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家人间:爱,不同要怎样接纳?

作者: 上海爷叔谈家庭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7月07日 07:21 |
播放

【编者按】
本文根据『顾家的上海爷叔下午茶』现场讨论的内容整理、编辑(第104期)。
『顾家的上海爷叔下午茶』是“齐家学汇”播出的网络直播谈话节目,话题涵盖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众可与上海爷叔、主持人及其他会众轻松对话,共谈家事、畅叙真情,让善意流动起来,共同创设幸福家庭。


【现场讨论】

主持人:
上周,我们来到了一所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度过了母亲节,老人们都很开心。这引发我很多感触。老人们和小辈想法很不同,我们该如何爱长辈?
同理,在家里,夫妻之间有差异,年轻人自有主张,如何和睦相处?
本期爷叔下午茶,我们一起来聊,家人间,怎样才能在爱中接纳不同?

爷叔:
人跟人都有不同,因此而发生的冲突,在家里是绕不开的。如老人对孙子有自己的看法,父母对孩子也有想法,老人一来干预,冲突就来了。老人说:我有经验,我不是把你教成了博士吗?年轻人会说:时代变了,你那老一套行不通。
大家彼此不同,就会有争论,影响了感情,甚至变成了仇人。夫妻、亲子、兄弟、邻里,都会如此。如何彼此相爱?听听大家的看法。

胡老师:
老人和年轻人确实有很多观点是不同的。
我妈到弟弟家住过一段时间,在很多方面看不惯弟媳妇。比如,弟媳烧菜会放很多辣、蒜、盐等等。我妈觉得这是天大的事,影响健康,而我弟弟和弟媳觉得无关紧要。为此,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弟媳不会正面跟我妈冲撞,但很不开心,我弟夹在中间很为难。

爷叔:
你妈怎么会去弟弟家的?弟媳同意吗?

胡老师:
是我弟弟请她去的。
后来,我妈因为生病,没去弟弟家,矛盾就没有了。

爷叔:
我们从中看到了“不同”:你妈觉得吃辣影响健康,弟媳很喜欢吃辣,你弟觉得无所谓。
你妈的建议不被采纳,她感受怎么样?

胡老师:
她感受不舒服。她是直接对着弟媳妇提出要求,指指点点。

爷叔:
你妈觉得自己是长辈,不得了了,自认长辈,小辈却不认。
到底该由谁接纳谁呢?媳妇不吃辣有什么要紧呢?顺老人心,让老人开心不是挺好的吗?反过来,老人为什么要强求小辈呢?跑到别人家里还要指挥别人。到底谁是谁非?如果明知对方有错,怎么接纳呢?出于爱,我才叫你不吃辣,接纳,难道眼睁睁看你吃辣,毁坏健康?
什么叫接纳?从妈妈、弟媳、弟弟的不同的角度看,接纳该是怎样的呢?
这里面涉及到三重互相交织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事情一展开,都是问题,不可回避。我想,接纳的结果,是要让大家心里都很和顺,心里都平,那才对。

小群子: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谈过的事,我们家的蛋卷。家里有早餐,老公不吃,反而把蛋卷吃光了,我说他嘴馋,有损健康,他很不开心。

爷叔:
两个案例,一个是吃甜,一个是吃辣,都是关于吃。
你为丈夫的健康考虑,他却喜欢甜食,吃了甜食才算饱。你在爱他,他却觉得自己被骂。
从健康的角度,叫他少吃甜食,是对的。问题是,你怎么接纳不关注健康、只贪吃甜食的老公呢?接纳,是让他吃,还是坚决阻止他吃?
好多人,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的。一家人看似在讲道理的争论,可能都是站在自己的感觉一边,都是从自己的感受来支持自己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道理,但每个人的道理都从感受出发。就像胡老师的妈妈和弟媳,小群子和老公,到底怎么接纳?怎么让双方心里都平?

