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耶稣与旧约的关系,传统基督教历史中一般持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耶稣的独特性,一种是强调耶稣的独立性。
前一种观点是流行的基督教国教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耶稣有自己与其它宗教不同的特别之处,也不同于其它的旧约先知,但是在处理耶稣与旧约的关系上,这种观点并不认为耶稣独立于旧约,而是认为耶稣的到来是实现旧约的预表,因此耶稣的到来是旧约的延续。
后一种强调耶稣独立性的观点,并不否认耶稣的独特性,只是在耶稣独特性之外,强调耶稣的独立性,这里的独立是与旧约的对比背景之下的概念。这种观点大多被判为异端,以二世纪初的异端马克安为代表。
马克安的时代是基督教成长中的早期时代,也是危机遍布的时代,这不仅是因为怀有各种目的精英进入基督教,也包括各种流行思想和宗教也趁机渗透基督教,使基督教突然出现诸多的思想和观点,也出现各种不同的宗教形式和教义,因此基督教面对这种状况,如何处理这种多元性,未获得政权支持的基督教并没有能力处理。最终,基督教的多元主义消失于皇帝君士坦丁的武力,在他以军队为后盾的公会议中,扫除了其它教派。这也许就是基督教的吊诡之处。
但是与多元主义相比,还有另一个危机等待处理,那就是旧约的上帝与耶稣的上帝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种紧张关系在第一代使徒活着的时候,还没有进入众信众的视野,因为他们生活在末日的氛围中。从保罗书信我们可以大致窥视到那个时代的信徒关注点,他们对末日审判的信念充斥了他们整个宗教生活,不论是使徒行传的凡物公用还是保罗笔下的顺服掌权的教导,都是建立在对末日即将来临的观念之上。对末日的关注,让他们无暇他顾。
但是当第一代信徒大多不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而他们预言并信誓旦旦的末日并未如期降临,这个时候,大家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末日即将降临的观念就产生了极大地动摇。因此,其它的问题也开始进入信众的视野。
旧约上帝与耶稣新约上帝之间的冲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对基督教产生争论并带来危机的。旧约上帝与新约上帝之间的冲突,这是任何一位读圣经的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是今天的信众在新旧约上帝关系上,大多接受的是被寓意解经梳理过的观念,旧约是对新约耶稣的预表。但是两个上帝之间的冲突,也被纳入这种预表中,以此强调新旧约的一体性。
寓意解经法并不是基督教的首创,最早的寓意解经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出现。但是寓意解经法的大规模使用是发生在希腊化时期,因为诸多文明的交汇带来文明之间的冲突,那么怎么处理这种冲突,就不仅是关乎自己民族文化存亡的问题,还是关乎自己如何在这种多文化背景下生存的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区——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人精神领袖菲洛就是用了寓意解经法来调和犹太传统与希腊文化之间的矛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寓意解经法并不是面对问题,而是调和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向别处,引向文字背后的另一种含义,这就决定了这种寓意解经法巨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说后所产生的各种争论和教派分裂,寓意解经法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
这种寓意解经法在中国的公羊神学中也是泛滥成灾,这直接导致了两汉之际的谶纬之术。
保罗接过菲洛的棒,熟练使用寓意解经法,用来调和犹太人与希腊化之间的矛盾。
寓意解经法的无效,就在于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客观的矛盾,这就是马克安出现的原因。
今天关于马克安的资料基本已经遗失,我们只能从他的论敌那里看到他的一些观点。马克安认为旧约的上帝是个易怒、狂暴、凶残、报复和不讲道理的上帝,这与耶稣所传讲的怜悯、公义的上帝反差极大,因此他认为旧约的上帝与耶稣的上帝不是同一个上帝。耶稣的上帝是个陌生的上帝,因此研究马克安的最著名的学者哈纳克把他的著作命名为《论马克安:陌生上帝的福音》。
马克安的观点加上他的教会,为早起基督教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对早期教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今天基督教的圣经便是在马克安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因为马克安编了第一本圣经。
马克安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在四五世纪的时候据说还有他的教会存在,最终是利用了皇帝君士坦丁的军队才彻底镇压下去。但是马克安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历史上不断出现。
最近一次出现是在神学家巴特的《罗马书释义》中,尽管巴特一再否定他与马克安的关系,但是他的思想中无疑可以看到马克安的影子。
对耶稣的独立性与独特性的不同看法,产生了一个多元争论的基督教历史,然而我们今天的信徒却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看不到基督教历史的丰富性。
今天基督徒眼光的单一性源于基督徒的一种吊诡逻辑。传统基督教一边喊着宽容、独立、自由,一遍却又在一种由政治权力所净化过的基督教所谓国教正统历史框架中,为这个为那个定异端,并把异端排除在基督教历史之外。
但是今天的基督徒依然需要重新认识耶稣,依然需要打破传统国教历史的狭隘眼光,重新认识异端,发现真实的耶稣。
只有认识了耶稣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我们才能摆脱历史的包袱,跟随耶稣。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