,无法得到长期并完整情感支持;实际上,除了少数有独身恩赐的人外,单身者本身并不想参加单身事工。他们一般很感激这类小组的成立,并认为可以短期逗留,但绝不想长期委身参与。

在美国教会,许多单身人士来参与单身小组有这样一个现象:是要满足感情上的需要,或渴望寻找生命伴侣,如得不到想要的,最终都会离开到别处寻觅。

许多只限于单身人士参与的小组,常有情绪不稳的情况,更需要设有“复康小组”跟进。事工负责人会探讨单身人士最关心的课题,如孤单、财政、约会等。这类小组很多时被情绪不稳定者主导讨论分享,也吓怕了情绪稳定的组员不敢再去,牧者也忙于作“扑火”的工作。正因如此,教会里的单身人士,有时也会被不公平地定型为情绪有需要的人,甚或以为全组都有缺陷。

在中国的教会现在神也兴起了各种特色小组,如婚外恋辅导小组、海归小组、单身团契、律师小组等等。这些小组人员往往具有职业、经历等某一方面的共同点。如何带领这些小组,成为了教会治理中的一个新课题。

不可否认,特色小组一旦牧养成功,会成为教会的一股积极力量,并且在社会上也可以荣神益人。但这些小组的牧养也往往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能一概而论,套用统一公式。

从美国单身小组的例子来看,亚当牧师认为教会关心特色人群是合情理的,但却绝对不能偏离与核心门徒训练直接相关的主题,如信望爱、事奉及教会团体生活。

只有基督的爱成为小组的更新支柱,效法基督,践行神的话语,才能够让小组成员稳固成长。

前面提到美国单身小组有情绪不稳的情况,为什么呢?这取决于社会整体偏高的离婚率,离婚带来的情绪创伤让小组成员亟需得到教会的支持与帮助。而情感创伤的人在说话和行为上与平日不同,再加上有小部分单身人士缺乏社交技巧或社交限制,如此组合走在一起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小组。

因此,另外一个议题摆在牧者面前:在中国,如何保持你的特色团契、特色小组中人群的情绪稳定。不见得所有的小组都存在离婚而单身的基督徒,但在现今中国社会,各种压力的堆积、世俗主义侵袭、家庭经营压力等无疑都在考验教会牧养的水平。每个组员都在面临着他们这个团体所特别面临的问题,如处理配偶婚姻出轨、海归人群如何融入本地、律师小组如何更新行业潜规则等……

毫无疑问,小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教会的稳定性。在特色小组牧养上,中国教会任重而道远。

在《领袖期刊》中,作者亚当牧师总结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永远不要因为特殊小组的存在而把他们分别对待,要如对待平信徒般尊重他们。小组的最终目的是把他们融入到教会的整个群体之中,当小组出状况的时候,不应把他们视为失败或有问题的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