主持人:
想起前几天的一则新闻,哈尔滨地铁上一位小伙怒怼大妈,慷慨陈词,讲了很多道理,什么文化自信啊,民族情节啊,等等。

爷叔:
这位小伙子反对别人讲话,自己却在地铁大声讲话,这就是不接纳。反对,很正常,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反对应该先有礼貌,要尊重人,不能带着情绪。
其实,这个小伙子的认知里,也有很多偏颇,他根本不懂耶稣是谁,就公开给人扣帽子。他也不知道女娲是谁,就乱讲。对不知道的事就拿来反对,是过于肤浅了。肤浅的人,进入家庭生活,就会产生很多矛盾。年轻人能不能静下来,好好听听别人的道理,也好好讲清楚自己的道理?哇啦哇啦,扣帽子,不是文明社会的语言状态。
我们最近看了一部影片叫《小贝尼》,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贝尼,到了农村,很陌生,见了人不声不响。但他农村的表哥逢人就问好。贝尼很奇怪,问表哥,不认识的人,你为什么都要打招呼。他表哥说,“说好话不会说烂嘴”。这句谚语非常好,言下之意,说坏话嘴会烂。
倡导人与人之间说好话,说祝福的话,是一种美德。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说点好话呢?即便对方错了,也要用好话好好去沟通。
接纳,首先是能说出好话来。一个接纳别人的人,一定是能说好话的人。
就算对方吃辣椒是错的,吃甜食是错的,我们能不能说出好话来?一定要坚持所谓“正义”,用话语把对方击倒,会赢吗?
我们都是一家人,人跟人之间都要彼此相爱,彼此接纳。即便对方错了,我们也要好好说话,说祝福的话。

上周我们进入敬老院,虽然互不相识,但见到老人就打招呼,说祝福的话,老人们非常喜欢我们,就像一家人。

主持人:
有一个故事,一对小年轻结婚了,一位很有家教的贵族小姐嫁给了刑满释放的青年,他们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男生很邋遢,把监狱的习惯带到了生活,裤子直接往地上一扔就上床睡觉了。他们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去问牧师怎么办。牧师说,你们尝试按照对方的方式过日子,一周调换一次。半年后,他们写信给牧师说,他们现在很快乐。
这里有一个原则。牧师给了一个很有智慧的处理,不把彼此的要求和习惯绝对化,彼此都体验一下对方,结果是彼此相合了。
就像吃辣椒、吃甜食,只是某一方的喜欢。重辣、多糖影响健康,不会马上出现不良后果,是累积的结果。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局部认知、感受看作是对的,把别人的反对就看作是错的。我们会把相对的差异所产生的问题,上升到绝对的是非对错,强求“相同”、“一致”,结果,让家庭不得安宁。

爷叔:
就是说,要用一个更高的原则,把“不同”融合在一起。我们讲,这个更高的原则就是爱。
吃不吃辣椒,吃不吃甜食,房间整洁还是混乱,这里边还是需要有一个更高的选择,就是“爱的关系”。在“爱的关系”的前提下,再来讲关于医学、健康等等的道理,就能让对方听得进去。我们需讲明道理,但更需要在爱的前提之下讲明白道理。
说到底,大家都要出于好意,为了爱,彼此理解,这是接纳的前提。
可能,你讲耶稣是为了人好,我讲女娲也是为了人好,那么,我们可以心平气和,讲讲耶稣与女娲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不要用自己的“对”去批判对方,把自己高高抬起,结果让自己失去了道义。
讲道理之前,我们要考虑一个字,就是爱。怎么具体落实?如果对方已经跟我反对了,我怎么爱呢?这就需要接纳了。我们要能够静下心来,听听一些“不同”的声音。
地铁上,这位大妈跟小姑娘讲耶稣,她的主观动机是不是害人?客观上,关于耶稣的信息是不是对人有害?小伙子知道不知道,耶稣有句名言:要爱你的仇敌;你们要彼此相爱?
甜食对身体的害处到底怎么产生的?吃辣在什么条件下会对身体产生害处?我们真的要仔细倾听,慢慢琢磨,谦卑理解,搞清楚其中的道理。否则,自以为是就是自讨羞辱。

