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听到“背刺”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我甚至单纯的认为和保罗身上的刺一样,只不过这根刺长到了背上。的确我很无知,于是我想要搞清楚它的含义,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关于“背刺”比较恰当的解释:“通常是指某人在背后对另一个人进行背信弃义的行为,趁别人不注意故意使坏、使绊子,类似于‘背后捅刀子’的意思。
其实,最近一个关于“背刺”的事件,莫过于“董宇辉小作文事件了”,当董宇辉为了公司在努力拼业绩的时候,他背后的人却在想方设法搞垮他。
这种现象怎么讲呢?其实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因为人性本恶,虽然在某个瞬间人类的良知也会绽放一瞬间的光辉,但是转瞬即逝的光芒无法掩盖人性中的丑陋和腐朽。
如果想到亚伯和该隐之间尚且能出现手足相残的事情,或许“背刺”事件也就会不以为然。至于董宇辉背刺事件之所以这样热闹,我想不乏因为他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很多人喜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次“背刺”是当着众多网友的面展开的。
谈到“背刺”事件,在我头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人就是雅各。暂且不从属灵的角度看雅各,如果单从他趁着以扫外出狩猎和趁机冒充以扫获得长子祝福这件事来开,他对以扫的“背刺”就毋庸置疑。
有的时候,我就觉得走过几千年,虽然从科技的角度看人类的确是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从人性的角度看,却有没有任何的成长。依然是贪恋、嫉妒、诡诈、自私......这些从肉体而产生的私欲始终如影随形,破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其实教会中同样也有“背刺”的事情出现。
这是前两年在某一座城市发生的事情。这里有一间已将建立三十年左右的教会,很多同工们来了又走,剩下一位在这里守独身服事将近二十年的姊妹在牧养和治理。虽然教会人数不算特别多,但是也到了二三百人的规模,姊妹没有什么管理的恩赐,但是好在上帝的怜悯,教会小组配搭的都非常好。
但是这一年,教会领导层派来了另外一个传道人,按理说,弟兄姐妹相互配搭工作应该很不错。但是这个传道人来了之后,教会就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因为他相对更有恩赐和治理能力一些,所以一些弟兄姐妹比较欣赏他的才干。但是对于这个弟兄而言,他依然不满足,他认为自己的才干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因为在他的上面还有这个服事二十年的姊妹“压着”。
怎么办呢?后来教会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刚信主的男性,控告这个服事二十年的姊妹“色诱”他!
最开始我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大吃一惊。一个守独身服事神二十年的姊妹,居然去“色诱”一个慕道友,而且是这个慕道友已经将近五十岁并且有了三个孩子。
当然不仅我不相信这件事,就连和姊妹一起配搭服事的小组成员也不相信。但是对方言辞凿凿,甚至还找到了见证人。
教会的领导层面为了尽快地平息这件事的舆论风波,就停止了这个姊妹的服事工作,然后让新来的这个弟兄全权负责。当然,这还不算完,后来这个弟兄就着这件事当着管理层的面前大做文章,虽然没有说一句脏字,但是却极尽羞辱之能,将这个姊妹从这座城市排挤走了,回到自己的家乡。
四十多岁单身的姊妹回到家乡,会经历什么我们暂且不谈。但是就着这件事本身,难道不是“背刺”的真实体现吗?后来这个姊妹写了一封“自白书”在弟兄姐妹中间流传,但是这封“自白书”又岂能拦住“背刺”的刀呢?
有人说,这样的诬告怎么能做数呢?难道就没有明辨是非的人吗?
反过来讲“背刺”董宇辉的时候,为什么能成功呢?难道不是因为有人精心谋划吗?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背刺”事件有教会层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教会权力过于集中,而缺乏监督。正如姊妹这件事,当教会领导层参与之后,好像所有的决定都变成了绝对的权威,而姊妹也无条件的顺服,但是教会领导层只是想息事宁人,并没有想真正的处理问题,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出现。
其次就是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所导致的。或许没有姊妹的“自白书”,很多普通的弟兄姐妹并不知道发生这件事。甚至一些人还在刻意地隐瞒这件事,希望让人对教会产生美好的印象。其实,我认为美好的教会并不是表明的现象,而是真正让人看见其中的公义、圣洁、谦卑,只有这样的教会才会吸引人。刻意的隐瞒事情、刻意的勾勒画面,只会让人充满猜忌。
还有就是弟兄姐妹错误的顺服,甚至是没有标准的顺服。记得我问过一个肢体说:“当你看见一个传道人错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他回答说:“我为他祷告,神会管教他。神既然让他站在这个位置,神就会负责。”我相信,这是很多弟兄姐妹的观念,以至于看见一些人做错了也默不作声,并认为“神在负责”。
神是公义的神,我们作为神的儿女,遵行公义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我深信“背刺”的事件在教会中还会发生,因为人心的险恶从没有因为环境而减少。
但是,我也相信,当每一个神的儿女站稳真理的脚跟,并且为真理发生的时候,“背刺”的事情尽管发生,但是也绝不会伤害到无辜之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