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短短两句话,却给这个时代的人指明了出路。
我想,如果有人说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知识,那么他一定会遭到无数的人反对。因为姑且不谈现在有多少人拥有大学生学历,单说如今的短视频,就带给人数不清的资源信息。所以,怎能说这个时代人的人没有知识呢?
但是,如此多的知识,为何一些人却没有在其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呢?细细想来,乃是因为这些众多的知识,没有让接收到的人产生智慧;相反,他们轻松得到的观念,反而让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如有人曾说:“人的思想会因饱学装满纷繁杂乱的东西,以致理不出头绪,压得弯腰背驼、枯萎干瘪。”
我深以为然,现在有些人每天都通过短视频接触了很多很多信息。但可悲的是,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因此迸发出智慧,相反他们的思想却越发的腐朽和堕落。
人不去在意自己思想的整理和保护,那将是极其可怕的一件事。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让自己的记忆被装满,但是却没有去整理,那么这些知识对我们而言将不是祝福,而是咒诅!小的时候我家里有一块菜园,每次母亲种地的时候,我都会跟在她身后。这里要种香菜、生菜,那里要种黄瓜、南瓜,其它地方要种豆角、茄子......一块地在母亲的规划下,非常的整齐、有序。当然,到了一定的时间,还要去除草,免得杂草抢了蔬菜的营养。
我也曾试问过母亲:“为什么这些种子不能混着种入地里呢?不去划分区块,种子也不分开。”母亲看着我说:“这样也许它们也能发苗成长,但是成长得一定不够好,更不一定会结果子。”
回想小时候的事情,再看看眼前的问题,忽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地相似。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信息,但如果任凭这些信息停留在头脑中而不加以整理,那么自己头脑中原本美好的品质也会失去。
我曾问自己:“为什么网络上无脑的评论、无脑的价值观那么多?”
认真思考之后才发现,这些所谓的评论、所谓的价值观,或许仅仅是他们随口的一句话。而这随口的一句话正是他们的全部,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思辨的能力。
正因如此,我们看见一些媒体人想给某人设立好的人设,就播放点好的资讯,然后这个人就有无数人追捧;一些媒体想要黑某个人,就播放点负面的资讯,然后那个人就会被无数人谩骂。当然,再过几天,人们就会将这一切都忘记。
其中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因为人没有很用心地保护自己的思想,然后随意地说话、随意地做事。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让自己的记忆被装满,但却没有加以甄别,那么这些知识对我们而言将是拆毁,而不是建立!
小的时候我喜欢和我哥哥到河边摸鱼,有的时候水清可以看着鱼直接抓,有的时候水混,需要乱摸一通。有一次我俩摸完鱼回来之后特别开心,因为觉得抓了好几天“泥鳅”(“泥鳅”又圆、又长),还在暗自窃喜。家里大人看见我们抓回来的“泥鳅”,赶紧让我俩把它们扔了,还问我们:“你俩抓这么多水蛇干嘛?”
如果被水蛇咬了会怎样?唯有后怕……
其实今天我们所接受的资讯也是一样的。现在的很多短视频,都好像又圆、又长的“泥鳅”,让人看见很开心,感觉很满足。但殊不知它们多半是“水蛇”呢?这些短视频刺激人的低级趣味,以色情、擦边、喊叫、搞怪吸引人的注意力,试问:“如果这些内容深入自己的内心,将会给自己的内心带来怎样玷污呢?”
低级的趣味虽然也能让人开心,但是却无法建立高贵的灵魂。唯有行公义、好怜悯、守谦卑,才能让自己的灵魂日渐丰盈。
我们不是学者,也不是哲学家,也许我们不见得都要宛如圣贤一般生活。但是,我们却有责任和义务让自己成为一个纯全、善良的正直人。
有句老话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试问:“如果这些短视频,数次在头脑种播种腐朽的种子,人收获的难道不是腐朽吗?”
时至今日,我格外发现书中所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这句话是何等的宝贵。
保守自己的心,就是要给自己的心建立城墙,不能任凭不良、有害的讯息随意出入;保守自己的心,就是要清理自己内心的渣滓,将腐朽、堕落的信息赶逐出去;保守自己的心,就是要常常思想耶稣的教导,使自己稳行在高处。
腿瘸的人,无法努力奔跑;心里瘸了的人,将无法到达属灵的高峰。所以,愿我们都能在上帝的恩典中学习保守自己的内心。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