主持人:
有些妈妈,说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就对子女的婚恋横加干预。
听到一位朋友说,他未来丈母娘跟女儿说:结婚前一定要开好条件,如果男生不买房子,就不要答应他,房子是保障,万一离婚还有后路。

爷叔: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叫男生买房子,要男生出彩礼,以为这样就不吃亏了。只看得到了多少物品、货币,是把人格拉低到了物质的层面,是在贬低人格。母亲这样的信息,制造了两个年轻人彼此间的不信任。
然而,只要两个年轻人不认同些观点,问题就不大了。
婚姻幸福的保障是什么?房子、车子、票子都不能保证婚姻的幸福,这也是我们齐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婚姻不幸福的原因,不是缺乏物质的保证。
如果这位妈妈真的爱女儿,就要关心女儿的灵魂发育。
我在18年前就发表过一篇演讲,叫《国际化大都市家庭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方案》(点击阅读),当时就提出,“……家庭需要建设,就等于说人需要建设。人的基本建设,是在乎人的心灵的‘基本建设’。换句话说,家庭需要建设,就是人的心灵需要建设。”
人都是要发展的,我们要往前看,要向着标杆直跑。
儿女未来的幸福是什么?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住房,但获得住房的方法有很多。车子只是代步工具,不是用来标榜身份的。收入是为满足生活日常所需,不是用来向他人炫耀的。
幸福的关键是生活品质。生活品质和收入多少是两回事。豪华邮轮上,大妈抢东西吃,大妈们有钱才上了邮轮。家庭如果是艘那么豪华的“邮轮”,却都在“抢”,还会幸福吗?如果家人关系不好,彼此不爱,再豪华也没什么幸福感。
中国有句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草窝。家里虽然条件一般,但充满温馨,关系好,就很幸福。
根据联合国调查研究发现,幸福指数跟GDP不成正比。跟幸福有很大关系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宽容、接纳。
一对年轻人,怎么能彼此相爱,幸福一生,爸妈的言语是有责任的。如果在婚前制造了这对年轻人彼此间的不信任、怀疑,是不可取的,是罪恶的。好多爸妈给孩子出主意,让女儿管住男人,跟踪男人,等等。疑人偷斧,越看越像,不良善的信息正在摧毁女儿的生活,父母还毫无知觉。受这样的父母影响的婚姻,即便不离婚,也毫无生活品质可言。我们的父母,绝不能作这样的恶事。
爸妈如果真的爱子女,就应该鼓励他们彼此信任,好好经营这份感情。在这世上,是有了人才有钱的;遇到一位好人,远比钱财更重要。
我们去过幸福指数非常高的丹麦,他们没什么高楼大厦,好像都是农村,很多人还住着几百年前的茅草屋,满大街都是排量很小的车,没有什么豪车。但他们的生活,非常惬意,用他们的话叫“HYGGE”。
生活幸福,不是来自虚浮的荣华,不是来自他人的夸赞。
买不买房子,量力而行,让家庭背负债务重担,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让夫妻双双成为房奴、车奴,还有什么生活保障?
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接纳妈妈的“劝说”呢?婆婆硬叫我不吃辣椒,我怎么接纳她?我要吃甜食,妻子不让吃,我怎么接纳她?
人有了幸福的能力,物质越多越好;缺乏了幸福的能力,钱越多可能祸患越重。
接纳的能力,就是幸福能力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选择去获得幸福的能力。

书亚:
有句话说,勺子总会碰到锅沿。家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会有很多的“不同”,尤其现在,有很多跨区域的婚姻,彼此差异很大。怎么接纳不同,让家庭幸福,是一定要面对的功课。
我想,小群子如果处在恋爱期,男生很快就会停止吃甜食。因为男生心存爱意,看重两人的关系,甚至会包容小群子骂人。
恋爱时,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期待,梦想着美好的未来,情感是美好的。结婚后,好像事情都完成了,美好的未来没有了,只是每天在应付柴米油盐酱醋茶。

爷叔:
也有人认为,生个孩子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孩子一来,矛盾更大了。还要请老人来帮忙。结果,老人一到,家里更是闹得不可开交了。
当失去了未来的美好期待,只有现实生活的应对,两人一产生“不同”就很难放下了。似乎,美好的期待是彼此接纳的重要条件。
当失去了美好未来的引导,彼此的要求,大多数都会转化成彼此的抱怨。
恋爱时,你有要求,我就立马执行,因为美好的未来在等着。结婚后,你有要求,感觉在对我管束,因为当下的场景让未来暗淡。

主持人:
小群子为了老公健康考虑,不是爱吗?

