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戒律思想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的论坛以“佛教戒律思想与实践”为主题,共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就佛教戒律的主题进行了多重探讨。其中,一位基督教学者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佛教戒律思想发表了观点。
据来自凤凰网华人佛教的消息,基督教学者黄保罗在论坛上,以“从基督教的视角看戒律思想的实践性特点”发表观点。他首先肯定说,基督教的核心内容是福音,但被称作“律法”的戒律思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接着,他从从三个方面来看佛教戒律实践性的特点:
“首先,戒律反映了上帝的旨意与人的使命。也就是说,戒律是上帝所定的旨意,是人类应该执行和完成的使命。
其次,戒律是照出人处于罪恶之中的真实面目的照妖镜。也就是说,戒律有两个层面的本质,一是规定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框架,在此语境中的所有人都是失败而无法满足上帝要求的;二是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框架,在此语境中的所有人都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而符合戒律的要求。总括两个层面而言,人都是罪人。
第三,戒律是引导人走向福音的启蒙老师。也就是说,戒律无法彻底地救人,但它能为人指出正确的方向,为人诊断出自己的真实处境,最终目的是证明人的绝望与福音的可靠。”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