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神创造天地。”这短短的七个字,构成了圣经简短有力的第一句话,也神圣庄严的宣告了上帝造世这个伟大的事实,由此所展开的《创世纪》1-2章用美妙的语言记录了上帝最初创造世界的过程,蕴含着基督教最重要的创造论内容。
日前,一场神学公开课《创造的启示》在北京举行。中基神学院的本土教师、吴大卫博士藉着2个小时的分享让在场30多位弟兄姐妹领略了基督教美好而深刻的创造论。
学习基督教的创造论,并非只是涨涨知识、拓展眼界而已,吴博士说到,它其实对当下我们的现实和生活都有着非常实用而重大的意义,因为他会让你更加明白“何为人”、“你到底是谁”,“你的人生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到底该如何生活?”
他举出自己的见证说,他大学之前的人生目标就是考上国内一流大学,可后来真考上之后反而心灵更加虚无,不仅仅他,时下许多人以前也是认定人生只要有了钱,人生答案也就会更明朗,但反而真的有钱后发现人生更加空虚无目标。“唯有知道人是谁,才能谈论人怎么生活。”
公开课上,吴博士谈到了创造论中多个话题,比如人的本质、神的属性、神的创造、神的计划等等,并指出这些对于现实和生活的意义,比如基督教的伦理核心、基督徒的使命等等,内容丰富。
为使读者从中受造,本站编辑对课上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大家共享。
人的问题和神有何关系?——认识神,才能认识人
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并非是吃和住,而是生和死。我们的先人孔子只是谈了生与活的问题,没有谈死的问题。也许他觉得“活”都还没有解决,“死”就撇在一边了。所以,孔子只是谈了生和活的小问题,生与死的大问题却没有回答。但是人却解决不了对自身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死的问题。可以说,人生最大的问题已经超出人的问题,成为神的问题。
其实,圣经就是围绕着人的“生”与“死”的问题而展开。创世纪前面几章中,描述了人在生与死的交叉路口的徘徊。神创造人时,人的本分是顺着神而生活、遵行上帝的旨意、重复上帝的行为和品德。我们的品德和行为应带出上帝的品德与行为。这样我们有必要首先懂得神的行为和品德是什么,也就是认识这位创造自己的上帝。
神的行为对于人类是恩典,神的品德就是爱。我们信耶稣就需要像耶稣一样生活,努力实践他的恩典和爱。基督教的伦理很简单——基督徒的生活应该像基督一样,就像耶稣基督在你里面活着,这是基督徒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的实在不代表我们的实在,而是体现耶稣基督的实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生活中要完完全全关注神的旨意,在这地上重置神的秩序,使这个世界重新属于上帝。
人到底是谁?——人是神的形象,神的形象最根本是爱
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人是高级动物”,这是不少人的认识,但遗憾的是,即使比动物高级,那也无非只是动物而已;基督教则认为人是神的形象,基督教不是把人和动物相比,而是把人和神相比,圣经《创世纪》记载了神照着他的形象造人——人是神的形象。
那神的形象是什么?这个有几千年的讨论觉得人里面所动物没有的那部分就是神的形象,所以有人认为是理性、人格、语言….但什么是神的形象中最本质的?上帝的爱。这个宇宙最根本的原理和价值就是爱。
神的形象不应该以一种个体性的理解。有不少古代的神学家因为是男性,更多是用男性视角来理解上帝的,比如常常用“理性、威严”等等形容词来谈对上帝的理解,这些形容词很多是对男性的形容词,很少用“怜悯、同情”的等女性色彩的形容词来描述上帝,特别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认为“仁”比“爱”高,反而把爱看做情感性的认为是低层次的,但基督教讲上帝的爱时,它就含有非常深远并且丰富的意思,上帝的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并且深化理解。
神的爱是什么?——“把我给你”是最大的爱, 拥有创造价值
上帝的最根本的属性是爱。那爱是什么?首先,爱有爱的对象,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为别人舍己不是目的,帮助到别人才是目的——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是爱的内容。
那怎么帮别人解决问题呢?把我给你。爱是什么,爱是走出自己进入别人,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所有的爱都是为自己,甚至做好事也是为自己,我们始终跳不出自我中心。圣经讲的爱是要超越自我、走出自我。走出自我(ego),其实也是不断扩大自我(self)的过程。爱也是一种走出自我而走进别人的一种能力,你要领会别人的感受、情绪等。爱让自己成为满足别人需要的供给者。
基督教三位一体论中,有很强的这种爱的体现。传统的神学比较强调三位一体的存在方式,但最近的神学更加关注三位一体位格之间的关系。
圣经中耶稣说,“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这是一种“互为里”、“互寓”的关系,事实上,圣父、圣子、圣灵就是这样的关系。我们青春男女相爱时,看到他们之间充满为对方考虑的爱,他们相互充满于对方,你为他,我为她,相互为对方。这时这两个人是分不开的,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又好像是一个人。我是这样解读圣经中的“离开父母,二人成为一体”的意识。同样,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爱,所以各自很深的介入对方,并且这种介入是非常强烈和充满,所以三个位格之间几乎不分离,表现为“一体性”。所以,三位一体的上帝中,我们最能感受的是“上帝就是是爱”的意涵。
三位一体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是爱的概念:爱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付出,更是“我在你里面,你在我里面”相互渗透关系。爱不是自我破坏性,也不只是表面的相互关系,而是把我传递给对方。可以说,“把我给你”是最好的爱,所以上帝把他自己给了我们。十字架是神完全把自己给了人类的行动,因此人可以参与他的“血”和“肉”所代表的生命中,圣餐呈现的就是“主在我们里面、我们在主里面”的一幅美好图像。
基督教追求的效法神的生活,也就是神性的生活。那么,什么是“神性的生活方式”?通过三位一体,我们看到的是无限的爱和互动,三者的存在没法拆开,三位一体是三者之间最强烈的的结合,是因着爱而成就。
而且上帝的爱,是在这世界中创造价值的爱,它并不仅仅是情感,而是创造价值的价值。基督的爱不受制于别人和环境,而是主动输出爱来影响周围,甚至创建关系。如爱仇敌,仇敌本是破裂的关系,爱仇敌是在断绝的关系上重建关系。所以,神的爱也有创造的性质。它创造的是关系,神人关系,人人关系,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所以,可以说上帝的爱是世上一切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神的创造与爱有何关系?——创造是上帝谦卑虚己的爱
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创世纪1,2章中记录的上帝创造的奇妙过程。可以说,神创世之前,没有空间、时间,甚至,我们还可以说,在创世之前也没有“无”。那么,上帝是如何创造的呢?