爷叔:
为老公担忧不一定是爱他,消极的担忧只是一种抱怨。不能把消极想象用“爱”来代替。如有人说,担忧老公有外遇,时时刻刻盯梢不停,这是一种爱,你同意吗?为了爱孩子,在他房间装监控,看他是否在做作业,防止偷懒,这是爱吗?这些都在表达不信任。
小群子的老公喜欢吃甜食,这是明确的,但他是不是故意毁坏身体?不一定。如果太太认定丈夫是在故意毁坏身体,那就有情绪了,再产生一系列的消极联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卧床不起,孩子还小,……等等。
如果我们有爱的盼望,对这种坏的结果也应该加设防。
一种心态是,每天担惊受怕,恐怕大难临头;另一种心态是,必须避免坏结果,每天汲取能力去引导、劝化,相信有好结果。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心态。
如果我是运动教练,看到有个孩子是苗子,就会每天去训练他,培养他。当然,我也会对坏结果有设防:如果他不好好练,就当不了冠军。我有把握让这个孩子成为冠军,就会鼓励孩子积极地克服困难。如果这个孩子想当冠军,再重的责备,他也会听得进去的,不会认为是在骂他。
讲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生活,一定要有美好的盼望。
古人的经典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接纳,一定要有未来的盼望为前提。
如果那位地铁上的小伙子真的有文化自信,有盼望,就不怕大妈放毒了,他就会温柔地跟大妈说理。如果胡老师妈妈有把握,到了儿子家就不会与媳妇闹矛盾,而是循序善诱,有方有法了。
自己对自己所相信的真理充满了把握,就会很稳健。
接纳,就是面对“不同”,不站在他的对立面。
如果,我有我的立场,当我发现对方确实是错的,接纳是什么?比如孩子作业是做错了,那接纳是什么?当然要指出孩子的错,但同时必须相信,孩子有纠错的能力。在此前提下,耐心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然后,让孩子自己去纠错。不接纳地指出孩子的错,就是带着消极想象:“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还考得进大学?还找得到工作?”满脑子里全是消极结果,怨气十足。
接纳,就是始终把人看作有希望的对象。
那位妈妈对女儿说,如果男生不买房子,你就不要嫁给他。其实,妈妈已经不接纳女儿了。如果妈妈接纳女儿,就应该鼓励女儿找到自己的真爱。
如果真爱是用房子保证的,那信仰是用来粉饰的吗?我们不能颠倒了。人与人,人与房子,到底哪个关系要放在第一位?接纳,就是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积极的、信任的、向善的,不应该是消极的、猜忌的、向恶的。
在家里,如何彼此接纳?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接纳别人的人,首先是会说好话的,哪怕是敌人也要说好话,说祝福的话。
人错了,可能一时糊涂,或许以后会豁然开朗,回心转意,应该耐心等待,善意劝化。不是支持人的错误,但人与人,就要平等对待,保持基本的人与人的友情、友谊。
怎么接纳一个犯错的人?
可能,他确实错了,或者,只是我认为他错了。两种情况都可能,但对被我认为“犯错”的人,对他的接纳,态度应该是一致的。对人的尊重,与人的对错无关,什么人都要尊重,哪怕是犯人。
一个接纳别人的人,首先要接纳自己。人都有错,自己也会犯错。怎么接纳自己?
好多人对自己的“对”是接纳的,对自己犯过的错总想删除,这对自己的态度已经有问题了,总不肯认错,似乎一认错,就让自己处于弱势了。
人,都会犯错。只有接纳自己是“有错会改,有爱眷顾”的人,才能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不再犯错。

