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历史|人物:浸信会首位华牧黄品三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9月11日 20:35 |
播放

美南浸信会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新教宗派之一,而在海外宣教兴盛的十九世纪,他们来到中国宣教。浸信会也是较早实现华人自治的宗派之一,黄品三就是她们最早的华人牧师。

黄品三于1823年生于江苏南汇地区一富裕之家。从小聪明好学,天赋异禀,不仅博览群书且过目不忘,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不过优越的丰富生活以及博学多才,却无法让他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黄品三年轻时,与很多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一样,属于半儒半道。他十分认可道教的思想,认为通过修炼就可以达到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寿。

1847年,上海刚刚开埠不久,美南浸信会就来到此从事宣教活动。晏马太牧师夫妇和高乐福牧师夫妇等传道人陆续登陆淞沪。高乐福夫人为了提高中国女孩的文化知识,创办了一所女子小学。由于一位教中文教师染上毒瘾,无法担负教学工作,被学校辞退。

黄品三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知识分子,于是就被教会女学看中,被宣教士聘为教师。黄品三教学认真,人品又好,很快得到高乐福夫人的赏识,成为她私人的教师。

通过和高夫人的接触,黄品三知道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精神世界就此豁然开朗。他开始反思道教信仰。认为人类都是有限的,几乎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救赎,唯有靠耶稣基督的救赎才能使有限的生命达到无限的永恒。他认识到真理后,立即放弃道教,热心渴慕神的道。1855年,在黄浦江岸,晏马太为黄品三施行了浸礼。

黄品三是知识分子出身,其学习真理的速度非常快,没多久就成为教会的重要同工。他在上海老北门第一浸信会堂开始其侍奉生涯。1857年,黄品三被按立为教会执事,协助高乐福管理教务。1863年,高乐福前往山东宣教,黄品三成为晏马太的得力助手。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南浸信会总部因为身处困境,逐渐减少了对中国教务的经济支持。上海的宣教经费严重短缺,甚至连传教士的工资都很难按时发放。晏马太被迫担任美国领事馆的翻译以维持教会和家庭的需要。由于晏马太为生活奔波劳碌,教会的日常事务都落在了黄品三身上。

黄品三在这段时期里,夙夜忙碌,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件事工,带领教会度过了难关。1870年,晏马太终因操劳过度,患上了喉管疾病,只好回国疗养。回国前,他将所有的教务全交给了黄品三,并按立他为牧师,黄品三因此成为浸信会在上海首位华人牧师。华人牧者开始在浸信会获得中坚地位,迈出自治的第一步。

据王治心的《中国基督教史纲》记载:浸信会在上海及附近地区“推广布道工作到昆山苏州镇江,先后建造礼拜堂,连上海成立了四教会。一八八六年万应远海林来助,到一八八八年晏马太去世,这年又有白多马戴佐恩等来华,分派在苏州,镇江等处工作。又从镇江推广到杨州。”这些记载,正是对黄品三牧师23年来,牧养教会,拓展教务的肯定。

1890年,黄品三在上海安息主怀。享年68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