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每一天要学习的功课是学习谦卑、顺服、信靠,正如有人将基督徒的生命比作一个树,这棵树除了往上生长以外,也要向下扎根。《彼得后书》三章十八节那里提醒我们:“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
一个生命长进的基督徒,不会自觉伟大,不会自觉非常的长进,反而他是时时刻刻会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软弱、自己的不足,因此他知道自己更加的需要靠着主。当然,对于一个更认识基督、更认识自己的人来说,也自然会进入到悔改的生活。
曾经有人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说:基督徒的认罪悔改就好像我们在马路上的排水道,这个排水道里面塞满了,就需要清理,否则就会失去功用,甚至会溢出腐臭的水。与基督徒的生命一样,当被罪恶充满而不认罪的时候,不仅仅失去了与神之间美好的关系,甚至会拦阻我们美好的行为,以至于我们行在罪恶中。
所以我们是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得罪神,每一天我们都要在主的面前认罪悔改,不断地清理这些淤塞的东西。
当然,认罪悔改不容易,而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当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软弱、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还是容易跌倒的地方。就像有的弟兄说:“当看见自己丑陋的样子时,我自己都接纳不了自己。”但是我们基督徒的确需要有一种意识就是:有罪的时候,我们就要承认,就要求主宽恕,求主的怜悯。
在希伯来文的原文当中,悔改一词的意思有:改道、回转的意思。那在希腊文中,悔改的意思,是说改变心思意念,同时也改变行事为人的方式。
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悔改就是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观点、我们的方向,还有行为的习惯,以至于我们的生命本来是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但是我们从这个错误的方向里头或者错误的模式里脱离出来回到正轨,这个就是悔改。
特别对于如今的时代而言,有太多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的思潮印象着我们,以至于我们陷入到罪中却浑然不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回转到神的话语中省察自己,才能因此得以成长。
认罪悔首先是承认自己的过错。当一个基督徒他的心麻木、对罪不再敏感的时候,虽然犯了罪,但却会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或者会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些借口或者合理化这个行为,然而属灵的事情找借口不难,难的是我们愿意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雅各的提醒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是不要自欺”。约翰也说:“如果我们说自己无罪,我们就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的心里了”。诚实面对自己,在基督面前坦诚,这是悔改的首先条件。
对于悔改第二件事,则是我们内心中为罪真实的忧伤。大卫在诗篇十七节他说:“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以赛亚书书中,上帝自己亲自的宣称:“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
上帝是那位至高至圣的主,祂愿意与心灵痛悔的人、谦卑的人同在,这是何等奇妙的事情。因此,痛悔的真意是我们自觉真的辜负了上帝的爱,辜负了上帝的圣洁良善,以至于我们感到痛悔不已。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得罪了主,我们出于一种惧怕、畏罪这样的心情,也是因为我们爱上帝,我们也知道上帝爱我们,已生出那种痛悔的心,这样才能够带来一个真正的悔改。
从圣经当中我们看到两个很清楚的例子,犹大他后悔自己所犯过的这个出卖耶稣这样的行为,可是他没有悔改,以至于没有出路。彼得也否认主,他心灵非常的痛悔,但是主的爱再一次的把彼得挽回,这是两个人的下场,他们的结局一个很大的分别。
当然,悔改并不是一时起的意愿,更应该是坚定不移的选择,《马太福音》三章八节,耶稣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如果我们口头常常要悔改,但是行为上并没有转向,这样的悔改也是虚假的言语。
在我们基督徒的生活里头,悔改以后还是持续的悔改,这是一个一生之久的一个功课。上帝是圣洁的,祂要求他的儿女也要圣洁,上帝要求我们完全的纯全、正直、敬虔委身。透过追求圣洁,我们不管在我们的品格、我们的伦理、我们的形式为人、我们的价值观上,都会像祂。这种操练,就是每天顺服祂的旨意,行祂所喜悦的事。
正是因为上帝是圣洁,罪恶是祂不容许的,所以祂必定会审判。我们活在世俗的世界当中,很容易为忘记上帝是痛恨罪恶,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不关心自己到底是不是讨上帝的喜悦,这本身这个态度就是错误了。由此可见,我们不断的反思自己在世界的行为和态度,反思自己在神面前的样子尤为重要。
主不仅仅看我们的内心,他也看我们的行为。我们常常说追求守节、心清,这是很重要的。我们除了外表的行为、我们的动机、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渴望上到底有没有得罪神呢?这个是我们需要不断不断的反思、不断不断的求主来怜悯。
当我们越发现自己的软弱、我们越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也就越渴望借着悔改得以完全、越渴慕上帝,也因此我们更会抓住我们的主救恩,上帝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盛甜美。就像一个树栽在溪水旁,按时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这是何等美好得事情呢?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