主持人:
妈妈不接纳做错题的孩子,她首先是不接纳自己是养出一个失败孩子的妈妈。

爷叔:
还有就是,不接纳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了孩子,让孩子变得连那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
有些妈妈就说,孩子笨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是因为爸爸数学很差。
把错推给别人,自己不肯认错,是不接纳自己的人。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怎么会接纳别人呢?所以他会迁移:你有错,我也不接纳。

主持人:
接纳,首先是在一个大的、共同的法则下,这个法则把你我都罩在里面了。就像法官被法律罩着,是法律的执行者,他也要守法;法官要在守法的前提下审判,不能超出法的边界。
地铁上的小伙子,他好像把自己等同于“法”了,梦幻着自己有了一种特权在审判大妈。

爷叔:
我倒是觉得,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去净化社会风气,改善社会道德,我们都有权利去阻止任何人毒害青少年。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这位地铁少年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挺好的。但问题是,他有很多欠缺,缺乏是非判断的标准。怎么去阻止一个“放毒”的人,同时又要尊重“放毒”的人,他没做到,道义上已经站不住了。“放毒”,包括了“主观认为”和“客观事实”。你认定的“放毒”是不是成立,还要质疑!
智慧的方法是,接纳一个“放毒”的人,即便是敌人,也要争取他成为朋友,我用我的香气遮盖他的臭气,去净化空气,而不是把人打压、消灭。
人的思想怎么净化?人就是死了,邪恶的思想还会流传。邪恶,不是靠消灭肉体就可以铲除的。
接纳的功课,摆在我们面前。
只有通过接纳,才能让人的邪恶转化为正常,让人变得善良。
我们应该是:爱人,但恨恶人的错,恨恶人的罪恶。我们要把人的罪恶,与人格本身分开来看待。就像一个婴孩拉了,我们不是把孩子和屎尿一起丢掉,而是接纳婴孩,耐心清洁。因为我们对这个婴孩存着盼望,他会慢慢长大成人。
我们不能一看到“不同”就对立起来,立马怒气就上来,立马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坏人、一个不尊重我的人、一个不顾家的人……等等。

小群子:
我有这种想法,我一看到老公多吃甜食,就会觉得他在作死,在找罪受,是不顾自己也不顾家。

爷叔:
人,都会有消极联想。如果没有积极的盼望去覆盖消极联想,我们会焦虑的。一焦虑,就不可能接纳他人了。
对自己的接纳,就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正确看待。
所以,我们要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世界?
不弄明白这些问题,只顾着房子、车子、票子,是本末倒置,毫无意义。
人生的价值没有定位,有了房子、车子、票子,有了一时满足,人的灵魂还是无处安放。
人要做一个智慧人。在这个纷乱、弯曲的世代,不能人云亦云。
人的理性需要恢复,人的情感需要恢复,人的意志也需要恢复。
人的意志,就是决定做一件正确的事;人的情感,就是爱上做正确的事;人的理性,就是想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这三项要同时调动起来,这才是真实的人。
我们要帮助人,调动理性、情感、意志,然后一起来作出正确的选择,不能劈头盖脸就说,你是错的。
小群子和老公要做出一个共同的决定:怎样少吃甜食;胡老师妈妈进到儿子家里,要大家一起商量,共同决定,怎样少吃辣的。
情感怎么来的?需要我们通过接纳的态度进行情感的交往;理性怎么来的?通过接纳才能讲出让人接受的道理;意志怎么获得?通过接纳才能把正确的意志传递给他人。
接纳,是爱的一种表达,具体到底是什么?我们下次继续探讨,把概念清晰化,让生活有接纳的行动。

主持人:
后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待展开。比如,结婚后,家庭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充满期待的家庭应该是怎么样的?如果现实与期待不符,又该怎样处置?我们下期继续聊。

创设幸福家庭,提升你我视野;轻松聊出智慧,善意践行建言。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CDC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