从空间来看,基督教的创造论讲的是神从“从‘无’创造出‘有’”。但这“无”也不是原本就存在,而是神为了创造‘收回’自己才能发生的。从时间来看,时间与永恒相对,时间意味着有始有终,也是有限的——神创造了有限,把有限的时间放进了自己的无限之中,也正是神的无限让步于有限,才使得时间可以存在。
上帝创造之前首先有在自己内部的运动才能够使我们拥有一个生存空间。这世界的存在方式与神的存在方式显然是不一样的。世界是物质的,而神是个灵。对神来说,这世界时异己的存在,上帝下一步的工作是要重新进入这个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确立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主权和秩序。这是神理所当然的权利,因为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建立在神的谦让和虚己。
因此,可以说,人是处于无限与无限小之间的人,无限小就是虚无。人不是终极性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临时的、暂时的存在方式,当你离开神,你只能是感到虚无。因为没有了上帝,人的运动方式只能是滑向空虚,好像现实社会中我努力抓金钱、名利、地位、事业、爱情、亲情…..但当死亡来临时一切都得放下,这就是“空虚”,但感到虚无的人意味着他接近了上帝,因为他摸到了终极。20世纪初,有哲学家说人要接纳虚无,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虚无,这就是虚无主义者;还有部分存在主义者寻找上帝,强调说,必须跳出自己之外寻找上帝。走出虚无,寻找终极,是保我们生活丰富多彩的大前提。
可以说,创造是神主动收缩自己、谦卑自己而让我们存在,就比如我们现实中节制、忍耐和饶恕也是为了让他人存在,我们存在本是神的忍让。我们存在、呼吸本身就是很感谢的事,海德尔说过“我存在本身就是奇迹”,基督徒常常追求奇迹,其实那些表面的奇迹可有可无,“我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
出现7次“神看着是好的”是何意思?——神很高兴
创世纪1章和2章都是关于创造的内容,也有一些重复的内容,其实1章、2章是从不同的角度讲到神的创造。有不少人是从科学探讨的角度来研究创世纪1章,的确这不错,但比起科学视角,更重要的是在记录神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尤其是创世纪1章里“神看着是好的”这样的话语出现了7次,也就是说,神不仅说了1次,是反复说了7次,这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起初神创造天地”在中文里是7个汉字的翻译,而在希伯来原文里面也是7个词。希伯来人非常重视7这个数字,认为这表示完整,7次说“神看着是好的”也是在表示神对这个世界的评价没法再高了,并且显示出他的心情是很高兴的,特别是最后神创造了人之后记录的是“神看着甚好”,神实在是非常高兴。
创世纪里第一次出现“不好”是当神看到亚当独居不好的时候,这个不好的意思是“不够好”的意思,因为神不喜欢一个人在哪里。神喜欢看到相亲相爱和彼此给予。很有意思的是,神没有马上给予亚当夏娃,反而之后记录的是神让亚当给动物起名字,动物成双双对的在亚当面前过去,我想神也许想借此激发了亚当“成双成对”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个强烈的需求的话,即使神给了他夏娃,他也不会足够的珍惜。
而当亚当看到夏娃时,人类第一首情诗就出来了,“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是诗意化的语言,是亚当看到夏娃很感动说出的,是爱的告白和诗歌。“神看着甚好”,我认为这是在亚当和夏娃两个人相爱了、告白之后的上帝的高兴,他看到人之间爱的共享,上帝是爱,上帝愿意看到人身上的这份爱。因为上帝就是爱,当人相爱时在人身上上帝看到了自己。
这里记录神创造人中“人”用的是是复数,神是造男造女,最后让二人成为一体,这根本上是三位一体的存在方式,彼此相爱并且把自己给对方、互予的关系。
(续)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