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世界名画欣赏:对富人的警戒

作者: 蒙允转载 荒原星语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4年11月23日 17:12 |
播放

d4p8yjvbr15vmzncyc.png
Leonardo da Vinci

伦勃伦(台湾翻译为林布兰)是荷兰著名的画家、绘图员和版画家,是画家雅各布·范·斯旺伯格的学生。伦勃朗也有许多学生,其中包括费迪南德·波尔、杰拉德·杜、卡尔·法布里乌斯、戈弗雷克、阿尔特·德·格尔德和尼古拉斯·梅斯。

NO.01.画家生平

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1606–1669)他于1624年在阿姆斯特丹的彼得·拉斯特曼工作室学习,这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人说,是伦勃朗和卡拉瓦乔开始运用的明暗透视的画法。1639年,伦勃朗一家搬到了临近犹太人的街区,也就是现在的伦勃朗博物馆。这让伦勃朗对犹太人面孔的研究更加容易,使他的宗教作品更加引人注目。

伦勃朗在主题上创作了超过300幅作品,大部分是草图和蚀刻画。正如他做人做事那样,伦勃朗的新约故事作品在捕捉特定情节的方面远远超越了其他人。他的画作起初具有很浓的巴洛克风格,但到了1640年前后就变得非常简朴了。一般认为著名的《守夜人》(1642)是他最后的真正巴洛克式作品之一。之后他专注于在他的人物中表现出深度的情感。这一变化可能与他个人生活中的悲剧事件有关:他的三个孩子和他的夫人过早离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伦勃朗创作了几部杰作,如《大卫和索尔》(1657)和《犹太新娘》(1665)。

NO.02.画作解析

d4p8z4c2gklptgnuxa.png
Rembrandt: The Parable of the Rich Fool 1627
Gemäldegalerie der Staatlichen Museen zu Berlin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伦勃朗早期绘制的作品《富人的寓言》(The Parable of the Rich Fool),也译成“货币兑换商”和“无知的财主”。伦勃朗在画面中呈现了一个富人在灯下数点欣赏自己的一枚金币。画作描绘的才会如此生动,他的人生同样也如此演绎坚强。俗世总是会对反抗它的人展示出极大的恶意,觉悟果敢的人凭着信心自然不会妥协,前面一定会有荆棘,最终将迎来光荣,伦勃朗在艺术道路上的坚守就是懂得财富本质的见证。

伦勃朗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伦勃朗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伦勃朗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本画充分体现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

NO.03.画作背景

d4p8zoz4cvwnmtvnyw.png
Auguste-Xavier Leprince – The Harvest 1822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本画背景出自雅各关于“警戒富人”的教诲。雅各在此强调了两个目标。一是说明地上的财富到头来是空虚无用的。二是表明那些积财者的行经。他想藉这样的描述,阻止其读者不会以财宝为生命的唯一目标(参雅5:1-6)。

NO.04.画作意义

d4p906s2bgy0pmn3d3.png
Bartlomiej Strobel – Feast of Herod with the Beheading of St John the Baptis 1630-1633 Museo del Prado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人人忌讳祸端、灾祸天灾人祸的话题,尽量避开不谈,尽量去谈祝福蒙福平安等话题。其实这一切不是不谈就不会临到,谈说就会临到的。

人渴望获得祝福蒙福平安没错;想拥有财富或金钱,本身也没有错。但富人要特别警戒,因为财富中埋藏着很多属灵陷阱 —— 骄傲、贪婪、依靠自我、无视他人的需要等。

财富给人带来的最大危险就是:我们依靠财富,而不是祂。为什么医治的奇迹多发生在贫瘠、缺医少药的地方?原因之一就是财富变成了信心的障碍,人并不真正信靠那位至高者。

雅各在此举例,世人皆珍藏的金银也逃不过铁锈的腐蚀。我们都知道金银是不会长锈的;雅各是以生动的手法来表示世上最珍贵的东西,至终也难逃毁灭。

这锈是所有属世之物短暂、虚空的铁证。再者,这也是一项无情的警戒。期待获得这些东西的欲望,就如铁锈一样,无情地侵蚀人的“身心灵”,乃至整个生命。最具讽刺性的,就是人为自己积攒财物,到头来,这些财物竟成了吞噬他的烈火。雅各深深地认为以属世物质为念的心态,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春梦。

在很多时候,我们为地上可朽的事物总是不停祈求,但为了天上不朽的大事,却觉得离自己很远很远,不再祈求了。今天,雅格对富人的警戒值得我们每个人反省,并引以为戒。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