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成人主日学的课程结束后,我发现有一位弟兄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来参加学习,便在午餐后给他打去了电话,了解他的近况如何,以及询问他没有来参加聚会的原因。在电话中,这位弟兄诚恳地对我说:“你讲的内容都很好,只是在每次听了你讲的课后只有理论,却不知道听了有什么用,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具体的改变。”
刚听到他的回馈时,我感到高兴又有一些沮丧。高兴是因为这位弟兄愿意敞开心扉跟我谈心,而沮丧是因为每次课程之前我都会花很多时间来预备,本以为所预备的内容已经足够充分,却发现仍然有缺欠,就是抽象又晦涩的神学看似梳理清楚了,却没有落实在弟兄姐妹的实际生命和生活应用中,以至于大家在听得时候感到增长了不少知识,但却感到信仰变得越来越理论和抽象。
这件事过后,我很感恩这位弟兄对我诚恳的反馈,这帮助我警醒自己的骄傲,而谦卑在主的面前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求主加给我爱灵魂的心,可以将所学的理论实际的应用在弟兄姐妹的生活中。对于一个年轻同工来说,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于生活经历不足,而显得理论过多,爱心和信心的操练太少。这使得我开始思考所学到的神学知识如何能给弟兄姐妹的生命来到实际的安慰和帮助。
最近我正在预备的内容是关于认识“上帝的三位一体”的教义,也许对于许多弟兄姐妹来说学习和相信这项教义并不困难,然而,“三位一体”的教义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安慰和应用呢?这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但我相信神学家巴刻所说:“学习纯正教义的目的是为了活出敬虔的生活,而学习神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敬拜顺服。”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在有关“三位一体”这深厚的神学概念的树根之上,仍然会帮助我们在这真理的“养分”中结出生命的果实。
一.真理与关系的平衡
耶稣基督曾宣告说:“我就是真理……”,并且使徒约翰告诉我们:“祂将从父所听见的向我们显明出来。”这向我们表明上帝不仅向我们启示了真理,而祂自己就是真理的本身,在祂绝不会有任何错谬、改变和谎言。而与此同时,上帝不仅是真理的本身,并且是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位格在一种彼此相爱的关系中合而为一。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原则,就是上帝的“三位一体”的本质体现出的是“真理和关系的平衡”。上帝是真理,却是以彼此相爱的心服事着对方。正如主耶稣论到天父的时候说:“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而论到圣灵的时候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荣耀我,因为祂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而主耶稣论到自己对天父的爱时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这足以向我们显明,上帝并不是以一种抽象的、晦涩的真理而存在,而是以一种活泼的、有温度的、充满爱的关系存在。这种“真理与关系”的体现教导我们在许多信仰的生活层面也应当来被此改变。比如,在基督徒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中,我们常会处在一种错误的状态中,就是每天都会有读经的生活,也会按时到教会聚会,甚至有不少的服事,但是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却是长期处在一个疏远、无话可说的关系中。这种信仰的状态久而久之变成一种“宗教化”的信仰,而非活在有血有肉的信仰生活中,原因在于我们只注重真理的学习,却忽视了与上帝的关系的建立,顾此失彼,导致我们的信仰虽然明白许多真理,却缺乏情感的温度和生命的动力。
不仅如此,在教会生活中也是一样,当我们失去“真理与关系的平衡”时,在同工关系里便会体现出一种“事工导向”的问题。同工之间因缺乏了解和交往而导致只有开同工会的时候才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在散会之后就再没有任何的交集了。这使得在许多同工的心里认为服事就是做事情,以至于许多的同工在服事三到五年后就在疲惫之中失去了继续服事的动力。有一位同工辞去服事的岗位时说:“我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就是一周六天在公司里做牛马,而主日到了教会还得继续做牛马。”
这就是一种只注重事情,而忽略关系所导致的困境。作为教会的同工,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一起建立关系,一起祷告,一起吃喝,一起分享自己生命的近况,其次才是在同心合意的生命中来寻求和商讨教会的事工。因为在上帝的眼中,不只是我们手中的工作是上帝的工作,而是我们的生命就是上帝所要完成的工作。如同保罗所说得那样:“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二.活出舍己的生命
上帝的“三位一体”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彼此舍己”的生命。正如作家戴恩·奥特伦所说:“耶稣基督为罪人舍己是饱受痛苦的过程,但舍己的心却是祂的本性,因为祂就是爱。”这句话告诉我们,上帝就是爱的本体,而祂的爱所流露的特征,就是乐意为他人舍己。
因为上帝不是一个没有位格的上帝,也不是像伊斯兰中的上帝一样高高在上,冷冰冰的上帝。圣书告诉我们:“祂就是爱。”祂不是自己爱自己,而是三个位格以一种最喜乐、最亲密、最舍己的关系的体现来彼此相爱。换句话说,上帝的三个位格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一种动态的方式以另外两个位格为中心,以另外两个位格为乐,总是喜悦在自己身上彰显出另外两个位格的荣耀。在这种活泼、舍己、喜乐的动态关系中,神学家约拿单·爱德华将其称为是一支“在舍己的爱中翩然共舞”的舞蹈。可以说,上帝在永恒中就充满了爱,而这种爱的体现就是三个位格之间以对方为中心、愿意以对方为乐的舍己之爱。
当我们明白上帝的本体就是被舍己的爱充满时,便能理解上帝所做的一切工作皆是出于“舍己的爱”。去年过年时,我的表哥知道我是基督徒后,问我说:“你说你们的上帝是爱,那为什么祂还要创造出万物来荣耀祂呢?这岂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吗?”起先,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提问,但当我从“三位一体之爱”来思考创造的时候,就明白了上帝并不是因为需要万物的荣耀而创造了世界,因为上帝本身就已经充满荣耀,而这个世界的荣耀也只能反映出上帝的荣耀,并不能加添一丝一毫上帝的荣耀。
那为什么上帝还要创造这个世界呢?奥古斯丁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上帝就是爱的本体,而创造世界是上帝分享爱的行动,祂是在爱中创造这个世界,并与这个世界来分享祂无穷无尽的舍己之爱。”
所以,从上帝而来的舍己之爱对基督徒来说,应当成为我们生命转变及活出舍己之爱的动力。作为夫妻愿意为另一半舍己,父母愿意为儿女舍己,朋友愿意为朋友舍己,甚至是上帝吩咐我们像好撒玛利亚人一样为陌生人而舍己,这背后根本的原因不是在于我们自身有舍己的爱心,而是因为我们亲身经历了耶稣基督的舍命之爱,经历了宣教士漂洋过海不惜为此流血牺牲的爱,也经历了上帝在今天仍为我们兴起无数的牧者放下一切来为上帝的国度摆上自己的忠贞之情。这一切的舍己行动,都向我们显出上帝在我们身上所流露出的舍己之爱,也激励着我们向上帝,向他人活出舍己的爱。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